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杉木造林方法及其效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良种杉木造林方法及其效益分析

刘传文

始兴县国有坪丰林场广东韶关512000

摘要:我国自经济发展以来,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为此国家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其中植树造林对改善生态平衡尤为重要。杉木是我国一种较为珍贵的树种,主要种植在南方地区,并且种植面积比较大,其中对良种杉木种子的选择相对比较早,这在较大程度上对我国杉木产业的发展发挥着较大促进作用,同时在此基础上能够提升其经济效益。本文首先分析了杉木的习性及生长条件,然后着重探讨了良种杉木造林方法,最后分析了杉木良种推广造林增产效益,由此可以看出,良种杉木是一种高投入、高回报的种植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并且还能够有效促进生态环境的发展,提出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关键词:良种杉木;造林方法;效益

前言

我国林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良种杉木在其中发展较为成熟,不但能够有效提高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对自然环境也有较好的改善。由于杉木在生长过程中,对自身生长环境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对其进行培育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使培育过程变得困难,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应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此确保良种杉木的健康生长。

1.杉木的习性及生长条件

杉树高度一般可以达到20多米,树皮呈灰褐色,种子呈现扁平。杉木适宜生长在亚热带地区,属于一种四季常绿乔木,该树对生长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在高温、高湿地区不易存活。其根系较为发达,能够在生长环境中吸收一定的水分,但是不具备较高的存水能力,若出现连续雨季,会使杉木发生腐烂的情况,甚至会危机到整棵树的健康状态。所以,在对杉木种植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的排水工作,避免吸收过量的水分,但是杉木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增加了选种、育苗难度,这也预示着杉木的育苗与管理过程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管理成本[1]。此外,我国秦岭以南适合杉树的种植,有大量的杉树种植基地,适宜杉木的生长,并且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2.良种杉木造林方法

2.1杉木建园种植技术

建园技术是确保杉木优良品种有效推广的基础保障,为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建园技术进行有效的阐述,其中主要包含了穗条来源、栽植密度、整地、定沾以及污性系配置。在不同地区17个杉木种子园的无性系中,采集半同胞种子,并从中筛选128个优质家系,然后选择无形系母树作为家园优树。

2.2良种选育

杉木的良种选育工作应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展开,比如适应性、品质产量以及生长能力等,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人工培育的方式对植株品种进行有效的选择,在选择过程中还应确保一定的经济价值。此外,良种选育工作主要是从遗传学角度对育苗质量实施综合性评估,在对杉木的遗传形状进行改良的过程中,主要是以育种为主要工作,并且以杂交、引种等不同的方式为辅。其中,在对育种选择的过程中,主要有种源、林分以及优树等不同方面的内容,此外,在进行两种选育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为了提升工作质量,还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在种子区域划分与种源试验的前提下,对杉木品种质量实施有效的区分。我国杉木的区域划分范围主要分为种子区与亚种子区,一般情况下相关人员能够需求对不同区域中的品种实施科学选择及栽培,在进行栽培之前,需要采用有效的技术方法,对母树种子进行详细的划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的信息质量数据库,便于对杉木栽培过程中的动态分析[2]。

2.3育种技术

杉木造林一般情况下有两种方式,无形系苗造林与实生苗造林,其中实生苗造林技术主要用于杉木良种种子去产出的种子育苗,无形系苗造林主要用于实验室内的优良无性系组培苗。两种育苗方式中的育苗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对杉木种子进行采收的过程中,采收时间较为重要,一般在种球由青色变为黄褐色的时间,并且采收工应安排在母树林、种植园等优质树种中。采收完毕后,还将其在阳光下照射,以此实现对种子进行有效的保存;(2)在对育苗进行播种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有效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性较好的土壤,以砂土为宜种植之前需要对土壤实施全面消毒工作,以此有效提高种植的抵抗力;(3)杉木的播种也需要遵循一定的时间,一般情况下是在春季3月至4月,播种完之后,还应采用一定的材料对播种后的土壤进行有效的保温与保湿,以此为种子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4资源整合

