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谢艳枝

桃江县人民医院湖南益阳413400

【摘要】目的:探讨对儿科支气管肺炎患儿行临床护理路径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儿科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常规组患儿行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临床护理路径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住院、卧床、痊愈时间均明显高于常规组,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即P<0.05;观察组患儿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即P<0.05。结论:对儿科支气管肺炎患儿行临床护理路径优质护理能够缩短住院、卧床、痊愈时间,同时能够提升患儿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儿科;应用

支气管炎(小叶肺炎),常见于小儿群体,特别是婴幼儿,在寒冷季节和气候变化时比较高发,因病毒或细菌感染而发病[1]。由于婴幼儿纤毛运动较差、支气管与气管管腔狭窄、肺泡数量少等因素影响,使得小儿易患支气管炎[2]。而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次研究我院收治的102例儿科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对其行临床护理路径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儿科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其中,常规组患儿男28例,女23例,年龄介于6个月-9岁,平均年龄为(3.3±1.4)岁,病程为1-7d,平均病程为(3.2±0.8)d;观察组患儿男27例,女24例,年龄介于7个月-9岁,平均年龄为(3.4±1.3)岁,病程为1-7d,平均病程为(3.3±0.7)d。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患儿行以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卫生护理、常规检查等。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临床护理路径优质护理干预:①成立护理小组。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对组内成员进行专业化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考核,考核通过之后才能开展护理工作,按照患儿的实际病情对护理内容进行制定,并积极开展护理工作。②环境护理。定期对患儿病室进行消毒和通风,对湿度和温度进行实时调节,嘱患儿及其家属尽可能多卧床休息、少下床活动,同时集中护理时间,保持室内安静环境,满足患儿的舒适感。③饮食护理。为患儿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为患儿提供维生素、营养丰富的食物,切忌油腻、辛辣等食物,同时注意避免强吞食物而噎嗝。④病情护理。当患儿发生气促症状时,需及时行吸氧,改善其低氧血压,以鼻前庭导管进行给养,流量为0.75L/min;如果患儿严重缺氧,则将流量调整为3.0L/min。当患儿呼吸衰竭时,则应用呼吸机进行吸氧,并定期对导管通畅性进行检查,一旦发现不良反应,需及时向医生报告。⑤心理护理。由于患儿年龄小,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这时护理人员需以亲切的态度、亲昵的称呼与患儿进行沟通,以适当的语言和肢体语言对患儿进行安抚,通过讲故事等方式,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取得患儿信任。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儿的住院、卧床、痊愈时间;通过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两组患儿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该表满分为100分,分为三个等级:满意(评分>90分)、一般满意(评分为60-90分)、不满意(<60分),总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针对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评价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验,计量资料则以()的形式来表示,通过t对其予以检验,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住院、卧床、痊愈时间均明显高于常规组,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即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支气管肺炎是儿科临床中常见的炎症之一,据相关调查表明,相较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小儿肺炎发病率呈逐渐递增的趋势,死亡率和病死率也比较高,已经成为威胁小儿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因此提升存活率、降低病死率是临床研究中的重要课题[3]。拒食、发热、烦躁、嗜睡、喘憋、呕吐等是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在发病前期,患儿通常会出现体温升高,体温高达38-39℃,上呼吸道感染,多表现为规则或驰型发热[4]。一些小弱患儿发病迟缓,未出现明显的体温升高、肺部体征、咳嗽等,一般表现为呛奶、拒食、呼吸困难、呕吐等,影响患儿生命健康,所以需要早期治疗和护理[5]。有效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护理行为,降低治疗成本,提升治疗效果。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住院、卧床、痊愈时间均明显高于常规组,且两组数据差异明显;观察组患儿及其家属的总护理满意度为96.1%,而常规组为82.3%,两组数据差异明显。由此可见,对儿科支气管肺炎患儿行临床护理路径优质护理可以提升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

结语:

总之,对儿科支气管肺炎患儿行临床护理路径优质护理能够缩短住院、卧床、痊愈时间,利于患儿尽快康复,同时能够提升患儿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占琼英,周兰英,杨少强等.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07):31-32.

[2]李华,刘丽.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01(09):2369-2370.

[3]崔卯萍.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02(12):180-181.

[4]赵位.儿科优质护理中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4,01(21):2837-2838.

[5]陈岚.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在儿科优质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02(11):6568-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