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供电可靠性技术措施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3

提高供电可靠性技术措施的探讨

林振丰

(广东电网汕尾供电局广东汕尾516600)

摘要:本文概述了供电可靠性的概念及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性,导出了供电可靠率的考核指标和计算方法。通过不同地区供电可靠率的比较和停电原始统计数据的分析以及根据本单位现状线路存在的问题,找出了本单位供电可靠性偏低的原因。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查阅有关资料并根据本人多年在配电工作的实践经验提出:“1.加大电网改造力度,对配电网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2.加快城区电力电缆线路的建设;3.提高线路绝缘,增设防雷设施,提高线路防御水平;4.实现配网自动化,减少停电时间;5.依靠科技进步,减少线路计划停电;6.加强配网巡维与抢修工作;7.发展临时发电车、临时变电站供电等应急辅助设施。”等技术措施来提高供电可靠性,并加以论证。

关键词:提高;供电可靠性;分析;技术措施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用户对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电可靠率的高低不仅会影响到供电企业和用户的生产经济效益及设备安全,还直接关系到电力行业的信誉。什么是供电可靠性呢?它就是指一个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一般利用供电可靠率进行考核。

目前,根据我国电力行业的有关规定:基本达标的供电企业可靠率为99.7%,国内一流供电企业为99.96%,国际一流供电企业为99.992%;城市供电可靠率为99.96%,农村供电可靠率为99.86%。广东电网公司对汕尾红海湾供电局的供电可靠性考核指标:供电可靠率基本达标值为99.907%,供电可靠率满分值为99.923%。但2011年我局农村的供电可靠率为99.87%,未能达到省公司的要求。为此,作为供电人员的我有必要探讨如何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方法和措施,希望通过正确方法和措施的实施,完满完成广东电网公司对我局的供电可靠性考核指标,同时满足用户的需求。

2.深入了解分析,查找问题

供电可靠性可以直接反映电力系统对用户的供电能力,也反映了企业对国民经济电能需求的满足程度,不同供电企业提出了不同的供电可靠率的考核标准。它是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基建、施工、设备制造、生产运行等方面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为了便于考核,一般利用供电可靠率进行考核。供电可靠率是指在统计时间内,对用户有效供电时间总小时数与统计期间小时数的比值,即

供电可靠率=(1-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统计期间时间)×100%

而用户平均停电时间是指用户一年中停电的总户•时数,除以用户总户数,即

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用户一年中停电的总户•时数/用户总户数

用户一年中停电的总户•时数是指用户一年中停电累计时间数。

由上述公式可以看出:要提高供电可靠率就要尽量缩短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也就是要设法减少停电的次数、累计时间数、时户数等。为此,我们先对本单位(汕尾红海湾供电局配电网的现状及停电原始资料进行分析和对供电可靠性高的汕尾城区供电局作为比较,帮助查找本单位供电可靠率低的原因。

2.1配电网的现状及原始资料的分析

2.1.1供电可靠率比较及配电线路现状的比较表

2.1.2汕尾红海湾供电局2010年停电原始资料统计表

2.2分析结果

根据上表很容易看出供电可靠性低的原因是电缆线路占有率少、采用环网和“手拉手”、“N+1”等多电源供电的线路占有率少、计划停电和事故停电的次数和累计时间、用户停电的户•时数多等造成的。要提高供电可靠性就必须设法减少用户平均停电时间,要减少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就必须设法减少计划停电、故障停电、临时停电的次数、累计停电时间数及用户停电的户•时数。

3.探讨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针对本单位配电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分析结果,本人总结了多年来在配电工作的实践经验和参阅有关资料,探讨提出了以下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3.1加大电网改造力度,对配电网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加快电网改造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关键,但不能盲目,要通过对所管辖的配电网络进行深入了解和评估,及时了解需要改造的残旧及常发生故障的线路及设备,按“先急后缓”和“要改就改好”的原则,结合城农网规划和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并赋予实施,把它一次性改建好:

a.市城区新建或改造好的10kV主线路采用环网和手拉手等结线方式实现两电源供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城区重要负荷区域建议采用“N+1”结线方式供电来提高供电可靠性,同时明确供电范围,互不交错,相邻线路互为备用。

b.高压变电所中压出线开关停用时,应能通过中压配电网转移负荷,对用户不停电。设计时应考虑装置分段开关,故障时便于将故障段隔离,缩小停电范围,同时为下一步的多端供电和环网打下基础。。

c.高压变压站之间的中压配电网应有足够的联络容量,正常时开环运行,异常时能够转移负荷。

d.中压配电网应有较强的适应性,主干线导线截面应按长远规划选型并一次性建成,在选择导线截面时,导线的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线路的负荷(包括互为转供的线路负荷)计算电流,同时留有适当的裕度。在负荷发展不能满足需要时,可增加新的馈入点或插入新的变电所,而其结构基本不变。

e.完善台架的改造,台架高度和引线安装要符合规定,引线和接头应使用相应的绝缘和封闭措施,避免发生由此引起的事故性停电。

f.在台区改造时要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容量、负载率),实行规划一步到位,改造分步实施,并且要加强与城建规划、市政建设协调配合,做好宣传工作,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2加快城区电力电缆线路的建设

对于市城区新建和改造的配电线路,建议多采用电缆线路供电。因为电缆线路比架空线路的供电可靠性高,它不会受到外界因素(如雷害、风灾、树障、鸟害等)的影响。从供电可靠率比较表及配电线路现状的比较表可知:汕尾红海湾供电局2011年度的供电可靠率平均为99.87%比汕尾城区供电局的供电可靠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10kV电缆线路占供电线路的比率少,红海湾供电局的电缆线路占有率只有30%左右,而汕尾城区供电局的电缆线路占供电线路的90%以上。可见合理加快电缆线路建设对供电可靠性的提高有着明显的作用。

