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赵宁1张东娟1王新荣2

(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6医院河北承德067000)

(2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河北承德067000)

【摘要】对于医护工作者来说,在学习临床护理时,接受的护理指导和教育是否规范直接影响着后来工作的效果。因此,针对目前临床护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完善科学规范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医护工作者的基本技能。本文对规范临床护理教学进行了分析探讨,以希冀医护领域更好发展。

【关键词】临床护理教学;规范;实践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8-0309-02

医护工作者在正式上岗之前,需要进行临床护理学习,通过实际的临床操作,锻炼和提高实际操作水平。临床护理要求学习者完全掌握该学习的知识点和操作要点,要求学习者能够在实际过程中进行规范操作,这样才能确保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在目前医护人员正式就职之前需要进行的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暴露了很多问题和存在不规范的操作现象,这给以后的临床护理留下了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对临床护理教学采取规范措施。

1.建立规范化的运行机制,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1.1明确临床护理教学的目的

临床教学的目的就是护理工作者要理解掌握实际操作的每个要点,并操作规范,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避免出现失误的操作方式,确保今后的医疗工作的安全性,提高工作效率。临床护理教学不仅要求医护人员能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实践化,还要通过临床护理教学锻炼,积累实际操作的经验,为就职后的工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形成并保持优秀的临床护理习惯。然而在当前的临床护理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客观性的问题,比如,把临床护理教学的目的理解为帮助护士完成工作,判断标准经常是“很利落”、“太慢”等主观性词语,这样对学生的素质技能进行评价,背离了临床护理教学的真正目的。这样很难让学习者认识到本质问题,也无法成长进步。因此,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明确临床教学的目的。第一,让学生在真实实践机会中,将课本知识和临床知识有机结合起来;第二,将如何学习的经验分享给学生,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三,引导学生转变角色学习,培养学生的专业化行为,增强学生的自信,端正学生的态度[1]。这样,临床护理教学的教师和学生都能在明确的目的下努力。

1.2建立健全组织与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组织管理制度也是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第一,要组织合理的临床护理教学人员,按照负责教学的医疗工作者的科室进行分组,然后每个小组负责相应的教学任务,比如,在建立了完善的教学人员组织之后,制定年度临床护理教学目标,定期组织护理教师培训,对临床护理教师要进行资格认定,开展审核实习专题讲座教案活动等。

还有建立科学的学生管理制度,每个教学人员都要对自己的任务承担相应的责任,严密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改正学生不规范操作。第二,在临床医护人员接受临床护理教学之前,要对这些学生进行组织管理,按小组形式将学生组织分编,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实践学习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监督,互相补充,共同提高。

2.临床护理教学的具体实践

2.1提高自身管理以及教学水平

在临床护理教学中要促进教学行为规范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者就必须提高自身水平,首先,在工作行为中,要保持规范化的水平,操作习惯规范化。其次,在教学指导工作中,时刻保持着严格规范理念,并体现在每个护理教学环节上,为每一项临床护理教学的具体操作都制定严格的管理标准,详细的流程。另外,医护工作人员已经形成了规范的医疗护理操作习惯,但是学生还没有形成规范化,这就要求在实际操作教学中,医护管理者提高管理水平,让学生真正养成良好习惯。

2.2增强临床护理观察的培训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患者进行观察是一项比较难的护理工作,然而在各项护理工作内容中,甚至整个医疗过程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学管理者要提高教育和培训力度。首先,把临床护理观察列为重要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专门进行针对性教学,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专门教材[2]。在学生学习临床护理观察概念、规律和方法后,再结合临床护理观察的教学内容和范围,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采用实证举例的方式,让学生对观察现象有真切的感受,进而更好的认识和分析问题,并在实践医护行为中,提高临床观察能力。

2.3注重临床护理教学训练

为了使临床护理教学规范化,可以定期开展临床护理教师培训班,对象可以是临床护士,其中包括聘用护士,接受护理部专业化培训。临床教师要在培训中完成一份考卷,通过这样的模拟测试,对临床教师业务技能以及护理程序运用能力进行评价。培训结束后,参与培训的临床教师都需要上交一份临床教学教案,教案要对临床护理教学的课程目标、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有详细的阐述和安排。通过制定详细教案,让临床教师和专职教师一样,都有良好的教学基本技能。

3.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效果

3.1对护理学生观察培训情况

在科学完善临床护理观察教学之后,学员的观察水平得到了提升,学员在进行实践测量观察各种各样的患者状态,并进行分析讨论,判定患者情况的速度和效率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进而能够及时选择最优的护理操作。同时,学员通过分析大量的患者临床数据,有效提高了观察数据的分析水平,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迅速的判定出护理的正确的护理工作内容和治疗方向,从而为专职医师提供参考数据。

3.2对临床护理教师培训情况

在经过有效的人员管理规范化和培训之后,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水平明显提升,教学内容也更加具有实践性,因而提高了学员的学习效果以及实际操作水平,同时,在每一个培训环节中,教学都体现了规范化,学员学习起来更加轻松,进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学内容,在实际操作中,逐渐养成了标准化的医护行为,并成为良好习惯,经过多次临床护理操作实践,许多学员的操作水平都能够达到优秀[3]。

4.讨论与体会

对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化改进,有效提高了医护学员的临床护理水平,明显改变了以前临床护理教学不理想的效果,实际工作中,医护管理者仍然需要关注医护学员的操作情况,并给予及时的指导,使学员能够掌握具体的医护工作要点以及全面的操作流程,操作行为不断规划,不断提高。但是,如果只是从教学的角度去培养学员临床护理能力,效果并不是最佳的,因此,增强科学的管理机制,还要注重学员的心理状态,要提升学员在操作时的信心,激发学员的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才能真正将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体系优化和完善,使医护教师和医护学员在这样优化的教学管理环境下,积极教学和学习,共同提高实践主动性和解决问题能力。针对教师的教学和学员的学习情况,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考核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规范,效果是否达到规范,进一步提升规范化水平。

不管采取的规范临床护理管理手段如何,都是为了提供更标准的医护服务,提高医护人员的高技术素质,提升职业道德,促进工作效率,提高工作准确度[4]。因此,采取科学管理制度、完善监督制度,不断规范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教学行为、学员的操作习惯,才能让临床护理教学水平不断稳定提高。

5.结束语

总而言之,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护理学员角色转变,也是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的关键环节,因此,对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是护理教育的必须措施,是提高护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辛慧芬,赵廷龙,许瑞.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6,(20):116-118.

[2]朱晓琴.浅谈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生物技术世界,2015,(10):133.[3]周舫.加强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实践与探讨[J].中外医疗,2014,(07):139-140.

[4]丁晓云,何柳.创新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实践经验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