我国杉木在种植的过程中,栽培技术的应用相对较为广泛、树种多样化以及栽培程度相对较高等特点,杉木在种植过程中,其中多样化发展能够有效促进栽培技术的发展,但是多样化发展会对土地资源、种子区域资源以及人力、物力资源造成一定的浪费。所以,我国杉木在实际的种植的过程中,应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使经营者之间进行有效的合作,同时技术人员也需要对栽培技术实施有效的总结与探讨,以此能够为我国杉木产业提供更为专业的栽培技术,从而为我国杉木产业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为了确保我国杉木种植产业的发展,在对其进行栽培期间,应提升工作人员对杉木资源的开发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同时在生物技术的运用过程中,最大程度上提高杉木资源的利用率,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有效提高杉木整体品质,从而对我国杉木种植过程中的经济效益的提升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2.5抚育技术

抚育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杉木种子播种以后,管理人员需要对土壤中的杂草进行有效清理,再把遮荫网在种苗种植区内进行有效的安置,以此为种苗的生长提供优质的生长环境;(2)在种苗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对土壤进行定期除草,其中除草时间应安排在雨后或者浇灌后,并且在土壤比较湿润的情况下进行;(3)若气相对较为干燥,需要对干燥区域进行实时的灌溉,并且在灌溉期间还需要确保排水设施有良好的运行效果,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有效避免种苗过多吸收水分,导致水量失衡;(4)杉木种苗在生长的过程中,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比如地老虎、猝倒病等,其中在对猝倒病防治的过程中,需要通过降低氮肥使用量、及时排水、喷洒波尔多液等方法避免病虫害的蔓延。对于种苗的虫害,需要对其喷洒一定的农药达到防治目的,使用较为广泛的就是敌百虫;(5)杉木造林工作的一般情况下以春季为宜,在造林期间首先需要确保环境与密度,并且在根茎不覆盖一定量的土壤,以此有效提高其生长质量;(6)在杉木幼林进行抚育的过程中,主要抚育内容有除草、修枝以及施肥等,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确保杉木幼林良好的生长环境[3]。

2.6各生长环节关系的处理

由于杉木在栽培与育种的过程中,其培育时间相对比较长,并且培育过程比较复杂,主要是因会涉及到较多的生长环节,比如选育、栽培、幼林抚育以及后期推广等,在此过程中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并且在此基础上应投入较多资源,由此可以看出,需要对栽培与育种过程中的不同环节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处理,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有效提高杉木质量,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有效提升其经济效益,同时也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相关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在其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对杉木栽培与育种中不同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实施有效处理,这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当地林业部门应当采取一定的技术来提升选育工作的顺利实施,这对杉木各个环节管理质量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2)还可以根据当地企业的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效的经验,以此进行幼林抚育工作与种苗的栽培,能够有效确保对各个生长环节关系的较好处理;(3)通过企业市场活动能力支持进行杉木植株的推广工作。这在较大程度上能够有效发挥不同部门之间的优势,以此提高杉木培育过程中的效率,从而有效提高其经济价值。

3.杉木良种推广造林增产效益

杉木在我国是一种实用价值较高的植物,并且品种优良,在培育过程中对生长环境、土壤质量以及气候等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对杉木进行人工种植的过程中,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对良种杉木造林增产发挥着较大的作用。根据我国目前良种杉木的种植现状来看,整个培育过程成本相对比较高,仅前期培育过程中每亩所花费的资源成本在全千元以上,并且在幼林培育到成材的过程中消耗的肥料费用、管理费用以及运输费用更高,大大增加了培育成本[4]。虽然如此,良种杉木从培养到投入市场得到的经济效益依然较高,与稻田种植相比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由此可以看出,良种杉木的种植与培育是一种高投入、高回报的产业之一。为此,需要相关部门与企业在种植与培养的过程中,首选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其生长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良种杉木种植过程中的利弊,以此最大程度上为企业与个人创造出更高的经济价值,同时也为我国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4.结语

综上所述,良种杉木在我国能够兼顾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实用性林种,能够有效提高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对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为此,在对良种杉木进行种植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此为杉木培育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为社会、企业提供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谭子勤.杉木良种推广造林增产效益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07(4):27-29.

[2]黄时知.良种杉木造林技术与效益探讨[J].绿色科技,2017(9):74-75.

[3]王志良.杉木良种试验林及良种良法造林试验效益分析[J].绿色科技,2015(7):45-46.

[4]许翠菊.良种杉木造林技术与效益探讨[J].中国林业产业,2016(2):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