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后进生”的策略和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和方法

赖建红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策略;方法

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那些被定义为“后进生”的学生,其实只是在某些方面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同年级其他同学要弱一些,并不等于他们一无是处。如果我们教师能细心观察、平等地对待他们,教学中体现人性化,同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法,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并根据“后进生”的差异因材施教,那么,“后进生”是可以转化的。

一、正确认识“后进生”

长久以来,“后进生”成了品德行为差或学习成绩差的代名词。这样定义“后进生”既狭隘又对教育工作十分有害。笔者认为,“后进”可认为是一个方面或两个方面,甚至多个方面的“后进”,如思想品德、学习成绩、意志品质、性格特征、身体健康状况等。因此,仅从品行、学习两个方面认识“后进生”是不全面的,容易忽视“后进生”的闪光点,失去教育时机。另一方面,如果只将“后进”定义为品行和学习成绩的“落后”,就会使教育工作出现一个真空地带。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没有无缘无故的“后进”。“后进生”的形成与其家庭背景、教育环境、成长经历、性格特征、心理健康状况等诸多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造成传统意义上的“后进生”,笔者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入学时基础差;二是教师教法欠妥造成优劣悬殊面大。事实上,由于部分教师的自我意识仅仅停留在学生基础差的一面,忽视了这些“后进生”身上也蕴含着可挖掘的潜力,因此对转化“后进生”缺乏足够的信心,具体表现在设计教学方法、作业的量及其深浅度、课外兴趣小组的指导形式等方面,均以适应中等或以上的学生为水准,这就使中下生成绩下降、“后进生”成绩更差的局面产生。长此以往,势必积重难返。可见,将“后进生”的“后进”完全归咎于其自身是不准确的,广大教师也应该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二、转化“后进生”的策略和方法

因材施教作为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已被人们接受,它是指教学应适应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差异。学生的心理、生理差异既包括年龄差异、能力差异,又包括认知风格的差异等。因材施教主要就是针对上述差异,采取有效的、不同的教学策略,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可见,要对“后进生”因材施教,首先要知“材”,其次才谈得上“施教”。

1.采取基本策略

要真正达到转化目标,笔者以为必须根据每个“后进生”的差异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教育工作。首先,教师要与班主任联系,取得支持,协助做好教育工作;其次,教师应与家长配合,增强家长教育好子女的信心,争取家长的默契配合,扫除学生自卑心理的障碍,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同时,教师还要与“后进生”谈心,缩短师生间的感情距离,并给予其学习方法方面的指导,帮助他们确立提高的目标,使他们觉得学习有奔头。二是教学工作。尊重、信任、关心“后进生”,还应表现在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个“后进生”,要善于引导他们进行质疑,让他们在阅读课文或其他教学环节中提出哪怕是最基本的问题。通过讨论、辩论形式,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当然,“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善于把握火候,应该“放得开”,同时也要“收得拢”,使所有学生(包括“后进生”)都有所得,也使教师能顺利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

2.采取“突出关注焦点”的教学策略

研究资料表明,“后进生”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他们的心理由于经历了多次失败而产生了畏难心理、自卑心理甚至是自贱心理,他们的心理比其他人充满了更多的矛盾。因此,教学中应偏重于选择既能引起师生认同和情感共鸣、又能激活智力的教学策略。明智的教师应该根据他们在不受人尊重与信任的压抑环境中造成的自卑自贱的心态特征,“反其道而行之”,重新给他们创设一个被尊重、信任和关心的祥和环境,刷新他们的精神面貌,点燃他们自尊自强的心理火花,激励他们重新认识自我价值。

3.采用适当有效的形式组织教学

根据“后进生”人际关系的特点,教师应采用适当有效的形式组织教学。学生的人际关系的性质随年龄增长而变化。“后进生”们由于具有自卑心理,他们在班上往往形成一个封闭的特殊团体,而且这一团体对学习好的团体往往带有敌视的情绪。因而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面临着小团体之间矛盾的干扰,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采用一些他律性公约等“外控”手段来组织教学,同时另一方面又要与“内控”有机结合起来,保证课堂教学的和谐而高效。

4.采用激发学习动力的策略

对“后进生”要针对其在学习动力方面的差异,采取激发学习动力、增强学习态度系统正向力量的教学策略。实践经验表明,在学习动机方面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对学习常常具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并与学校的价值目标保持一致;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则常常消极地看待学习,常把注意力集中于个人感兴趣的内容上。因此,教师必须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具体分析。同时,为了激发学习动机,教师还应进行及时清晰的反馈,了解学生对反馈的评价,并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奖励和肯定的机会。

5.采用“耐心+个别化教学”策略

研究资料证明,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对教师的个性,如耐心和同情心的要求不同。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比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更需要富有耐心和同情心的教师的帮助。一个对学生的学习困难缺乏耐心、同情心和帮助的教师,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困难积重难返,而且会导致师生关系疏远,致使教学失败。因此,教师应适时运用个别化教学方式,耐心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这样的教学才富有成效。依据年龄差异进行个别化教学,不同的教学手段往往能起到重要作用。教师以指导者、诊断者、认知冲突的创设者、促进者和社会交往的推动者等身份发挥积极的作用。

6.采用“发展积极归因倾向”策略

研究资料表明,经常失败的学生很可能把责任归因于教师和学校,对学校和教师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因此,教师应认真研究每个学生在自己所教学科中的最近发展水平,并由此确立不同的学习成功标准,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业成功的乐趣。为此,教师教学中应根据需要适当降低要求,严格进行基础训练,正确处理“教”与“补”之间的矛盾。传统的方式有时反而加重“后进生”的负担,由此,教师应该重视在“教”中“补”,“寓补于教”,“以补促教”,从而使“后进生”也能体验听课的乐趣。降低要求的另一方面还体现在试卷的差异上,考试可以采取同卷不同题或同题不同要求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等级分制。当然,降低要求不是根本目的,关键还在于要发展学生积极的归因倾向。归因倾向作为一种强有力的人格特征,主要通过学生的成就动机、学生对待学习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有效的策略,训练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成败进行客观而积极的归因。

7.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针对“后进生”的认知方式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认知方式一般是指知觉、记忆和思维模式上的个体差异,是描述人在加工、转化和提取信息时习惯采用的不同方式。教学领域中学生认知方式的特征与个体兴趣爱好、学习方式、学习能力有密切的关系。教师运用正确的教学策略,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因认知方式不同而产生的不利影响,增强“后进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人才的造就需要经过长期的培养,“后进生”转化也需要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面向全体学生,转升学教育为素质教育,转应试教育为疏导教学,消除对“后进生”的偏见;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目标,充分调动“后进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只有这样才能因材施教,使“后进生”转化工作真正取得成效。

(作者单位:江西省于都中学34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