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煤矿职业危害及防治研究

李姣

新疆通安矿山安全检测检验中心(有限公司)乌鲁木齐830027

摘要:目前,煤矿安全正从单纯的预防和死亡事故发展到煤矿的安全健康。矿山安全卫生不仅要防止人员伤亡,而且要改善矿井的工作环境,保证矿山工人的安全和健康,职业健康对生命安全同样重要。

关键词:煤矿;职业危害;防护对策

1引言

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我国的重大发展,党的十九大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人民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多年来,中国的职业安全卫生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与不平衡发展不足的矛盾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矛盾。工业的安全和健康对煤炭生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当务之急是把煤矿职业病防治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2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粉尘是煤矿尘、岩尘和其他有毒有害粉尘的统称。粉尘的主要危害是煤尘爆炸和人为职业危害。煤尘与其他粉尘一样,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其次是皮肤接触,部分溶于口腔唾液中的灰尘或附着在食物上的也可吞咽消化道,之后人体的侵袭力很小。人体在灰尘进入时具有防御功能,呼吸和肺都能清除和清除灰尘。长期大量吸入煤尘会破坏人体的防御功能,使其清除功能受到破坏,煤尘过多会导致人体损伤,形成多种疾病。长期吸入大量粉尘会严重危害工人的健康,并形成各种职业病,如尘肺等,使矿工丧失工作能力,甚至缩短生命。噪音,工作场所的噪音。如主扇、局部风机和凿岩机产生的噪声,主要危害是它能引起人们耳聋,引起各种疾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降低劳动生产率。

3煤矿职业危害产生原因

3.1职业危害防治缺少费用投入

目前,中国煤矿企业的生产状况相对较差,生产设备陈旧,投入管理和更新设备的成本也很高,但尚未投入足够的资金投入到职业病危害中。这就造成了煤矿井下职业病危害的预防和控制,如缺乏工作面等基本设备。实现粉尘自动控制装置,在线监测粉尘装置。有些矿山机械化开采水平低,会导致大量粉尘的产生,严重威胁着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3.2对煤矿职业危害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高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我国的一些煤矿企业并没有认识到职业危害对工作人员的伤害,导致煤矿企业对职业病的防范意识非常薄弱。由于认识的不到位,导致了煤矿企业职业病的危害防治措施存在敷衍的现象,也没有在企业中设置相应的职业病防范的管理机构。另外,及时企业设置了这样的机构,也会因为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和素质低下等问题而导致企业煤矿职业病管理档案出现混乱,对职业病的判断出现偏差,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3.3难以有效地检测工作场所有害物

当前,我国的煤矿在开采过程总经常会出现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的浓度比较高,对人体的伤害也非常大。在煤矿职工面临这些危险的材料时,必须要做好一定的检测工作,一是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灰尘不符合国家的规定就会遭到处罚,检验灰尘合格的方法就是正确的检测,严禁在检测过程中造假。第二,一些煤矿企业对检测并不重视,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也非常少,甚至对煤矿企业的检测体系也并不重视,而检测工作的成本比较高,影响因素多,不能通过煤矿检测的方式对职业病危害进行评价,也难以分析煤矿中存在的有害物质。

4煤矿职业病防治问题

4.1加强职业危害防治的安全监察以及技术服务

在煤矿企业中建立职业危害防治的卫生服务机构,对职业病危害进行检查,并且实现资源的共享。职业病危害防治单位需要整合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源,不断完善职业卫生安全技术服务机制,达到卫生技术服务市场秩序的标准。

4.2增强员工的防护观念

煤矿企业应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定期培训员工,使工作中的所有员工都熟悉职业健康条例、职业健康知识等相关知识。以及职业病防治的基本内容;煤矿企业可以探讨事故案例。以安全讲座的形式与员工交流沟通,使员工的职业病危害预防和防护能力不断提高,保障员工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煤矿企业要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健康体检。工作需要更换和治疗,员工的健康是监护。

4.3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经费是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基本保证。各级政府部门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财政资金,加大职业病防治经费投入,规范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提高有效利用率。资金。用人单位应当设立职业病防治专项资金、专项资金专项资金,严格禁止挪用,保证职业病防治、职业病防治、职业病的技术改造。此外用人单位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工伤保险基金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建立多元化的防治筹资机制。

4.4严格监督检查,规范职业危害防治体系

政府应加强对煤矿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需要企业在一段时间内整顿和整顿。煤矿企业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护装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规定,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查性能和效果,确保其能正常使用,不得拆除或停止使用。此外,应建立和完善职业卫生档案,做好职业病检查、诊断和治疗工作。

4.5创建与完善职业危害考评控制机制

目前,虽然职业健康已纳入煤矿安全质量评价机制,但在国内煤矿安全控制标准中缺乏明确的职业危害评价控制机制。鉴于此,煤矿企业在建立职业危害评价控制机制的过程中,可以吸收国外一些先进的做法和经验,明确职业病危害控制标准。煤矿企业应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建立适应企业发展规划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机制,有效控制重点生产范围,努力确保经济发展和职业病危害控制。

4.6注重检测与监控职业危害的一系列因素

煤矿企业应通过先进技术检查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因素,确保检测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检测人员应结合检测设备的应用状况,维护和维护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进而保证检测装置工作的可靠性。测试人员应定期记录检测数据并保存测试数据。煤矿企业应科学分析所取得的检测数据,有意识地制定可实施的应急解决方案,尽量减少职业危害所造成的身体伤害,有效预防职业病。

4.7强化教育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加强职工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能有效提高职业病危害防治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职工教育培训的下一步工作应立足于职业危害预防和控制的实践,以丰富职业安全卫生知识为重点,创新培训方法和方法,引导劳动者使用劳动防护装备。正确维护职业病防护装备,发现隐患,及时报告,有效消除胚胎状态下的隐患。同时,要求职工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维护职工权益。

5结束语

为了预防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保护煤矿职工的身心健康,有必要转变观念,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防治体系,监督和管理。严格检查,规范煤炭企业行为,促进煤炭炭素企业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全面提高职工职业病危害防治意识,促进煤矿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华,田彦清,钟兴润.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综合评价的同异反模型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12(03):216-219.

[2]朱祝武,王洪彪.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煤矿职业危害危险源风险评价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2,39(02):84-86.

[3]徐翔.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现状与防治对策[J].煤矿安全,2010,41(01):105-108.

[4]王雪涛,马骏,关砚生,刘卫东,张岩松,刘丽华.我国地方煤矿职业危害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01):91-94.

[5]张富有,杨建国,康国峰,张玉华.煤矿职业危害分析与防治对策[J].煤矿安全,2007(04):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