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新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1-21
/ 2

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新思考

曹问信

曹问信(江苏省扬州市甘泉中学江苏扬州225000)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1)11-041-01

身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就是创新,创新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取向。高中新课程改革。为创新教育有效的推进奠定了基础。数学教育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对高中数学教学中用新课改理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笔者浅谈一些体会。

1活动形式设计的灵活性原则

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形式虽然有其独特性,但也应注意其灵活性。数学研究性学习主要目的并不在于让学生学会解几个数学问题,或者运用数学去解决几个非数学问题,或者获得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更重要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个性品质和一般能力的发展,以及数学素养的形成,而此时教师应当以一个组织者、合作者、帮助者的身份介入到学习过程中来,对学生所提出的猜想或解决问题的方式给予充分的理解,并为学习提供一种宽松的研究性氛围。

教师应合理满足学生的好胜心。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学生在学习探索中屡屡失败,会对从事的学习探索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在不同活动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特长,展现自我。对学生提出的不同观点、不同思想、不同方法,多给学生一些鼓励支持,对别出心裁和好的表现给予赞许。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看到成功的希望。对学生的好奇心和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应加以爱护和培养。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只要教师充分挖掘和利用教学教材中的好的素材、生活中的素材。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去引导学生学习探究,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就会提高。

2现代教学手段渗透课堂

传统课堂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想象;重视做题能力的训练,忽视创造思维的培养。多媒体技术声像兼备、动静结合,既可以省事省时,又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难为易。将现代教育技术引进课堂,通过声音、图象等信息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迅速感知、牢固记忆、灵敏思维、丰富想象,为学生和老师教提供一个简捷、灵活多样的教学平台。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时:可以将教材中的重要难懂的知识制成图文并茂的课件,帮助学生由感性向理性认识转化;对知识不易讲清的地方,进行模拟仿真,降低知识难度。对练习课复习课,把知识点设计成选择、判断、填空等形式制作灯片投影出来,扩大练习复习容量,有效交流反馈信息。

我教学正弦函数的图象时,用多媒体制成课件将函数在[0,2]的作图步骤一步一步给予展示,让学生直观了解图象的形成过程,提出如何作出R上的图象,问题,接着向学生展示平移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现代教育技术引进课堂只是一种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是根本目的。一些教师在上课时用计算机替代讲授,课堂上:教师只是点点鼠标播播课件,把自己变成操作员;学生跟着计算机被动的学,师生之间的交往变成学生和屏幕单一的交往,缺少师生互动、沟通、感情投入,教学效果是不会好的。

3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化

我国的数学在很长一段时问内在数学应用和联系实际方面未能给予充分的认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数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数学新课标准明确指出,只依靠端坐静听,模仿记忆已不能满足新世纪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要求,提倡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因此,让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生活,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培养数学的实践能力,以研究提升教学,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好方法。因此,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做一些专项研究活动。如《数学》有研究性课题:"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面对这个课题,除了要求学生走访银行、了解相关知识,还需要学生之间对三种付款方式的计算进行分工、协作和交流,并共同总结出一般范式。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共同探究:如果采用方案2,每期应付款多少,总共应付款多少,它比一次性付款多付多少,再把上述结果填人表格中。然后由学生自己继续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当分期付款采用方案1和方案3时,每期应付款多少,总共应付款多少,付款总额与一次性付款相差多少,并把所得的结果填人表中。再让学生根据3个方案中的X的表示式,发现其中有什么共同特点,从而概括出一个一般公式来。最后把这个公式应用于上述3个方案中进行有关计算,验证一下结果是否一致。另外,还可把此课题推广到不计复利的相关贷款问题。学生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都得到培养,并获取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学会分享与合作。此外,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些都是教师在课堂上用语言灌输所不能达到的。

卢梭在《爱弥尔》中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让数学课堂情境化、生活化、综合化、活动化和实践化以研究、提升并优化教学,引起学生兴趣。从数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的社会需求来激励学生学习数学,从高层面认识数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进而更好的学好数学。

4结语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带给我们新的教育理念,给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应精心组织好数学生活化的教学设计,将数学学习与数学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课堂内的数学"变为"生活数学",变为"大众数学",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应用价值。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捕捉"生活现象"去采撷生活中的教学实例,为学生创设生活化课堂的重要性。它能使学生在真实、典型、具体、生动、形象的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巨大魅力,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探索,切身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与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数学应用意识,为以后走进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