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前后尿β2微球蛋白测定结果的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2

离心前后尿β2微球蛋白测定结果的比较

张友华高通

张友华高通

(福建省立医院核医学科福建福州350001)

【摘要】目的:探讨离心对尿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86份随机门诊病人组和82份正常对照组离心前后尿标本β2-mg含量。结果:随机门诊病人组尿液离心前后β2-mg的结果不同,具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离心前后尿β2-mg的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后尿β2-mg的结果更准确。结论:建议在测定尿β2-mg时应将尿液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测定以免造成误诊。

【关键词】β2-mg;离心;放射免疫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8-0058-02

尿液中化学物质的测定容易受尿中有形成分如上皮细胞、白细胞、管型、结晶、细菌等影响导致结果出现偏差。国内文献和操作规程对尿化学物质如17-酮类固醇、17-羟皮质类固醇、香草扁桃酸等的测定是否需要离心,离心条件如何均未见报道或明确规定[1]。本研究通过借鉴规范化尿沉渣检查中离心条件的规定,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86份随机门诊病人组和82份正常对照组离心前后尿标本β2-mg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离心对尿β2-mg测定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至2013年3月我院门诊随机病人尿标本86份,其中男性46例,女性40例,年龄35~75岁;正常对照组尿标本82份为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群,已排除贫血、女性月经周期等处于细胞增殖状态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42例,年龄20~60岁。

1.2方法

清晨小便后,喝水200ml,一小时后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的要求采集尿液标本,从中取4.5ml尿液加0.5ml防腐缓冲液(0.5mol/L的磷酸氢二钠、0.5mol/L的磷酸二氢钾、叠氮钠)冰冻保存,测定前将尿液常温下解冻混匀备用。β2-mg检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试剂盒由北京原子能所提供。离心机采用有盖的有效半径22.5cm的水平式低温离心机,机内温度控制在15~25℃,离心机相对离心力(RCF)约在400g左右[2]。实验过程:分别取未离心尿标本200μL和1200-1300rpm/min、离心5分钟后的尿标本上清液200μL,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测定仪器为中佳光电仪器公司生产的GC-1200型γ放射免疫计数器。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离心前后结果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尿标本离心前后β2-mg结果比较

随机门诊病人组尿液离心前后β2-mg的结果不同,具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离心前后尿β2-mg的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两组尿标本离心前后β2-mg结果比较(x-±s)

组别例数离心前离心后

随机组860.720±0.410.510±0.27

正常对照组820.091±0.0680.093±0.065

3.讨论

β2-mg是分子量为11.8KD的小分子蛋白质,主要由淋巴细胞生成,存在于有核细胞膜上,构成细胞膜上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的一部分。在正常新陈代谢过程中与HLA分离后释放进入血液,正常人β2-mg合成和释放速度非常恒定。血液中的β2-mg可自由通过肾小球,几乎全部在近曲小管重吸收,经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吞饮作用进入细胞内,被溶媒体消化分解为氨基酸供机体再利用,由尿排出者仅占0.1%[3]。血液中的β2-mg浓度增高可以反映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或体内合成增多;尿液中β2-mg浓度增高时表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降低,因此可早期发现肾小管机能障碍。血尿中β2-mg浓度增高,则有可能是肾小球及肾小管的机能均受损害,亦有可能是某些恶性肿瘤引起。有文献报道分析不同pH、贮存温度及放置时间对尿β2-mg结果的影响并提出了纠正方法[4],但国内文献和操作规程对尿β2-mg的测定是否需要离心,离心条件如何未见报道或规定。本研究借鉴规范化尿沉渣检查中离心条件的规定,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86份随机门诊病人组和82份正常对照组离心前后尿标本中的β2-mg含量的变化,发现随机门诊病人组尿液离心前后β2-mg的结果不同,具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对照组离心前后尿β2-mg的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此结果,我们认为尿液离心前含有不少有形成分,包括上皮细胞、白细胞、吞噬细胞、红细胞、管型、结晶、细菌等,均有可能影响尿β2-mg的结果,因而建议在测定随机病人尿β2-mg时应将尿液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测定以免造成误诊。下一步我们将通过类似研究,期望对尿化学物质的测定是否需要离心,离心条件如何像尿沉渣检查一样探讨形成规范化的规定。

【参考文献】

[1]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538-545.

[2]丛玉隆,王丁,等.当代检验分析技术与临床[M].第1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99-500.

[3]周新,涂植光,等.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7.

[4]王国政,周华君,金美彤等.尿β2-微球蛋白测定影响因素的实验评价及纠正方法[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3,28(1):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