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指导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指导探究

杨安福

甘肃省灵台县第一中学744400

摘要:数学教育的意义主要不在于培养数学家,而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念和数学思想,通过开拓他们头脑中的数学空间,进而促进全面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起对数学的理解力,帮助学生构建和发展认知结构,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指导

自主学习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独自完成学习上的质疑、探索、实践、创新的过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直接决定着学生以后的学习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足够的数学基础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持续学习数学的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高效的自主学习始终是教师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主体,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是要让学生自己学着去走,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思路的指导下学会自主探索知识。

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素质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相结合,将教育教学中的共性要求和个性创造相结合。

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它走出了强迫性学习的沼泽地,使学生的求知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实现,不断获得学习的成功,感受到成功的欢乐与幸福,从而变信心不足为信心充满,从而想学、乐学,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还表现在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及时进行自我反馈,并对学习行为作出调整。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

在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写数学心得,要求学生记录自己每天的学习体会,对学习进行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及时调整下一阶段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教师要随时了解每个学生对学习策略的实施情况,及时进行个别指导,适时组织小组或全班的讨论和交流,让同学们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能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施效果。高中数学虽然理论性较强,然则其具有与其他学科均可比拟的科学美感,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时,应抓住时机激发学生心理上的兴趣点。

如学习到指数函数时,有指数增长的内容,为使学生形象认识指数增长,教师一般会特别强调指数增长属于增长速度非常快的增长形式,有些教师则会用细胞分裂作比喻,实际上这种讲解方式还是较抽象的。为使学生加深印象,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展示一张纸币,给学生问题提示:把纸币对折,再对折,最多可以对折几次?如果同学们谁能把纸币对折超过七次,这张纸币就是谁的了。学生乐于动手实践,却发现纸币最多可以对折6次。接下来教师再提出问题:如果有一张纸是无限大的,我们也可以无限次对折,那么对折五十次以后有多高?当教师告诉学生这个数字是一亿多公里后,学生们定会产生较强的求知与自主学习欲望;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再指导学生进行指数函数特性的自主探索,效果要比直接讲授好得多。

三、启发学生思考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就需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那么又是什么能够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呢?那就是学会发现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并以此为契机,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身的努力得到结论。教师要以发现的问题为出发点,发挥学生的个性思维,让学生的大脑活跃起来,在思考中获得知识和结论。这样教学,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注意力也比较集中,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讲“立体几何”时,为了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出空间的概念,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找一些有助于构建空间模型的材料。我让学生用6根相等长度的木棒来构造出尽可能多的等边三角形,学生在不断动手过程中发现,如果能在三维空间搭建,就会构建4个等边三角形。在一些性质的得出过程中,先让学生自己凭借原有的知识进行思考,然后教师稍加引导,学生就会恍然大悟,感受到一定的成就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学习接下来的知识。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

自我评价具有自我诊断的功能,学生参照学习标准,对所学的重要内容和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可以发现哪些方面有进步、哪些方面需要巩固和提高。自我评价具有反馈功能,学生们可以依据评价的结果,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计划,改善学习方法,确定学习重点,不断向目标迈进。自我评价还有自我激励的功能,学生们通过及时的反馈信息,能发现不足,并在教师和同伴的鼓励、帮助下激发自身用功学习的动力。若是学习有成效时,学生会从精神上产生动力和满足,增强信心,激发更高的学习热情。

学生的自我评价对其行为的塑造有着很大的作用,可以使学生更加善于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激励自己,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来考察自己的学习活动,养成随时评价自己、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的习惯。也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获得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才能正确分析学习的成败和得失、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在这些方面,教师作为指导者必须不断帮助学生培养和完善发展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能力,要让学生不断得到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信心和自豪感,让他们感觉学习也是一件很有意义和很快乐的事情,更加愿意学习、乐于学习,充分地展示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的感觉。这样就可以形成一种学习的良性循环,学习就很有意义了。

总之,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紧张的学业学习中,学会自主学习对于学生形成终身学习能力有重要的作用。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将来能够融入社会的必备能力之一。

参考文献

[1]董学发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浅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35)。

[2]汪梅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语数外学习(高中数学教学),2014,(10)。

[3]林宗太论高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的引导[J].读与写(上,下旬),2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