3.3加强线路绝缘和防雷保护,提高线路防御水平

3.3.1对于受地理因素限制不宜敷设电缆的架空线路,建议将裸导线更换为绝缘导线。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线路的绝缘水平,减少因线路绝缘、风筝、树木等引起的故障。

3.3.2在污染及雷害较严重的地区,10kV架空线路瓷瓶可考虑采用20kV等级配置。对其他的架空绝缘线路可增加绝缘子的单位爬电比距,提高线路的绝缘水平和防雷、防污闪水平。

3.3.3做好线路设备的防雷保护

为了防止雷电波和直击雷对线路设备的侵袭,需采取以下的措施:

a.10kV电缆线路两端电缆头应装设避雷器。

b.10kV变压器、开关等高压设备应装设避雷器。

c.10kV架空线路应装设避雷器,特别是多雷区线路,应加装避雷器。

d.待建线路应避开雷区或在雷区线路中特殊架设避雷线或避雷针进行保护。

e.避雷器应选用氧化锌避雷器作为防雷设施,并确保防雷设施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符合要求。(为什么要选用氧化锌避雷器咯?因为它具有电气绝缘性能好,通流能力大、抗漏痕、抗电蚀、耐热、耐寒、耐老化、防爆、憎水性、密封性等优点。)

通过加强现有架空线路的绝缘水平和防雷保护,可有效地减少线路因雷、树、绝缘子等原因引起的故障。

3.4实现配网自动化,减少停电时间

通过对配电网络自动化的应用,在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实现快速将故障区段隔离、诊断及恢复、网络的过负荷监测、实时调整和变更电网运行方式和负荷的转移等来减少停电频率和停电时间。

3.4.1加快对旧站(包括开关站)进行综合自动化改造。

3.4.2积极开展配电线路自动化的研究工作。通过研究10kV配电网结线主要模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且满足配电自动化要求的改造方案并逐步实施。

3.4.3在线路改造时应多设分段开关,为下一步的多端供电和环网打下基础。

3.5依靠科技进步,减少线路计划停电

3.5.1推广状态检修,通过在线监测、红外测温等科学手段,按实际需要进行停电检修,这样大大减少计划检修的停电时间。由停电原始资料统计表可知:计划停电是影响供电可靠性低的主要原因,而在实际工作中,计划检修占计划停电的60%以上。可见推广状态检修,提高供电可靠性是有必要的。

3.5.2开展带电作业的工作

依靠科技进步,学习定海供电局实施10千伏配网带电作业的先进经验,合理正确使用带电安全工器具。不需要切断电源,穿上绝缘防护服,携带配网带电作业工器具,在安全绝缘的带电作业专用车(台)上,大胆开展实施10千伏及以下的电力带电作业。减少因线路施工或检修等原因引起的停电时间和次数,大大提高供电可靠性。

3.5.3采用免维护或少维护设备

3.5.3.1采用免维护或少维护设备,延长设备检修周期。根据实际情况改变设备到期必修的惯例。

3.5.3.2尝试将每年单一性的配电设备检修计划改为根据设备的具体技术状况,并应根据实际运行存在的缺陷的多少及其严重性,以及是否有配电网施工作业同时进行等情况灵活处理、进行状态检修。

3.5.3.3改良接线,保证线路以灵活方式和适当负荷水平运行,特别是多用户的线路。

3.6加强配网巡维与抢修工作

3.6.1加强配网维护与巡查工作,特别是重负荷、多用户、常发故障的线路,发现缺陷及时处理,提高设备完好水平,最大限度遏制故障的发生。

3.6.2预防事故、做好事故后的抢修工作。我市作为台风多发地区,应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做好事故预想和防风防汛的应急演练等,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来减轻其影响。

3.7发展临时发电车、临时变电站供电等应急辅助设施

3.7.1对于临时的大会场、临时的演唱会场等重要场所及重要用户,它对电力供电可靠性要求很高,但其现场配电网的接线方式尚未能满足要求时,可用临时发电车或临时变电站等应急辅助设施来确保供电。

4.结束语

本文通过不同地区供电可靠率的比较和本单位停电原始统计数据的分析以及对本单位现状线路深入的了解,找出了本单位供电可靠性低的原因。为解决问题本人参阅了有关资料并结合本人多年在配电工作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上述的技术措施,我认为是可行的。建议本单位在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实施过程中作为参考。我深信只要对探讨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加以落实。完成广东电网公司下达供电可靠率满分值99.923%的考核指标不是问题。但要将上述的技术措施一时全部加以落实非常困难,建议在线路改造时分步实施,以达到逐步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目的。

5.致谢

特别感谢汕尾供电局黎献腾主任、汕尾红海湾供电局赖碧亮局长对本论文进行了详细审阅和认真指导;汕尾供电局林如然和贾玲专责为本论文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和丰富的数据,因此在这里谨此致谢!

参考文献:

[1]苏国政,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下列教材《配电线路工》(选用于技师、高级技师)

[2]林虔主编,《配电线路工》第二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3]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宋执诚主编,《高电压技术》

[4]GB50060-92《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程》

[5]广东省广电集团有限公司《10千伏及以下架空线路和设备运行规程》

[6]朱林根主编,《现代建筑电气设计施工手册》(上、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简介:

林振丰男广东汕尾大专配电线路工技师汕尾红海湾供电局东涌配电运维中心班长兼汕尾供电局内训师从事配电线路的运行检修工作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