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车站安全管理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铁路车站安全管理的思考

李思达

李思达

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西站北京100055

摘要:车站是铁路运输生产直接参与的最基层生产单位,因此,搞好车站安全管理是铁路运输企业一项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任务。因此,关于铁路车站安全管理的思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车站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概述,详细探讨了车站安全管理的对策,旨在保证整个铁路体系合理安全的运营。

关键词:铁路车站;安全管理;思考

铁路的诸多方面随着社会进步也相应有了更多规范。作为最基本的单元,铁路车站在人员、货物资源的运输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且铁路的站点遍布全国,总量庞大。铁路车站的安全管理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为它是保护整个铁路使其能够顺利运营的基础。所以,我们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形成车站安全管理规范,做到大小车站安全管理一手抓,这样才能确保铁路体系顺利运营。

1车站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1车站管理制度

车站现在一般实行车站、车间、班组三级安全管理模式,每季召开车站安委会、每月召开安全例会,主要研究解决车站安全管理问题。车站从领导干部到一线各工种均制订了岗位责任制、逐级负责考核办法、事故责任追究办法,对班组实行月度考核,对车间实行季度、年度考核,对机关科室实行年度考核。

1.2检查考核不到位

有些车站的安全考核机制不健全,容易造成安全检查考核不到位和走过场的问题。例如,有的车站在安全考核上只重视工作数量,不讲究工作质量,管理人员进行检查考核的目的是为了完成考核任务,而不是通过检查发现安全上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这种缺乏“含金量”的考核,即使数量再多,也起不到强化安全基础的作用。

1.3安全管理不规范

车站在安全管理中就上级的具体要求而抓落实的现象较为突出,往往是“阵发性”地去抓安全工作,自身安全管理思路不清,造成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没有系统化,存在片面性,安全检查活动更是缺乏持久性。一是安全管理就安全而抓安全。部分干部仍习惯于按经验办事,对安全生产的本身缺乏全面的认识和认真地思考,对现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缺乏综合分析能力,或分析质量不高、研究深度不够,不能及时查找安全管理中倾向性、关键性的问题并制订措施督促整改,也不能通过现象查找车站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更谈不上超前思考,往往是哪里出现问题就抓哪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重事后分析处理、轻事前落实预防,安全管理成了“救火式”管理,安全措施成了“弥补措施”甚至是“应付措施”。对安全生产的评价管理标准重结果、轻过程,片面追求安全天数,只看结果,不重视安全过程管理。出了事故一靠隐瞒,二靠推诿,三靠勾兑,想办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算低的安全天数实际是靠碰运气、撞大运。二是实施管理存在片面性。重行车、轻客货运,重主要工种,轻一般工种,车站对于行车岗位的关键工种是倍受关注,日常的安全检查大都集中在此,相比之下,对于其他工种则疏于管理,日常受检频次相对较少,检查要求和考核标准也远不如主要工种严格,从客观上给次要工种的工作留下了不安全空间。

2车站安全管理的对策

2.1断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以提高车站、车间和班组的自我管理能力为重点,全面开展“自控型”班组创建设活动,建立、健全和落实班组长选拔、竞聘、培训、考核、奖罚以及预备职制度。突出站长、车间主任、班组长的作用考核,从现场作业标准化执行情况和职工“两违”的多少检验班组长作用,真正筑牢班组这个安全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2.2强化职工素质培训

这是解决职工素质偏低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就车务段而言,当前的职工培训应侧重三个方面:一是开展职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教育,讲清职工利益与安全生产的一致性,增强职工对企业的信任感、荣誉感和责任感,解决安全生产中作业标准不执行的问题。二是结合运输生产实际,开展岗位技能和非正常情况处理问题能力的培训,解决一些职工想干不会干的问题。三是要严格执行培训纪律,坚决杜绝培训考试流于形式的现象,对因培训把关不严,素质不高导致发生的责任事故,应追究培训者的责任。

2.3完善安全检查监督体系

铁路的三级管理模式,站段对铁路局直接负责,但随着管理跨度、难度的增大,实际上路局专业处室对站段的业务指导不可能再像前分局那样细腻和面面俱到,路局专业管理部门下基层站段指导、检查的频次均较原分局相对要少,站段自主管理的作用和地位尤显突出。在当前现场干部、职工能力素质相对不高、执行工作标准时有偏差的情况下,上级对下级必要的监督检查和指导是必须的,但车站管理层必须摆脱“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充分体现自主、自管、自治作用,在现有的安全管理基础上,根据新建制的管理层级和管理幅度,形成并强化、完善车站安全检查监督体系,通过全面梳理、审查、修订“安全逐级负责制”,科学界定各层次、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管理责任,明确分工包保和量化标准,实施分层管理、落实逐级负责,突出安全生产逐级负责制的“问责”考核,强化干部作风建设,切实做到逐级有权责、逐级有压力,真正体现一级对一级负责。

2.4规范基础管理标准

车务段的安全管理应由人治化、随意化向法制化、规范化转变,再由法制化、规范化向人性化、精细化迈进,而实现这一转化,必须完善制度体系,规范管理基础标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技术标准、作业标准和行为规范四个制度体系,使规章制度的结构更加严谨、内容更加具体、标准更加明确。并以学习贯彻《安全生产法》相结合、不断提高干部职工“遵章就是守法,违章就是违法”的思想意识,培养干部自觉按章办事,职工自觉按标作业的良好行为,不断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关于铁路车站安全管理的思考对提高铁路车站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车站安全管理的对策,这样才能促进铁路车站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邸俊辉,邸俊芳.基于模糊层次的铁路车站货运安全评价研究[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5,1701:89-91.

[2]刘冉.铁路车站安全管理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5,03:172.

[3]张芸娣.铁路车站安全管理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5,1312:142.

[4]王睿,程学庆.基于系统管理理论的铁路车站管理模式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16,2401:93-97.

[5]石岩.人本管理在铁路中间站安全管理的实践[J].上海铁道科技,2016,01:108-110+100.

[6]王睿,雒兴刚,李延来,朱江洪.高速铁路车站安全管理的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2603:91-97.

[7]贾华强.高速铁路接收及运营管理相关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

[8]邵玉华.铁路车站安全统计管理信息系统[D].西南交通大学,2003.

[9]王久利.铁路车站调车作业安全管理探讨[J].智能城市,2017,302:326.

[10]迟恒宇.对车站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4,05: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