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损伤术后非手术区延迟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颅内损伤术后非手术区延迟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研究

郑真发郑超袁玉麟杨勇

郑真发郑超袁玉麟杨勇(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山东薛城277000)

【摘要】目的探讨病患颅内损伤后,实行开颅手术之后非手术区延迟性颅内血肿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实行颅脑损伤清除血肿手术的120例患者,并从中随机选择70例病患的临床资料作为分析对象。结果通过对病患进行头部的CT复查,并进行血肿清除手术,较好地使病患恢复身体的健康。结论实行颅内手术的减压之后,应该对远隔部位的颅内血肿出现的现象进行预防,并做好早期的诊断以及二次手术的准备,有效地改善DTCH并发症的出现。

【关键词】颅内损伤术非手术区延迟性颅内血肿分析研究

1.前言

颅脑损伤行开颅手术后并发非手术区延迟性颅内血肿,其的英文表示为:Delayedtraumatilintracerebralhematomas,简称为DTICH,属于延迟性、颅内血肿当中的一种。其与手术侧颅内的出血是不同的,为神经外科的术后并发症;因此,将导致患者的致残、以及死亡,对病患颅内损伤术后,实行开颅手术之后非手术区延迟性颅内血肿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作用[1]。

2.资料及方法

2.1临床资料

将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实行颅脑损伤清除血肿手术的120例患者,并从中随机选择70例病患的临床资料作为分析对象。全部的病患当中,男性病患为37例,女性为33例,年龄范围是从35岁到80岁,病患的平均年龄为67岁。病患当中,导致颅内损伤的原因较多:坠落导致的右颞顶伤、跌倒、硬物撞击以及车祸等原因;CT检查显示病患的右颞顶出现骨折、且硬膜外伴有血肿,与此同时,左颞顶脑也出现挫裂伤,其的顶硬膜也为血肿,患者双瞳等大,伴随身体的乏力、无瘫,给予血肿清除的手术治疗[2]。

2.2方法

所有的病患颅内损伤术后,病患出现的颅内血肿现象,通过实行手术前后以及辅助CT检查可知,开颅术后非手术区延迟性颅内血肿出现于非手术区,对遗漏血肿几率进行了排除。

3.结果

所有的患者进行头部的CT复查,结果显示,病患的左颜骨折,并且硬膜外出现血肿;通过手术对血肿进行清除,术后患者恢复较快。因此,进行颅内手术的减压之后,应该注意避免远隔部位的颅内血肿现象出现的可能,还应做好早期的诊断以2次手术的准备,能减少地改善DTCH对病患的危害。

4.讨论

4.1手术后患者的颅内血肿成因分析

颅内损伤术后,病患的脑血管中的调节功能受到影响之后,将会导致急性脑肿胀现象的出现,通过毛细血管,其的动脉端压力能够向静脉端传导,并且毛细血管里的压力显著升高。但因为出现脑肿胀、以及血肿,因此,患者的脑组织压有所上升,而血管的内外压力比较小,倘若清除血肿,则病患的脑组织压将会下降;相反,若毛细血管的内外压力较大,血液将会从血管壁的部位漏出,并且逐渐扩大[3]。

患者首次的损伤区域减压,对非手术区的血肿形成有一定帮助,因为血管的动力紊乱,导致血管的破裂可以有效对损伤区域进行减压。病患的血管麻痹,将会导致其局部血管的扩张与渗出、以及外周的出血现象,发生痉挛,将导致部分组织的缺血坏死,对病患的身体不利。颅脑损伤之后,发生恶性的脑肿胀现象对二次出血产生重要的作用以及影响,导致病患的脑压升高、缺血缺氧以及组织乳酸值的升高,pH值也将会下降,加剧病情的恶化。

4.2诊断与治疗

DTICH的发病多在枕后区以及额颞区部位,而对于基底与顶部则很少出现。病患进行硬膜外的血肿清除手术之后,出现非手术区延迟性血肿现象,虽然和原发损伤具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但通过手术减压的方式,有助于延迟性血肿形成。患者进行颅脑损伤的手术后,对于非手术区延迟性颅内血肿应当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断,预防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以利于治疗。采用CT为颅脑损伤病患进行诊断,可以扫描除了血肿区以外的、没有其它血肿的存在部位进行扫描,通常临床治疗过程中,神经学的检查恶化、或者是没有得到改善等情况之下,需要进行二次CT的重复检查,结果发现新增的血肿区,且对是隐蔽症状的变化,在进行CT的检查中,可以较为清晰的观察到。

患者出现损伤后,其的CT影片上体现为典型的急性脑肿胀、并且伴有脑庙症状,这类病患术后出现再出血概率很大;对于这类患者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做好术后观察工作,必要时可对其进行颅内压的监测。病患的颅内压假如升高,在排除脑水肿现象时,还应进行及时的CT复查,以便进一步明确原因。患者术后出现血肿,如果血肿比较小的,且中线没有移位,应该采取保守的治疗方法;若血肿范围大,则应该切开患者的脑颅将小骨瓣取出,且术后应该做好引流管的放置工作,有效减少对脑部组织的影响。手术减压导致脑支撑的作用不足,病患的桥静脉或者是皮层血管的破裂,均可造成硬膜的下血肿;而脑膜血管的破裂,将导致硬脑膜的外血肿现象。患者在损伤的血肿清除后,其的神志状态恢复之后又丧失掉,两侧的瞳孔出现不等的扩大,严重时,部分患者还出现肢体偏瘫。因此,对于硬脑膜的张力升高、或者是脑内压的增高、但是病患的搏动跳动情况不显著者,术后应重视观察工作,确保病患的病情得以有效控制[4]。

5.结束语

总之,对于颅内损伤后,实行开颅手术之后、非手术区延迟性颅内血肿术进行减压之后,对远隔部位的颅内血肿出现的可能做好预防工作。同时,患者也应该急噪进行早期的CT检查,及时进行手术处理,有改善DTICH有重要作用,进一步有利于患者身体的较大康复,促进我国临床医学的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程英,王永保,吴新昌,汪炳树,诸为民.颅脑损伤术后非手术区延迟性颅内血肿5例[J].上海铁道大学学报(医学版).1996,10(03):226-227.

[2]张远征,段国升,周定标,刘树山.中华神经外科杂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1,7(01):37-39.

[3]陈道莅,施士德,蔡宝贤等.颅脑手术后并发远隔部位硬脑膜外血肿9例报告[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89(5):225.

[4]FukamchiA.NagasekiY,WakaoT.Theincidenceanddevelopmentedprocessofdelayedtraumaticintracerabinalhematomas.ActaNeurochir.1985,(7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