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镉的实验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镉的实验研究

陈海峰

阳江市环境监测站广东阳江529500

摘要:石墨炉原子吸收法以其灵敏度高、测试速度快等优势,广泛应用于环境中镉元素的测定中。文章对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镉的实验研究展开了探讨,就参数选择问题进行了论述,旨在提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准确度,可为其他类似测定及品质评价等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水环境;镉元素测定;实验分析

有害金属元素是对环境质量影响极大的物质,国家标准中对其有严格的规定。镉作为一种稀有的重金属元素,微量广泛地分布在环境中,在水体中含量一般为0.01~3ug/l,是环境污染元素之一,可以对生物体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建立准确、灵敏的痕量镉的测定方法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水体中镉的检测多采用原子吸收法,其中石墨炉法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其中,在石墨炉分析中,石墨炉的操作参数及其选择在整个分析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孤立变数法选择

应用孤立变数法选择测定参数时,每次只改变1个参数,固定其他参数,进行条件对比试验。

1.1灯电流的选择

分别就灯电流2、3、4mA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从图1可见,灯电流为2mA时,灵敏度最高,总的趋势灯电流增加灵敏度下降。电流2~3mA灵敏度下降幅度不如3~4mA大。因此灯电流选择2~3mA为宜。

图1灯电流选择

波长228.8nm;狭缝0.2mm;载气流量,内0.5L/min,外1.0L/min,干燥10μA,30s;灰化20μA,30s;原子化70μA,3s,2μg/LCd进样20μL。

1.2干燥电流和干燥时间的选择

由于仪器没有温度指示,只能选择不同的电流。干燥温度一般是选择比溶剂沸点略高。对于水溶液样品,一般干燥温度为100~130℃。根据经验,干燥电流通常选10μA为宜。

干燥时间应视样品溶液的体积和干燥温度而定。进样体积20μL,干燥时间条件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可见,干燥时间在30¯60s对吸光度几乎没有什么影响,选择30¯60s均可。

波长228.8nm;狭缝0.2mm;灯电流2mA;载气流量,内0.5L/min,外1.0L/min,干燥10μA;灰化20μA,30s;原子化70μA,3s,2μg/LCd进样20μL。

图2干燥时间选择

1.3灰化电流和灰化时间的选择

对不同的灰化电流20、35、40μA,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见图3。

波长228.8nm;狭缝0.2mm;灯电流2mA;载气流量,内0.5L/min,外1.0L/min;干燥10μA,30s;灰化30μA;原子化60μA,3s;2μg/LCd进样20μL。

图3灰化电流选择

结果表明,当灰化电流大于30μA后,灰化损失明显增大,吸光度急剧下降,灰化电流选择在20~30μA为宜。20μA最佳,但不同的基体灰化电流应稍有不同。灰化时间选择试验结果见图4,随灰化时间的延长,吸光度呈下降趋势,灰化时间以30s为佳。

波长228.8nm;狭缝0.2mm;灯电流2mA;载气流量,内0.5L/min,外1.0L/min;干燥10μA,30s;灰化20μA;原子化70μA,3s,2μg/LCd进样20μL。

图4灰化时间选择

1.4原子化电流和温度的选择

在灰化电流20μA和30μA进行了2组改变原子化电流的试验。实验结果见图5。从图5可见,原子化温度对于测定灵敏度的影响是很大的,具有一最佳原子化温度,能得到最佳灵敏度。当灰化电流为20μA时,原子化电流为60μA出现吸光度最大值,而当灰化电流为30μA时,原子化电流50μA出现吸光度最大值。试验表明原子化电流最好选择在50~70μA,原子化电流为80μA时,出现双峰。

波长228.8nm;狭缝0.2mm;灯电流2mA;载气流量,内0.5L/min,外1.0L/min;干燥10μA,30s;灰化20μA(Ⅰ),30μA(Ⅱ),30s,原子化3s;2μg/LCd进样20μL。

图5原子化电流选择

原子化时间选择见图6。如图6所示,原子化时间3s能得到较高的灵敏度。且对于延长石墨管的使用寿命有利。原子化时间为5s时,有双峰出现。这可能是由于加热时间长,温度高,石墨炉残存的记忆物质再次原子化所致。

波长228.8nm;狭缝0.2mm;灯电流2mA;载气流量,内0.5L/min,外1.0L/min;干燥10μA,30s;灰化20μA,30s;原子化60μA,2μg/LCd进样20μL。

图6原子化时间选择

由于气路流量难以控制,故未作条件试验,根据经验,载气流量,内气路选0.5L/min,外气路1.0L/min为宜。狭缝宽度选0.2mm。综上所述,用孤立变数法选择测定Cd的最佳参数是:灯电流2mA,干燥电流10μA,时间30s,灰化电流20μA,时间30s,原子化电流60μA,时间3s;载气流量,内气路0.5L/min,外气路1.0L/min,狭缝宽度选0.2mm,波长2288A0。

2正交法选择

在孤立变数法选择的基础上,又选择有关参数进行了正交试验,先选5个因数,每个因素选3个水平,即选:A灯电流(2、3、4mA);B原子化电流(50、60、70μA);C灰化电流(20、25、30μA);D原子化时间(3、4、5s);E灰化时间(20、30、40s)进行试验。应用正交表L27(313)取前5列来安排试验(见表1)。

表1中K1、K2、K3为各因素3个水平的同水平试验吸光度之和。K1、K2、K3为其平均值。以K1、K2、K3为横坐标,对A、B、C、D、E分别作图如图7。

从图7可以选择测定Cd的最佳参数:灯电流2mA或3mA,原子化电流50μA,原子化时间5s,灰化电流20μA,灰化时间20s。

从图7还可以看出各因素对测定灵敏度影响的主次关系依次为:B-C-D-A-E。

图7正交试验五因素与吸光度的关系

3综合条件试验

选取灯电流3mA;原子化电流55μA,原子化时间3s;灰化电流25μA,时间40s;干燥电流10μA,30s(其他参数同以上试验),测定了线性关系和重现性。线性关系如图8所示,在0.0~0.04n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精密度试验结果见表2及图9。

注:测定的特征量为2.5×10-18g,变异系数为2.68%。

4总结

(1)Cd的原子化电流曲线出现吸光度最大值,最佳原子化温度应选吸光度最大的原子化电流。正交试验因未选较低的原子化电流试验,未显示差异。

(2)不同的灰化电流出现最大吸光度的原子化电流也不同,这与升温速度有关。当灰化电流大时,石墨管的炉温高一些,升温就快,使原子化温度降低。

(3)灰化电流和灰化时间与吸光度密切相关,灰化电流大于30μA及灰化时间超过30s后,吸光度呈下降态势。

(4)原子化温度对于测定灵敏度的影响很大,具有最佳的原子温度就能得到最好的灵敏度。

(5)原子化时间选择,正交法与孤立系数法不一致。可能是交互作用掩饰了一些因素的影响。正交法虽使用有关因素水平尽量相碰,但因所选因子和水平有限,仍有局限性。

(6)上述参数选择试验是以吸光度为基础的,但实际选择测定参数不能仅追求高灵敏度,还应适当考虑测定的重现性,即不但灵敏度高,重现性也要好。

参考文献:

[1]赵斌,高云霞.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镉的研究[J].云南环境科学,2000,19(3):62-63

[2]张佳秋.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镉含量研究浅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4(37):224-224

[3]顾咏红.火焰、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地表水中铜和镉[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5,17(5):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