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基层医院的医学影像诊断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如何做好基层医院的医学影像诊断工作

刘军魏小平

刘军魏小平

(新疆库车69220部队医院放射科842000)

【摘要】影像诊断是医学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接触病人进行诊断。本文就如何做好基层医院影像诊断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以改变其落后封闭的状态,不断适应影像诊断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

【关键词】基层医院;医学影像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2-0352-02

随着现代医学影像学的飞速发展,各种影像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新的成像技术以断层成像和电子计算机图像重建为基础,成像技术不仅能产生图像,还能进行图像的处理、显示、记录、存储和传输。这些成就为图像存储和传输系统、远程放射学和网络放射学奠定了基础,现已成为远程放射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影像诊断技术发生了深刻的革命。还有70年代中期兴起的介入放射学,开创了微创治疗技术的先河。

1专业队伍的现状

由于受传统、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从基层系统医学影像学专业队伍情况分析,虽然从90年代中期加大了人才引进和学历层次的培训力度,引进了一些设备,对促进基层医院影像科的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基层医院影像技术队伍多数人员无专业学历或只是经过短期培训,具有学历者也多为中专,而且有中专学历的多数及少数获大学学历者,也不是影像专业毕业。又由于目前基层系统有限的物力对基层医院的投入不足,使医院的设备更新步履艰难。所以,现有人才、设备的缺乏,是影像科医生知识更新遇到了客观困难,从整体上依然存在一些不可忽略的问题,如知识老化、观念陈旧、设备落后、知识单一、基础不实、梯队不全、信息闭塞、缺乏交流等等。由于多数医院处于边远地区,不少专业人员缺乏竞争意识,不能适应高技术条件下的工作方式,也不能适应高质量的要求,不同程度制约了基层医院的发展。

2改善基层医院影像诊断工作的对策

2.1强化基础,知识更新

对于一名传统的放射科医生来说,首先要有忧患意识,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突飞猛进,仅仅掌握X线诊断知识显然是不够的,但不论专业领域多么广阔,传统X线诊断知识是重要基础,应从根本上认识到“万变不离其宗”的朴素哲理,在实践中应尽快补充放射学基础的不足,建立起放射诊断中那种仔细搜索,“透视”观察,结合临床,综合分析的专业素质,再结合其它影像学的成像原理,横纵断层所示脏器解剖位置和形态,就不难掌握应用新技术的诊断技能。要把传统放射学实践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所带来的被动与痛苦的情景,化为知识更新的动力,充满自信能够掌握新的知识,并且有能力应用新的技术。影像科的医生应是多面手的人才,这就要求掌握多门学科技术,刻苦钻研,缩短学习期限,亲身实践,不断提高综合学科的能力。有条件的医院可进行影像诊断专业间的轮转,在此基础上应注意再提高需走专业侧重的道路,即选择某一专业或某一系统疾病,作为进一步深入钻研的目标。同时应比较全面地掌握各种检查方法,能恰当地选择有效方法进行各种影像的综合诊断,解决具体临床问题。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知识更新必须靠个人的刻苦努力与钻研,要及时攻读最新版本影像诊断学书籍,订阅相关杂志,了解影像诊断技术的最新动态。

2.2掌握影像诊断原则,注意学习与实践方法

各种影像诊断新技术的特点是对人体器官病变的分辨能力比传统的X线检查技术高,但其共同点还是首先照出图像,经过观察、分析,做出疾病诊断。因此,影像诊断新技术也必须掌握其诊断原则。故应做到以下几点:

2.2.1熟悉正常,辨别异常。就是要熟悉所需掌握的影像专业正常解剖和生理功能,方可发现其异常征象。

2.2.2综合分析,逻辑推理。就是不受临床诊断意见的影响,不被局部或个别征象吸引、限制和牵绊,要全面观察,仔细分析归纳异常征象,再结合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情况综合分析,进行逻辑推理得出较为正确的诊断。

2.2.3明确检查目的,选择最佳检查方法。做到重视普通X线检查,不滥用新技术,更不能每种检查手段都用上,这样会额外增加患者的负担,故需明确检查目的,有的放矢。

2.2.4掌握现代计算机应用技术,了解各种检查手段的成像基本原理。计算机的应用早已深入到影像诊断领域,是影像科医生不可缺少的得力助手,掌握了计算机的应用技术,就为建立影像工作站打下了良好的实践基础。了解成像基本原理,对于我们分析病变征象的产生,辨别正常与异常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2.2.5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做好跟踪随访。对已发出的影像诊断报告,应注意查验工作,以确定诊断是否正确,特别是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病例,必须研究成功与失败的教训,加强鉴别诊断,借鉴正反经验做好今后的诊断工作。

2.3培养人才,加大投入

医学影像诊断水平的高低,是与人才素质的高低分不开的。为此,要造就基层医院影像诊断人才,必须结合基层医院实际,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培训,要针对科内人员状态,因人施教,重点培养,使其具备现代医学影像学素质和意识:即知识不断更新意识;不同影像技术相互协作,相互结合意识;不同学科相互渗透意识;积极从事医学影像技术实践和参与意识;逐渐培养撰写论文能力和展望未来发展意识。要采取派出进修、短期学习、科内轮岗等办法来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科内还可开展学术报告活动、业务答辨会,活跃科内学术气氛。同时要开展多层面的读片会,采取启发、提问、讨论、总结的方式,不断从中吸取教益。

在注重人才素质提高的前提下,还要重视设备的更新换代,为此,必须加大投入,引进必备的影像设备,从客观上营造培养影像诊断技术人才的环境。在引进设备时应注意以满足患者诊断需求为宜,与医院的发展相适应,掌握信息应与社会医院发展相同步。

3小结

当前,在影像诊断领域,高新技术正引领时代潮流,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催人奋进。我们必须及时了解影像诊断学科的前沿知识,正确面对自身现状,查找存在问题和不足,结全本单位的实际,根据基层医院工作的特点,创造性地运用上述观点,消除畏难心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在知识更新的过程中发奋努力,在影像诊断实践中不断追求,基层医院影像诊断工作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杨继忠.基层医院放射科的影像诊断工作分析[J].影像技术,2012,24(3):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