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策略之追“根”溯“源”—浅析专利追踪检索的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检索策略之追“根”溯“源”—浅析专利追踪检索的方法

旷玉芬余少文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本文简要梳理了追踪检索的几种常见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追踪检索在审查实践当中的应用,以期达到帮助审查员拓宽检索思路、提高检索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专利追踪检索

1概述

专利检索的基本策略包括简单检索、块检索、渐进式检索和追踪检索。追踪检索是指从一个比较相关的文件出发,利用文件之间的某些线索,检索其他相关文件【1】。

与简单检索、块检索和渐进式检索相比,追踪检索具有以下明显优势:(1)快—相对而言,如果以四种检索方式均能获得合适的对比文件,那么追踪检索步骤通常是最直接和迅速的,有利于节约检索程序;(2)准—通过追踪检索获得的相关文件,通常能够代表与本申请相关的技术领域、技术走向和相关背景知识,有助于对申请文件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在案情复杂,短时间内难以理解技术方案时,通过合适的追踪检索,可以增强对发明构思的理解和检索要素提取、表达的准确程度;(3)全—只有进行追踪检索,才能确认没有遗漏潜在的对比文件,尤其是抵触申请文件【2】。

通常,追踪检索所利用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具有相同的申请人/发明人和领域的关系;(2)同族专利关系;(3)引用/被引用关系。

2以申请人/发明人为入口的检索

国内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大公司通常会针对某个课题或者项目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之后提交专利申请,由于研究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因而在检索过程中对申请人/发明人的追踪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将从专利库以及非专利库两个方面来介绍对申请人/发明人的追踪。

2.1在专利库中对申请人/发明人的追踪检索

在初步检索的过程中,以申请人/发明人为入口在CNABS数据库中检索申请人/发明人的相关专利申请,而在这个过程中,检索到同一申请人/发明人的在先申请用来评述本申请新创性或者通过追踪系列申请的审查过程找到可以评述本申请新创性的对比文件的情况屡见不鲜。

【案例一】

申请号:201410011493.9

权利要求:一种基于波浪能泵的蓄能稳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端锚固在海底的系泊系统……

申请人:清华大学

本案是典型的高校申请,基于高校申请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审查员在初步检索的过程中对申请人/发明人进行追踪,找到了一篇该申请人/发明人的在先申请,可以评述本申请创造性的X类文件。

【案例二】

申请号:201410592816.8

权利要求:一种叶片导流槽降噪的离心风机,包括底座、蜗壳、电机和风轮……所述叶片的其中一个侧面或者两个侧面设有多个导流槽。

申请人:佛山市禾才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在初步检索的过程中对申请人/发明人进行追踪,找到了本申请的一个同日申请,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与本申请大体相同,而该同日申请已经发出了一通,通过追踪该同日申请的审查过程找过了可以评述本申请创造性的Y类文件。

可见,在初步检索的过程中,对申请人/发明人的追踪可以快速获得相关对比文件。此外,在专利库中对申请人/发明人的追踪不仅仅局限于本申请的申请人/发明人,其可以扩展到对本领域中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的大公司的追踪。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同类公司,国内的很多公司通常起步较晚,其技术还达不到国际领先水平,研究成果通常是借鉴国外公司的先进技术,因而对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外公司进行追踪检索显得尤其重要。

2.2在非专利库中对申请人/发明人的追踪检索

非专利库与专利库相比,具有技术覆盖面广、更新速度快等优势,因而对非专利库的检索正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对于申请人为国内大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的一类申请,在非专利库中对申请人/发明人的学术期刊进行追踪检索往往可以获得比检索专利文献更好的结果,因为这一类申请的发明人其研究成果多见于学术期刊中。

【案例三】

申请号:201310039597.6

权利要求:一种机械式组合型振荡浮子波能发电装置,包括发电系统和固定系统……所述发电机位于发电系统支架内部。

申请人:中国海洋大学、大唐山东烟台电力开发有限公司

本案为高校与企业的联合申请,且发明人的数量较多,通过在非专利库中逐个追踪发明人,检索到了一篇学术期刊《一种新型振荡浮子式波浪能发电装置的研究构想》,其可以评述本申请的创造性。

随着申请人专利意识的增强,逐渐学会了如何规避对自己不利的现有技术,这对审查员深度挖掘检索线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发明人是硕士、博士或者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审查员在检索过程中不仅要追踪其本人,还要追踪其导师、学生甚至科研团队。同时,基于开创性的发明并不多见,国内高校的申请大都是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因而期刊、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也是追踪检索中不可忽视的线索。

3同族专利的检索

对于国外申请,通过追踪同族的审查过程获得有效对比文件,不失为一种最便捷的方式,E系统的他局案件信息查询以及S系统的CPES云系统为了解他局审查过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不仅如此,有的国内的大公司,在本国申请的同时也会在国外提交申请。

【案例四】

申请号:201310273319.7

权利要求:一种高速动车组牵引电机冷却用的离心通风机组,包括集流器、法兰、风机叶轮、蜗壳、轴盘和电动机……

申请人: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审查员在检索过程中,在S系统的检索准备子系统中,通过语义检索推荐找到了一篇与本申请相似度极高的文件WO2014/205984A1,该文件为本申请向国际局提交的同族,其申请日在本申请的申请日之后,但是在该文件的检索报告中给出了一篇X类文件,其可以评述本申请的创造性。

4利用引用/被引用关系的检索

利用引用/被引用关系进行追踪检索包括对背景技术的追踪以及对检索过程中相关中间文件进行追踪等情况。对背景技术以及相关中间文件进行追踪可以帮助审查员更好的了解现有技术,其为通往目标文件的路上点亮了一盏灯,能够指引检索的方向,提高检索的效率。

【案例五】

申请号:201310309816.8

权利要求:一种矿用自卸车风扇驱动装置,该装置包括:油箱、液压泵,所述液压泵安装在PTO上……

申请人: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首先,审查员用初审员给出的分类号F04D25/04在S系统中进行初步检索,发现检索结果中的文献与本申请不太相关,接着审查员调整检索思路,尝试用关键词进行检索,在尝试用关键词检索的过程中找到了与本申请相关的分类号F01P7/04,在追踪该分类号的过程中找到了一篇与本申请比较相关的中间文件,阅读该中间文件的过程中发现其有一个WO的同族,追踪该同族的引证/被引证信息,找到了公开本申请发明构思的对比文件。

5结论

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追踪检索在审查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具体从申请人/发明人、同族以及引用/被引用几个方面对追踪检索的类型做出介绍,然而在实际的检索过程中,这几种追踪检索的方式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很多时候需要进行交叉灵活运用。在此笔者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很多内容还待进一步研究和挖掘。

参考文献:

[1]田力普《发明专利审查基础教程—检索分册》

[2]洪川寻“人”启“事”——浅谈非专利库追踪检索过程中的拓展技巧[J].科技展望,2014,18: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