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专用线病害的原因分析与治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铁路专用线病害的原因分析与治理

李佳庆

陕西陕煤黄陵矿业有限公司铁路运输公司陕西延安727307

【摘要】秦七铁路专用线承担着黄陵矿业集团及周边煤炭外运的主要运输方式,铁路线路的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铁路运行的安全与平稳,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运输安全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该铁路专用线运输任务大,且从铁路建设竣工到现在跨越时间较长,铁路线路各种病害随时发生,为了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本人针对常见的几种铁路线路病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预防方法,以便在铁路线路沿线养护中得以借鉴。

【关键词】铁路线路;病害防治;原因分析

0引言

秦七铁路专用线是在1992年建成并投入运营,是陕西黄陵店头镇周边煤矿及黄矿集团煤炭外运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受煤炭货运量持续增加的形势下,铁路线路运输能力的扩充势在必行,加之受自然条件影响,铁路沿线轨道常年裸露,受风吹雨打、冷热交加等,铁路线路易遭破坏与病害。为确保现有铁路线路能够安全、平稳、不间断运行,针对几种常见病害进行预防和综合治理,将隐患扼杀于萌芽状态。

随着当地煤炭市场的活跃、矿区的新建,使该矿区专用线铁路负重加重,加剧了对铁路线路的破坏。由于铁路路基的变形、线路设备的不断磨损、整治维修的不及时、不当维修、检修不到位等一系列原因造成铁路线路多重病害的发生。

其中,铁路轨道结构常见病害主要有线路爬行、钢轨及接头连接零件病害、曲线病害等。下面就铁路线路具体病害原因及预防方法进行分析、探讨。

1线路爬行

1.1线路爬行原因分析

线路爬行是铁路线路常见的一种病害,是万病之源。线路爬行的产生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以钢轨挠曲为主因,其他因素则加速或促进线路爬行的发生。导致爬行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在重荷载或动荷载下的钢轨挠曲、钢轨温度变化、列车运行速度、车轮接头处与钢轨的撞击、线路防爬设备不足、扣件扣压力及道床阻力不足等都会导致或加剧线路爬行的产生。

1.2线路爬行的预防方法

1.2.1增加线路纵向阻力

列车运行及道床纵向阻力的不足促成和加剧了爬行的发生,因此若能采取适当方法增加线路纵向阻力,则能减少爬行的发生。在铁路线路施工时,道床断面要保持在一定标准范围之内,轨枕底下道碴厚度够厚,两端碴肩够宽,夯实道床,保持线路的平顺等,使之轨枕与道床间的防爬阻力增强。

1.2.2扣件保持应有的扣件力。

扣件是对各部件处交接处的加固拧紧,对增强钢轨与夹板、垫板之间、轨枕与垫板之间的阻力起一定作用,施工养护人员,应定期对螺栓及扣件的松紧进行检查,一发现松动及时拧紧,若扣件失效,则及时进行更换和整修。

1.2.3整治接头病害。

接头病害主要涵盖长久失修损耗接头、钢轨头部破损、低接头等,这些病害不仅会加剧列车对钢轨的冲击与破坏,也会导致线路爬行,因此要加强对接头病害的整治力度,尤其是对于连续的大轨缝及轨缝不均的情况。

2钢轨接头病害

2.1钢轨接头病害的原因

2.1.1轧钢及连接零件本身的质量问题。

由于对原材料检查及加工的不细致,导致在铺设钢轨前,轧钢内就存在损伤,影响钢轨的使用寿命。

2.1.2接头养护不良,车轮对接头冲击加重。

长时间运作的钢轨,若缺乏定期的检修与维护、低接头或接头松软轨缝过大等,容易在接头处形成折角,当车轮驶过,会出现悬空跳跃的现象,加剧对钢轨及连接零件的磨损与折裂。

2.1.3巨大车轮冲击力作用下,铁路路基及钢轨顶端易发生塑性变形,软硬强度的不同,导致形成马鞍型磨耗。

2.1.4捣固不良和线路爬行。

铁路线路捣固不良,当列车驶过时,钢轨内部连续反复出现张拉、压缩应力,反复挠曲,使钢轨遭到破坏。线路爬行,使车轮对钢轨冲击扩大,接头处的上下挠曲,都可能会导致低接头、轨缝的扩张、接头损耗等的出现,更容易造成钢轨及连接零件的损耗。

