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和责任制护理预防压疮临床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优质护理和责任制护理预防压疮临床实践研究

张玉婷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张玉婷

关键词:优质护理;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3-ZM

压疮是长期卧床病人的常见并发症,本院收治的老年病人中,因脑梗死、脑出血后导致偏瘫等后遗症而长期卧床,无自主能力,大小便失禁,在肩胛骨、脊椎骨、尾骶骨、髋部、膝、踝、足跟等部位极易发生压疮。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30例压疮病人(院外带入的29例压疮和院内发生的1例压疮)和100例处于中、高危难免压疮的病人。对其在入院时给予压疮原因评估,制定一系列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并落实,从而达到控制和减少压疮的发生率和感染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原因评估

1.1局部组织受压过久是压疮发生的主要原因:压疮由垂直力、摩擦力、剪切力联合作用引起,即由拖、拉、推等不正确的动作而导致受压部位皮肤表皮的破损。

1.2皮肤常受潮湿、摩擦因素刺激

1.2.1潮湿的刺激

由于脑梗死、脑出血后等疾病遗留二便失禁或二便偶尔失导致受压部位皮肤的潮湿刺激,可浸软皮肤的角质层,令分泌物中的化学物质及细菌刺激皮肤或阻塞皮脂腺的开口,使角质层张力下降、皮肤的抵抗力下降、皮肤松弛,易被剪切力、摩擦力等所伤而形成压疮。尤其是大便失禁时,由于有更多细菌及毒素,比尿失禁更危险,这种污染物浸渍诱发感染时使情况更趋恶化。

1.2.2摩擦力的损害:表现为床单、衣服皱折不平,床上有碎屑,使用便器方法不当,翻身方法不正确,半卧位姿势不正确等。易造成皮肤浅层破损,破坏皮肤的完整性。

1.3全身营养不良或水肿:全身营养不良和水肿患者皮肤较薄,抵抗力弱,受力后很容易破损,受压后缺血、缺氧情况也较正常皮肤严重。(现代学者研究表明,营养不良可直接导致压疮的形成;而营养的优劣决定压疮的预后)可见营养状况低下是压疮发生的原因之一。

2预防

2.1预防措施:对于新入院病人认真做好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和填写住院患者难免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针对难免压疮评估分数处于12分以上的中、高危病人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床尾挂翻身卡,每天晨间、班班床边交班,查看皮肤情况,每周床位护士评估并记录。我院只有一例因突发病情变化需制动而导致发生压疮,其余均未发生压疮。

2.1.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鼓励和帮助卧床患者经常更换卧位,一般每2h翻身1次,为了不影响病人的休息,晚上八点至第二天早上四点每4h翻身1次,建立床尾翻身记录卡。翻身时应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指导并督促护工正确的翻身方法。在患者身体空隙处垫软枕、海绵,使支持体重的面积宽而均匀,从而降低骨隆突处所受的压力。有条件者使用气垫床,气垫床的进气口放于患者脚端。对使用石膏、夹板、牵引的患者,应保持衬垫平整、松软适度,仔细观察局部和肢端皮肤的变化。

2.1.2避免局部刺激:床铺应保持平整无皱褶、清洁干燥无渣屑。对大小便失禁、出汗及分泌物多的患者应及时擦洗干净,保持皮肤和床褥干燥。不可让患者直接卧于橡胶单(或塑料布)上;不可使用破损的便盆,避免皮肤擦伤。对于因病需制动或无自主能力的病人夏天最好不睡凉席,凉席有极易发生压疮的危险。

2.1.3增进局部血液循环:经常用温水擦澡、擦背或用热水行局部按摩,可促进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对容易发生压疮的糖尿病患者,要经常检查受压部位,定期用50%酒精按摩全背或受压处。协助患者俯卧或侧卧,露出背部,先用热水擦洗时,在两手蘸上少许50%酒精或红花酒精,从患者骶尾部开始,沿脊柱两侧边缘向上按摩,直至肩部。手掌紧贴皮肤,压力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做环形按摩,最后用干毛巾擦拭干净。

3护理措施

压疮护理:本院收治的30位压疮病人,其中21人压疮范围较小,19例只发生在尾骶部表皮破损,1例臀裂处有一长约1cm,深0.5mm的皮肤裂伤,1例右髋部。收治的100位难免压疮病人,其中院内发生1例,是由于突发病情变化而造成。处理方法是:除采取上述预防措施以外,还用棉签蘸新洁尔灭酊溶液每2-3h擦拭压疮部位1次,氦氖激光外照射,每日一次。11例患者在一周内康复,10例患者在两周内康复。

有2例院外带入压疮患者,其中一位尾骶部有4*5*1.5cm三度溃疡期压疮,右髋部有3*4*1cm三度溃疡期压疮,创面有大量黄色脓性分泌物渗出,并且有恶臭味。处理方法是:用双氧水清除腐肉后用生理盐水洗净创面,创面内再置利凡诺纱布。每日换药2~3次,渗液多时随脏随换。1月后创面可见新生肉芽组织。改用生理盐水洗净后予贝复剂外喷。1个半月后创面都已长平皮肤层。应家属要求出院后其中一位继续在外院治疗,另一位在家由保姆看护,出院时做好宣教,出院后电话回访压疮已痊愈。

有2例患者是因为恶性肿瘤晚期低蛋白水肿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尾骶、后背多处水泡受压后破裂形成压疮。除采取预防手段外,创面洗净后予鸡蛋壳内层膜外敷,并遵医嘱每日输入白蛋白及血浆。压疮在住院期未扩展,因原发病最后死亡。

糖尿病患者同时存在脂质代谢、糖代谢异常,导致皮肤干燥,弹性差,易发生压疮。11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并发糖尿病,在给予压疮换药期间,严密观察血糖的变化,按医嘱监测血糖,并每日三餐前及睡前注射胰岛素,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是治疗并发有糖尿病患者的关键。

4讨论

压疮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非常棘手的难题,它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很容易并发感染,一旦恶化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者会导致死亡。有文献报道:一般医院压疮的发生率为2.5%~8.8%,甚至高达11.6%,故提高护理人员对压疮的重视和预防意识是防治压疮的基础。发生压疮后积极的治疗及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治愈的关键。

本院收治的压疮病人评估处于中、高危因素的,护理人员对这些高危人群不但实施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还有针对性地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压疮发生、发展及预防、治疗等护理的一般知识,给予平衡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等饮食指导,让家属共同参与配合护理计划的实施,有效地控制了压疮的发生。对已发生压疮患者进行积极正确的处理,有26例压疮痊愈,其中2例未愈因原发病死亡,2例好转未愈因患者家属要求而出院。100例高危病人其中1例因病情突变而发生难免压疮,其余均未发生压疮。掌握危险因素,做出正确的判断,实施有效的护理是预防及治疗压疮发生的关键,而有效的健康教育则是预防压疮的良好手段。

参考文献

[1]陆桂花.大面积压疮的治疗和护理.上海护理,2001,1(2):36

[2]殷美杏.老年病人发生褥疮的危险因素及预防[J].护理研究,2001,10(5):258

[3]李伟.压疮护理新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20

[4]郑小伟,应菊素,李银雪.对压疮实施实时监控管理[J].

document.getElementById('cnt-ad').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