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弱证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弱证疗效观察

许茉莉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中医医院急诊科云南富源655500

摘要: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弱证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脾胃虚弱证慢性胃炎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40)用常规西药,观察组(n=40)基于对照组加用黄芪建中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弱证慢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黄芪建中汤;脾胃虚弱证;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CG)为临床常见胃粘膜慢性炎症,诱因较多,主要症状为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上腹胀、嗳气及早饱等。该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根治难度大,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慢性胃炎发病机制涉及因素较多,其中Hp(幽门螺杆菌)感染为主要诱因,部分密切关联于心理精神因素。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根除Hp为主要治疗原则,但疗效欠佳,Hp会自燃或复燃,导致复发。部分患者接受Hp根除治疗后会出现细菌耐药性,导致医疗资源浪费。祖国医学将本病纳入“痞满”范畴,认为其病因病机包括表邪内陷、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及寒气侵邪等,且提出脾虚为本病关键,为此治疗应注重补益脾胃。为探讨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弱证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现将患者80例纳入本研究,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脾胃虚弱证慢性胃炎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40)用常规西药,观察组(n=40)基于对照组加用黄芪建中汤,对照组中24例为男性,16例为女性,年龄为22~67岁,平均(44.1±6.3)岁;病程为7个月~8年,平均(3.4±0.5)年。观察组中23例为男性,17例为女性,年龄为21~68岁,平均(43.5±5.7)岁;病程为6个月~7年,平均(3.1±0.4)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均衡性。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采用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口服于饭后,2粒/次,3次/d,兰索拉唑胶囊,1粒/次,2次/d,持续30d;观察组基于此加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药方组成如下:黄芪20g,饴糖30g,桂枝、大枣、炙甘草各5g,白芍15g,生姜3片。若泛清水者加陈皮、干姜、茯苓及制半夏,泛酸者加煅瓦楞子、黄连、乌贼骨及吴茱萸,胃脘冷痛且呕吐、肢冷者加理中丸;腰酸膝软、形寒肢冷者加附子理中丸,1剂/d,温服。

1.3疗效判定标准[1]

临床症状及体征等消失判定为治愈;临床主要体征及症状等基本消失,积分减少超过2/3判定为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积分减少超过1/3判定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甚至加重判定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用软件SPSS21.0对上述数据予以统计学处理,n(%)表示计数资料,卡方检验开展组间比较,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见表1。

3讨论

慢性胃炎为临床发生率较高的胃粘膜慢性炎症,在各类胃病中其发生率位列第一,据统计[2]在门诊胃镜检查患者中占比高达80%~90%。当前尚未明确其发病机制,多认为其致病因素包括十二指肠胃返流及Hp感染。现代医学治疗本病主要原则为抗Hp治疗,研究称[3]根治Hp可消退胃粘膜活动性炎症,减轻慢性炎症程度,但Hp可经由自身染色体突变导致类型多样的抗生素出现耐药性,特别是克拉霉素与甲硝唑耐药的广泛流行,导致Hp治疗失败。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病机为脾胃虚弱、禀赋不足、外邪犯胃、情志不畅及饮食不节或年老体弱,亦或久病迁延将机体正气损耗,进而导致脾胃虚弱证。而脾胃虚弱易受七情、外淫及饮食所伤,故而发为病。素体阴虚,脾胃失濡润或素体阳虚,胃失温养;或久病致体虚,入络后导致中焦气机异常,降低受纳腐熟功能,最终发生慢性胃炎。故而治疗应注重缓急止痛、健脾益气,黄芪建中汤为常用方剂。

本药方组成包括生姜、黄芪、桂枝、白芍及大枣等。其中黄芪性温味甘,归肺与脾经,可升阳补气,固表益卫、消肿利水,为君药;桂枝性温,归膀胱、心肺经,可解肌发汗、化气助阳及温通经脉。桂枝与甘草合用可通阳温经;白芍性寒,归脾、肝经,可调经养血、止汗敛阴及止痛平肝,与甘草合用可养阴生津、止痛缓急,共为臣药。生姜归脾胃、肺经,可解表发汗、止呕温中及止咳温肺;饴糖归脾胃、肺经,可润肺止咳、补中缓急,共为佐药。甘草归脾胃、心肺经,可补中益气、解毒清热、止咳祛痰,且调和诸药,为使药。泛清水者加茯苓、陈皮、干姜等化饮温胃,泛酸者加煅瓦楞子、黄连及吴茱萸等以中和胃酸;胃脘冷痛、肢冷呕吐者加理中丸可散寒温中;腰酸膝软、形寒肢冷者加附子理中汤可暖脾温肾、止痛和胃。全方共奏补益脾胃、温中散寒、缓急止痛之效。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建中汤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寒证)大鼠胃黏膜损伤中应用复健效果优良。本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报道相近[4]。

综上所述,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弱证慢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倪永华,周艳,南志成等.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120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1):99-100.

[2]李力,周晓玲,税典奎等.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12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4,22(8):471-472.

[3]克修尧,黄厚章.四君子汤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附46例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7):687-687,688.

[4]陈强,崔红英.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慢性胃炎115例[J].河南中医,2012,32(1):22-23.

作者简介:许茉莉(1982年11月-)汉族,云南富源,本科中医内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内科临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