2.1.5曲线超高不正确,造成钢轨磨损。

2.1.6在铁路线路钢轨铺设前,需要对钢轨承载力、轨底坡度进行估算,不然容易造成钢轨的磨损。

2.1.7轨道面的不平顺。换轨时,轨缝设置过大、接头错乱等都会影响轨面的平整度。

2.1.8垫板歪斜,扣件养护不当。常造成轨底压在垫板边棱上,轨底局部负担重压,造成破裂或折断。

2.2钢轨接头病害的预防方法

2.2.1做好钢轨与夹板的养护工作

钢轨前期施工质量是保障,后期预防、维护是关键。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钢轨是否有变形、轨面是否有擦伤、扣件的松紧等,一旦发现钢轨和夹板重伤、受损,则要及时进行矫正、修补,拧紧扣件,增加防爬设备,避免线路爬行、轨缝拉大等病害的出现。

2.2.2加强接头养护

要保证其接头及连接部件的质量,确保材质、间距在规定标准范围之内,捣固接头,道床加以夯实,保持其丰满;紧固接头,经常紧固夹板、螺栓。受列车连续击打,螺栓接头松动时有发生,引起接头折角及零件的破坏、夹板接缝的扩大等。对接头附近出现的不洁道碴要及时清除,避免结成硬壳,造成钢轨的不平整。消灭轨面的高低错牙,及时调整轨缝,大轨缝是造成接头病害最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发现大轨缝的第一时间要进行及时修正和处理。最好,要注意防治低接头,用上弯夹板整治低接头。

2.2.3及时修整和调整轨底坡,使之符合规定标准。

3曲线钢轨病害

3.1曲线钢轨磨损的常见原因

3.1.1钢轨位置的不正确。

钢轨位置的不正确是导致钢轨磨损的主要因素,受超负荷运载、钢轨内外受力不均、钢轨偏压等因素影响,不平稳运行的列车会加大对钢轨的冲击和加速轨面的磨损。

3.1.2后期养护不当造成钢轨磨损。

曲线钢轨其曲线的圆顺度要把握好“度”的原则,如曲线不够圆顺,方向偏压,则列车运行时产生的摇晃会对钢轨造成磨损;若曲线过于圆顺缓和,在列车在缓和曲线运行过程中,递减距离不够,会产生诸如震动、摇晃等冲击钢轨,造成磨损。规矩超限,车轮与钢轨内接不平稳,行车阻力增大,也会加剧钢轨的磨损。

3.1.3钢轨本身的材质质量不好,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加剧磨损,缩减钢轨的使用寿命。

3.2曲线钢轨病害的预防方法

3.2.1保持曲线头尾的圆顺。

在钢轨设计和安装之初,设计施工人员要进行细心计算,到现场进行正矢调查,保证正矢不要超过限制范围,避免曲线“鹅头”、“支嘴”等病害的出现,一旦发现,及时整治修补。

3.2.2曲线顺坡和正矢要以等量进行递减,不能时大时小,时高时缓,缓和曲线头尾超高增减度以3mm为宜。

3.2.3合理设置外轨的超高。

外轨超高要设置在一定范围之列,不能过__大或过小。超高过大,会加剧钢轨的侧面磨损和垂直磨损;反之过小,会对外股钢轨造成破坏。

3.2.4加强对曲线钢轨的养护。

定期养护,预防和减少病害的发生,尽量做到轨道方向顺、轨面平、轨距不超限,减少车辆晃动对钢轨造成的冲击与破坏。

3.2.5调整轨底坡,使车辆的中心落在钢轨中心线上,减少不必要的磨损。

3.2.6定期适量的对钢轨进行涂油,减少曲线外股钢轨侧面磨耗,延长曲线钢轨的使用寿命。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钢轨病害主要表现在线路爬行、钢轨接头松动、曲线钢轨磨损等方面,不仅增加了设备养修成本,更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加强对钢轨病害的防治势在必行。钢轨病害的防治,要在掌握在钢轨受力特点和易磨损点的基础上,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有针对性的细致预防,确保铁路线路运行的顺畅与安全。

参考文献:

[1]铁道部工务局1铁路工务技术手册1线路专业1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2]郝嬴主编1铁道工程1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