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1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赵淑改

河北省定州市大辛庄初级中学赵淑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2、从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经历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认识牛顿第一定律。

2、认识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加上合理的推理得到的,感受通过理想化的实验来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即“实验+推理”科学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实验探究活动的参与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物理

重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惯性现象

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过程;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惯性现象。

教法:讲解法、引导法、实验探究法、举例法

学法:控制变量法、归纳总结法、联系生活实际法

器材:斜面、不同表面:毛巾、棉布、木板、小车、惯性演示器、棋子、鸡蛋、水杯、水、刻度尺

教学过程: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情景

师:滑板车在地上运动时,如果我们不再蹬地,它最终就会停下来。日常生活中常常会见到这类现象。如上图关闭发动机的列车会停下来;自由摆动的秋千会停下来;打出去的球会停下来。为什么运动的物体会停下来呢?学生欣赏画面,思考问题并有小范围的讨论。这样创设情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产生疑问,以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师:简介古人的两种观点: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果这个力被撤掉,物体就会停止运动。

伽利略认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阻力。

师:两种说法,哪种正确呢?今天我们就带着各自不同的观点,一起探究物体运动是否需要力的维持。(学生确定自己的观点)

师:请同学们自主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课本实验)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自主探究课本实验。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是为了保证小车在三种表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三种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使小车在平面上受到的阻力不同。实验中让学生清楚不变的条件是:都让小车从斜面的顶端滑下。变化的条件是:平面上三种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这样可让学生体会控制变量法,为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奠定基础。

师:探究过程中,我们要观察记录的内容是什么?

同学们分组实验,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及时做好记录。

师巡视各小组进行实验,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也可请能力较强的小组进行演示或帮助其他同学。并请各小组同学认真总结,用简要的语言概述我们的实验结论。

师适时引导、点拨,表述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板书)这样可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科学探究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交流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与成功感。

师: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板书)

师问:1、请将自己的橡皮或课本竖直向上抛出,还能落回手中吗?2、这有一杯水,杯子上放一硬纸片,纸片上放一颗鸡蛋,请同学将纸片快速弹出,看鸡蛋会随纸片飞出去吗?3、这有一摞棋子,请用刻度尺迅速击出其中一枚,看上面的棋子会随它一起飞出去吗?学生利用身边的物体实验,这样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做演示实验:惯性演示器

师解释:小球和金属片原来一起处于静止状态,当金属片被快速弹出时,小球由于具有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于是落入下面的小碗中。多媒体展示:惯性的模拟情境。学生观看多媒体并总结出以下几点:1、惯性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2、惯性的表现形式: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仍保持运动状态

3、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师:观看了这些惯性现象之后,请同学们说说你还知道有哪些生产和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多媒体展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解释惯性现象。师: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有时对我们有时是有利的,要想办法利用,有时对我们是有害的,要想办法避免。(多媒体展示)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并会利用惯性知识解释惯性现象。从而突破难点。课堂练习:(多媒体展示)

课堂小结:让学生以“学到了什么”为线索进行小结,交流自己的收获,提出自己的困惑。学生尽情畅谈自己的收获、体会和感想以及自己的困惑,这样可使学生对本节课有个全新在认识。

板书设计:一牛顿第一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二、惯性1、定义2、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3、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4、解释惯性现象

教学反思:本节主要通过生活实际引入新课,通过学生亲自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物体所受的阻力越小,运动得越远。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控制变量法,归纳总结法。而且使学生了解定律的得出是建立在许多人研究的基础上,它不能用实验直接得出,而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加科学推理得出的,这样给学生以科学方法论的教育。本节教学内容比较多,而且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需课下要结合大量的生活现象来帮助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是由“牛顿第一定律”引出的,生活中的惯性例子非常多,同学们的认识比较深刻,但应用惯性来解释实际情况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区分惯性的应用与防止还需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