分析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用于胃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效果

/ 2

分析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用于胃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效果

尹秀杉朱凤丹

南充市中心医院637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胃癌与癌前病变应用血清胃蛋白酶原I(PGI)、PGII和胃泌素-17(G-17)进行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筛选2017年4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38例胃癌与癌前病变患者;同时随机收集563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分析不同患者PGI、PGII、G-17水平。结果胃溃疡患者G-17、PGI、PGII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胃癌与癌前病变早期筛查中,可通过血清PG、G-17水平变化进行鉴别,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胃癌;癌前病变;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andanalyzetheclinicalvalueofserumpepsinogenI(PGI),PGIIandgastrin-17(G-17)inscreeninggastriccancerandprecancerouslesions.Methods238patientswithgastriccancerandprecancerouslesionsadmittedtoourhospitalfromApril2017toDecember2018werestudiedandscreened.Atthesametime,563healthexamineesofthesameperiodwererandomlycollectedascontrolgroup.ThelevelsofPGI,PGIIandG-17indifferentpatientswereanalyzed.ResultsThelevelsofG-17,PGIandPGIIinpatientswithgastriculcerwerehigherthanthosein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TheserumlevelsofPGandG-17canbeusedtodifferentiatetheearlyscreeningofgastriccancerfromprecancerouslesions,whichcanprovideabasisforclinicaldiagnosisandtreatment.

[Keywords]Gastriccancer;Precancerouslesions;Serumpepsinogen;Gastrin-17

胃癌是临床高发性恶性肿瘤疾病,其危害性大、病死率高;临床中尽早确诊,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病死率至关重要[1]。有文献指出,胃癌与癌前病变可通过早期血清PGI、PGII、G-17水平进行筛查。鉴于此,本研究,筛选我院2017年4月~2018年12月收治胃癌与癌前病变患者1000例作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2月我院238例胃癌、癌前病变者,其中胃溃疡50例、浅表性胃炎71例、萎缩性胃炎38例、胃癌79例;其中男130例、女108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8.74±10.60)岁。并随机筛选同期563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其中男337例、女226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59.02±10.15)岁。对比各组资料(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采用芬兰BIOHIT公司提供试剂盒,使用真空采血管抽取入选者3ml空腹晨血做标本,对血液标本离心处理5min,转速3000r/min、8cm离心半径,保存于-80℃低温环境中待检。患者血清PGI、PGII、G-17等水平用ELISA法,采用Biotekexl800酶标仪检测,所有操作均有专业人员,严格依照说明书执行。

1.3观察指标

分别对比不同疾病患者血清G-17、PGI、PGII与健康体检者水平。

1.4统计学

采用SPSS19.0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对比各组血清G-17、PGI、PGII指标[n,(`x±s)]

各组间G-17、PGI、PGII等指标对比,胃癌患者G-17、PGII高于对照组,而PGI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萎缩性胃炎患者G-17、PGI低于对照组,而PGII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浅表性胃炎患者各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0.05);胃溃疡患者G-17、PGI、PGII均高于对照组,统计有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患者比较,*P<0.05

3讨论

胃蛋白酶原根据免疫原性、生化性质可分为PGI、PGII,是胃蛋白酶的前体,PGI主要由胃底腺黏液颈细胞、主细胞分泌;其中PGII则由油门线、贲门腺黏液细胞、主细胞、十二指肠上段Brunner腺及胃底腺黏液颈细胞分泌[2]。胃黏膜功能、形态情况及胃蛋白酶分泌可通过血清PG水平反映,血清中PG水平随着胃黏膜病变发生改变。胃泌素主要由十二指肠与胃窦部近端黏膜中G细胞分泌,属于胃肠激素的一种,具有促进胃窦、胃体收缩、胃肠道分泌,营养胃肠粘膜、增加胃肠道运动等生理作用。当胃窦部发生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变时,胃窦黏膜萎缩病变,导致G-17分泌下降,因此,萎缩性胃窦胃炎诊断中,G-17可作为其血清标志物[3]。

临床中,胃癌的发生于进展需要经历多个过程,在这一变异过程中,早期随访监测并予以针对性治疗干预,可极大降低胃癌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率[4]。本研究及对胃癌、及各种癌前病变患者血清PGI、PGII、G-17水平进行对照分析(P<0.05)说明以上病变患者,与健康者对比其PGI、PGII、G-17水平均存在不同程度改变。

综上所述,临床中对胃癌及癌前病变通过ELISA法检测其血清G-17及PGI、PGII水平,进行早期鉴别,可作为该类疾病早期诊断的生化指标。

参考文献:

[1]李梦颖,马晨,焦晨阳,etal.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在胃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价值[J].胃肠病学,2017,22(9):539-543.

[2]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筛选胃癌及癌前病变有效性[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29(9):885-887.

[3]陈静,莫育芹,磨勇.联合检测血清OPN及CEA在胃癌筛查中的价值[J].西部医学,2013,25(12):1835-1836.

[4]盛红,李洁,黄立江,等.血清胃蛋白酶原比值联合胃泌素-17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8,28(8):970-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