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工业机器人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中职工业机器人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李悦

李悦

吉林机械工业学校吉林132011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越来越常见。它们已经被应用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里,在工业领域中尤为瞩目。在这种大背景下,许多职业院校都设置了关于工业机器人的课程教学,本文对于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并且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中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职教育、工业机器人教学、问题以及对策。

一、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中职教育机器人的应用现状。

当前,我国的中职学校以及各种教育机构一共13000多所,在校生2100多万人。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高级蓝领,以及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级人才。而工业机器人的相关专业要求是中职各类学科研究的重中之重。工业机器人的出现,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工作效率。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将会成为以后社会的主流趋势。利用机器人有许多优点,比如降低成本,减少人工,扩大产能,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等等。然而许多工业机器人的出现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它的存在意味着需要合适的人来正确使用它。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许多学校都开始在教学中加入相关的机器人教学以及实施相关的机器人实训,为的就是培养学生解决使用机器人时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工业机器人人才。

1.2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各个职业学校几乎都开展了工业机器人的课程。但是相应的问题也出现了。许多学校条件有限使得学生根本接触不到大型的工业机器人实物。仅仅是一些理论课程,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知识面儿的开阔。从课程设置的方面来说:工业机器人的课程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操作不当或是粗心大意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在课程教学安排方面:工业机器人技术是一门较为系统的课程,它需要很强的基础来作为依据。有很多中职院校在学生们并没有很强的基础的情况下便开设了这门课程。使得学生们在上课中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教学内容方面讲,现有的工业机器人技术这门课程,主要是以机械臂作为重点,上课主要讲解了机械臂零件的设计和校核方法。却忽视了工业机器人到实际操作。市场对工业机器人应用以及维护人才需求在逐年增加,培养出的人才数量不足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再教师综合素质方面讲,目前有些教师的综合能力不足,自身能力不足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再者说,有些教师责任心不足,上课忽视教学细节。在考核方式来讲:大多数学校还是采用卷面考核的方式,找个方式仅仅是检验了学生们的理论知识是否把握的牢固,对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等起不到促进的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工业机器人教学质量的对策

2.1丰富教学方式:传统机械教育的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老师一直在滔滔不绝的说学生们被动的听讲。上课非常无聊。会导致降低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心理。产生这种情况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难以接触到工业机器人实物,所以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伴随着老师的讲解,可以通过PPT来穿插工业机器人实际操作时的图片,以及视频。改变上课仅仅以老师讲解教材单一模式,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在课堂上可以通过穿插图片和视频,同学们了解工业机器人使用的细节。还可以打印出相应的机器人模型,加深同学们的理解,这样有利于加强同学们的实践操作技能。

2.2加强教学中的演练示范:这样做可以有效预防机器人操作时的危险发生。学生们在实训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被机器人所误伤到。所以在实现时一定要注意,尽量降低机器人的速度。老师多演练几遍,等到同学们充分理解、看明白机器人如何规范操作,再允许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

2.3丰富实训形式:在实训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可以添加比赛内容。例如,让学生们自由结组,在能够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老师打分作为比赛成绩。比赛成绩可以算作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挂钩。这样既可以检查学生们操作机器人的熟练程度,又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

2.4深化校企合作:首先,院校要通过校企合作进行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为同学们提供优质的教师团队,其次是通过校企合作来建立起一所能够供同学们实训的基地,因为机器人教学离不开实践。基地可以为同学们得实践提供广泛的平台。最后还可以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研发出有针对性的教材。有老师们提供基础知识,企业来提供技术图片等等。从而有效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2.5打造教学亮点:市场需要机器人研发人员也同样需要机器人操作以及维护人员。然而,工业机器人又涉及众多的领域。这决定了工业机器人的市场需要多种人才,全都略懂,不如仅仅精通一个方面。所以可以打造一个专属于我们学校的教学亮点。巫山县职教中心从2014年开始,采购了三台弧焊机器人。一台点焊机器人。学校培养师资,编写出了一本《焊接机器人实训教程》教材,专注焊接类机器人操作人才培养。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学习巫山县职教中心。打造一个专属于我们学校的人才培训基地。

2.6注意总结交流:同学们在上课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老师应该鼓励学生们课下积极、独立解决问题,或者是与其他同学们进行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来找老师解决。加强同学和同学以及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互动。而同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锻炼了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掌握了机器人的普通操作方法后,可以让学生们自行设计机器手的行进路线。鼓励学生们自己动手进行操作。老师也可以布置一些课后任务,并且参与到学生们的学习和设计当中,了解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然后可以鼓励同学们设计不同的解决方案。在课堂上来解决,讨论,互相交流意见。最后总结。使同学们对工业机器人的了解得到进一步加强。

结束语:在工业机器人的课程教学中,理论和实践同样重要,都是不可或缺的。有些学校虽然条件有限,但是,应该采用更多有效的方法来应对这种问题。在实训教学中,首先注意保护同学们的人身安全,即要做到认真的进行操作示范,规范同学们的操作方法。其次是要充分做到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想,鼓励学生们自己动手。提高动手能力,从而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培养新型工业机器人人才。

参考文献:

[1]温沃滢.中职工业机器人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8(15):220.

[2]周倩.贵州中职学校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