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中的差错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1

护理中的差错与对策

李玲孙承霞

李玲孙承霞(安徽省来安县中医院急诊科安徽滁州239200)

【摘要】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护理质量,切实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杜绝护理中的差错发生。

【关键词】护士护理差错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3-0280-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身心身体健康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国家法律法规的逐渐健全,患者的权利意识也正逐步增强,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服务质量等都提出了较高要求。作为一名从业多年的护士,应及时转变服务观念,提高护理质量,切实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尽可能的减少护理中的差错发生。下面就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差错与对策,作简要分析。

一、护理差错发生的原因

(一)责任心不强,缺乏敬业精神。

缺乏责任心主要表现为:观察病情不仔细,不按规定巡视病房,患者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低估病情,对患者的主诉不重视;抱着见多了、无所谓的心态,病情变化时不及时通知医生;有时急着下班,交接班流于形式,该交代的问题既没有给患者交代也未给接班的护士交代。这类差错极易引起医疗纠纷,从而严重影响了护理质量。

(二)技术不过硬,专业知识欠缺。

技术水平差这在年轻护士中是较多见的。由于工作时间短,基础理论及专业理论都相对缺乏,技术水平不过硬,工作经验少,对临床中一些问题不能正确判断、处理或采取预见性治疗护理。例如,不知甘露醇、多巴胺静滴外渗可引起皮下组织坏死;阿托品抢救有机磷中毒时,不能正确判断阿托品化及阿托品中毒;脑出血患者双侧瞳孔已不等大,而未及时迅速地输入甘露醇等。

(三)工作压力大,情绪易波动。

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使得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激怒,对服务对象不关心,无个人成就感,致使工作不专注,易被干扰,执行医嘱和配药时极易发生差错;嘈杂的工作环境,紧张的工作性质,频繁的倒班,复杂的人际关系,导致护士的工作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对患者的询问不耐烦,缺乏同情心,无责任感,该做的不做,该解释的不解释,导致差错的发生。

二、护理差错容易发生的时间

(一)工作繁忙时;

(二)交接班时;

(三)节假日。

三、防止护理差错的对策

(一)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对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诊断、用药、护理措施等做到心中有数。

(二)严格查对制度,规范操作程序。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对每日工作进行排序,减少疏漏,可将每日工作以口诀执行,如搬床时要执行“七单,三个一,两个牌”,七单是指长期、临时各两联单,注射单,小治疗单,护理记录单;三个一是指一是搬病历,二是搬电脑上的床位,三是搬黑板提示;两个牌是指诊断牌、床头牌。工作中应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用适合于自己的方法工作,减少护理差错。

(三)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增进彼此沟通确保措施及时,经常征求患者意见,及时为患者诊治,提升护理品质,优化护患关系。

(四)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对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技术考核,工龄在5年内的护士实行规范化培训,同时要求一年内的护士跟高年资护士进行每一项操作,减少失误,定期进行法律知识学习,明白自己和患者的责权利。

(五)实施弹性排班,确保护理到位,护士长排班做到新老搭配,根据患者病情、工作量等安排每日不同的上班时间护士人数。

(六)严格落实制度坚持三交、三接、三清,即书面、口头、床旁交接班,病情交接,治疗护理交接,抢救器械使用交接,口头讲清,书面写清,床旁看清,使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减少和杜绝差错发生。

参考文献

[1]黎秋妹,林少虹,叶巧梅.中华当代医学,护理版2006年第4卷第2期;“护士如何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