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疗效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经皮椎体成形术疗效评价

苟光茂

苟光茂

平昌县中医院四川巴中636400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血管瘤和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椎体血管瘤患者(55例)和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55例)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手术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生活能力评分情况。结果:经椎体成形术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活动能力评分情况均显著得到改善,于术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血管瘤和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率,因此非常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椎体血管瘤;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中图分类号】R82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5-003-02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percutaneousvertebralplastyinthetreatmentofvertebralhemangiomaandtheclinicaleffectofvertebralosteoporoticcompressionfractures.Methods:ourhospitalfromMay2012to2012yearsofvertebralhemangiomatreatedoveraperiodoffivemonths(55cases)andvertebralosteoporoticcompressionfractures(55cases)astheresearchobject,twogroupsofpatientswhosuffervertebralangioplastytreatment,comparedtwogroupsofpatientsbeforeandaftertreatment,respectively,theVASscoreandlifeofabilityscore.Results:thevertebralplastyinthetwogroupsaftertreatmentinpatientswithpainscoreandactivityabilityscoresweresignificantlyimproved,thepreoperativecontrastdifferencei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percutaneousvertebralplastyinthetreatmentofvertebralhemangiomaandvertebralosteoporoticcompressionfracturescansignificantlyenhancetreatmentefficiency,thusisworthpopularizingclinicallyusedverymuch.

Keywords:percutaneousvertebralplasty;Vertebralhemangioma.Vertebralosteoporoticcompressionfractures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年性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等病症的发病率高居不下,该病会导致患者的椎体发生塌陷造成其稳定性下降,同时导致神经功能减退甚至丧失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1],除此之外椎体血管瘤等疾病同样也会导致患者的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在治疗过程中该两种疾病都可以通过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2],本文就对该种治疗的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收治的椎体血管瘤患者55例和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骨折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9例,年龄在56-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7±2.0)岁,其中跌落致伤的患者17例、重物击打骨折患者20例、交通事故致伤患者18例,骨折时间在7h-2d之间,平均时间为(16.4±0.5)h;血管瘤组中男性23例,女性32例,年龄在54-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5±0.6)岁,有外伤史患者14例,无外伤史患者41例,病程在5-10个月之间,平均病程为(7.0±0.5)个月。

1.2纳入和排除标注[3]

纳入标准:骨折患者在手术治疗前均采用体格和影像学检查进行确诊,未存在神经根、脊髓受损的情况;使用CT扫描发现患者的骨折椎体后壁保持完整没有损坏;椎体疼痛经保守治疗之后效果不明显等患者;排除标准:排除资料不完整的患者,患有严重的心、脑肺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不愿意在试验授权书上签字的患者;对于治疗过程中使用的药物有过敏情况的患者;椎体严重塌陷的患者等。

1.3治疗方法

(1)仪器设备:本次试验中所使用的是活检针是由意大利GALLINI公司生产的型号的BM9规格为11G活检针,规格为5ml的注射器1支,规格为2ml的注射器5支。

(2)方法:患者取下俯卧位腹部保持悬空、身体维持过拉伸状态,使用X线设备在三维立体透视下对塌陷的椎弓根的体表进行投影和标记;然后在X线的监视下将定位针插入椎体,观察进针深度和位置直至针头达到椎体前缘约1cm左右,将套管针的针芯拔出将预先配制的PMMA注射液使用2ml规格的注射器进行推注,推注时主要保持速度适中。在透视的监视下观察PMMA液扩散至椎体后壁时停止,继续观察PMMA液的分布情况,当骨水泥凝固之后将套管针拔除,待患者的生命体征一切宣告手术成功。

1.4观察指标

随访3-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并发症情、VAS疼痛评分情况和活动功能评分情况,并做好详细的记录。VAS评分范围在0-10分之间,即0分患者非常健康没有痛苦的症状,10分为剧烈疼痛。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的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的数据采用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的数据采用t进行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椎体血管瘤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对比

该组患者在治疗后的VAS评分和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得到提升,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

表1椎体血管瘤患者治疗前后数据对比

时间例数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

治疗前557.6±1.22.85±0.68

治疗后552.4±1.01.16±0.41

P/P<0.05P<0.05

2.2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治疗前后的效果对比

该组患者的椎体塌陷均得到有效的治疗,其治疗之后的疼痛评分和活动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所示。

表2骨折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数据对比

时间例数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

治疗前557.7±1.52.95±0.72

治疗后552.8±1.31.19±0.47

P/P<0.05P<0.05

3、讨论

椎体成形术对于新鲜骨折、陈旧性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血管瘤等都能够很好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受,但是对于椎体塌陷比较严重的患者该种手术治疗方法为禁忌症,一般在治疗椎体骨折时需要对其骨折程度进行判断[4]。

在治疗过程中影响临床效果的因素有4个方面,即手术的适应症、椎弓根穿刺技术、PMMA的种类的选择、预后护理干预措施等[5]。手术适应症即在治疗前需要对患者的脊椎塌陷情况和血管瘤的情况进行分析,如果骨折塌陷严重或者肿瘤细胞浸润比较严重,那么一般为禁忌症;在治疗的过程中穿刺点的选择务必要准确,如果行单侧注射时,进针位置的选择应该尽量靠近外壁,此时穿刺针和矢状面之间的夹角会明显增加,能够更好的将骨水泥推注进预期的位置[6];PMMA的调制和注射量、注射速度等也非常的关键,一般在治疗过程中使用的骨水泥的量约在3-5ml之间[7];手术完毕之后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病情的治疗也非常的关键,该种手术治疗方式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发热等不良反应,因此护士应该严密观察患者症状情况,及时实施对症治疗。本次试验中两组患者均为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手术治疗有效率为100%,患者的疼痛情况均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在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和椎体血管瘤时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效果显著,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俊峰,杨惠林,王根林,等.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单椎体楔形骨折与凹陷型骨折的效果[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1(03):197-201.

[2]刘孝萍,吴春根,李明华,等.脊柱血管瘤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前磁共振影像学征象分析评估[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2(01):45-49.

[3]刘志斌,葛郁龙,贺永进.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18):5592-5594.

[4]隋福革,李恒,赵丛然,等.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并发症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11):984-988.

[5]杨波,谢景开,尹飚,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多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4):2212-2216.

[6]涂宏亮,唐旭东,汪卫,张锡光,余涛.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36例疗效分析[J].西部医学,2013,15(10):372-373.

[7]赵红星,董玉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14(23):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