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及对策

王调兵吕琨璐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宁东供电公司宁夏宁东750411)

摘要:伴随着我国电气化系统的不断发展,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也屡见不鲜。在电气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误操作,不仅会危及现场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而且会导致整个生产流程停滞。文章从电气操作的各个环节去探寻电气误操作事故的成因及影响因素,总结出一套实用对策,以一个有效的机制去保障电气系统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和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电力设备

0引言

电气包括电力能源的产生、分配、输送、使用以及电工装置制造等,每一部分都涉及开闭电操作和倒闸操作,在电气系统中,现场操作的工作人员由于疏忽大意,错误地改变了电气设备正常的运转方式和运行状态,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生产事故,或损坏电气设备,或危害生产安全,甚至造成人员伤亡。为了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从电力系统软硬件配置、操作人员综合素质、电力企业管理等多方面去探讨,以求达到电力企业低事故率甚至无事故的良好状态。因此,电力企业应采取积极措施来避免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对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1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原因

1.1现代化电力设备配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部分电气设备存在使用时间较长的情况,并且在维护检修方面存在不及时的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部分电气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概率。现代化电力企业所采用的电力系统基本上已经得到升级换代,剔除了那些对企业安全生产以及操作人员安全有威胁的电力设备。但是不乏有些企业由于自身资金状况、企业效益不佳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对现有的设备进行优化更新,这些也是电气误操作事故发生的潜在因素。

1.2电力设备工作人员缺乏

一些电力企业虽然采用了科技水平较高的运行设备,但是缺少熟练操作设备的工作人员,相应就增加了误操作的可能性。在对电气设备实际操作调查中发现,部分岗位作业人员未经过岗前详尽的培训,对电气设备相关的操作不熟悉,专业电气知识有所缺乏,操作过程中存在不认真的工作状态,从而增加了电气设备误操作的风险。另外,相关操作维护人员在对电气设备维护环节中同样存在检查细节不认真,没有按照相关流程完成电气设备的维护工作,同样会导致电气设备误操作事故概率的提升。所以,一定要保证资源配置合理,做到多个员工之间相互监督和提醒,减少误操作的发生,还要保证员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上班打瞌睡、身体困乏、头脑不清等情况。

1.3相关规章制度存在瑕疵、制度执行不彻底

对于电气误操作而言,各类相关制度存在瑕疵是导致电气误操作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规章制度不完善,那么员工在事故处理、巡回检查、任务交接等环节中将会无章可依,容易形成一人一个思路,思想不统一,导致任务复杂化,提高了误操作的发生几率。此外,尽管有关电气设备操作管理制度的比较完善,但是有关人员在执行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按照操作监护制度来完成电气设备的操作工作,同样会提升电气误操作事故出现的概率。

1.4电力企业管理不到位

电力企业对于员工特别是一线员工的实际要求,管理制度贯彻实施情况的把握最终也会反映在电气误操作事故发生率上。管理水平落后,纪律松懈,也是误操作发生的原因。管理过程中,要保证资源平均分配,做到不搞个人化,不搞特殊化,赏罚分明,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性。所以,要选用负责、有能力的人作为班组长,并对他们的业务水平进行考核和监督,确保班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1.5生产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通常来讲,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出现频率与生产管理的有效性有着直接联系。其中,如果电力企业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疏漏,则会导致相关电气操作制度难以得到充分的落实,致使相关人员操作问题频繁出现,个人责任意识出现下降,从而极大的提升电气误操作事故出现的概率。

2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发生的对策

2.1积极提升相关电气操作人员专业素质

对于电气系统,国家有明确规程——《电气安全工作规程》。规程所含的内容,电气行业的工作人员,从领导到一线操作工人都必须充分学习,融会贯通,认识到电气行业的特点。为了提升相关人员电气设备操作水平,电力企业应积极组织有关电气操作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培训,使其不断的加深有关电气专业原理与操作知识,提升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从而让有关电气操作人员了解与掌握电气误操作有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而从根本上确保有关电气设备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避免因此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2.2加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为新设备与新技术的涌现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并且可以有效的避免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出现。其中,随着计算机控制操作票系统的应用,其可以有效的防止因为操作票写错而引发的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并且可以实时更新配电装置以及开关设备,从而有助于系统稳定性与安全性的提升。选择实用高效的电气设备,并且配备专门专业的技术人员予以管理和维护,在设备上的投入是生产效率与安全的重要保障。另外,企业需制定设备管理与监管制度,破除一些基于人为因素产生的疏忽和漏洞。

2.3制定并贯彻科学合理的电气设备有关制度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精细化控制管理已经成为其规范管理的重要措施。在精细化控制管理当中,人员培训、设备管理、操作与监督是其成为组成部分。从一线操作、现场监督、设备管理、员工培训到奖罚措施等各个细节和步骤都要制定出一套完备的制度,力求管理规范化、系统化。对于操作中出现的不合理现象要及时批评纠正,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要积极给予肯定和鼓励,用制度的优越性去弥补操作工人工作时的不足,调动员工的能动性和积极性。

2.4实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为了降低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出现,电力企业应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对于出现的安全事故责任进行严肃追究,并且相关电气设备的操作应由专职负责人进行监督。另外,制定并落实奖罚制度,对表现突出的员工予以奖励,对操作不认真且屡教不改的员工予以严重处罚,对规章制度中的要求严肃执行,从而有助于约束员工的操作行为,最大限度的降低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2.5加强防误操作教育

在实际生产活动中,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十分有必要,只有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才能主动防范误操作。一要通过宣传,显示防误操作的必要性,营造安全氛围;在设备机台的显眼部位张贴安全提示,悬挂警示牌,时刻提醒大家防止误操作,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手册规范操作设备。二要不断深化教育成果,强化培训保障;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员工进行多层次、全方面的教育。

3结束语

电气误操作带来的破坏已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对于误操作控制的好坏成为了电气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对于相关的人员培训和制度建立要有坚持不懈的态度和力行到底的决心,坚定地实施这样的措施能在实际的电气系统运行过程中较好地防范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孔祥宇,司璐璐.电气误操作事故的成因与预防措施[J].宁夏中卫市供电局,2010,(5).

[2]王冠华,栾补良.浅析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2,(11).

[3]陈广华,万超峰,焦晓波.电气误操作的原因分析及防误对策[J].电力安全技术,2013,(1).

[4]王清华.如何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分析[J].电力技术,2012,(8).

[5]宋韶然,洪亚,马力.论电气误操作的防止与控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