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预测方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交通运输预测方法分析

薛强

(烟台市交通运输管理处,山东,烟台,264000)

【摘要】交通运输的预测对社会经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是公路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是综合分析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同时也是确定公路建设项目的技术等级、建设规模以及经济效益评价的主要依据。本文简述了交通运输预测方法的类型,对交通运输整体分析以及交通运输的综合预测方法分析进行探讨,以供借鉴。

【关键词】交通运输;整体分析;综合预测分析

一、交通运输预测方法的类型

1、运输系统预测方法分类。目前预测方法有几千种,归结起来,可按照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分类:(1)定性预测方法,是建立在逻辑思维、逻辑判断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定性方法所进行的预测。(2)定量预测方法,用建立在数学、统计学、控制论等基础上,通过图表、数学模型等进行预测的定量预测。(3)综合预测方法,把定性预测方法和定量预测方法结合起来运用,使之互为补充,提高预测的精度和预测方法的可靠性。

2、预测方法。(1)集思广益法。该方法是请熟悉有关预测问题的专家或技术人员参加专题讨论会,对所预测的问题发表看法。该方法在充分利用专家个人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交换意见、互相启发,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达到预测的目标;(2)时间序列预测法。运用过去时间序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就能够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势。充分考虑到事物发展的偶然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性和不规律性,为了消除随机波动的影响,利用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用加权平均等方法对数据加以适当的处理,进行趋势预测。(3)回归分析预测法。一类是变量间是一种确定的函数关系;另一类是变量间是一种不确定的变量关系,对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就可以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建立起变量间的回归方程,从而对变量间的密切程度进行描述,并实现对变量回归的估计和预测。

二、交通运输整体分析

交通运输整体分析是利用各种经济分析方法,通过分析交通运输发展规律,来指导交通需求预测,同时也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供依据。交通运输整体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运量增长分析。为了把握各种运输方式历史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必须对拟建项目区域总运量和各种运输方式运量,历年或各个历史时期的增长速度进行分析。总运量可以采用运输量或运输周转量统计资料作为分析依据。公路运输可以采用主要相关公路观测站历年交通量观测资料或直接影响区运输量、车辆保有量统计资料作为分析对象。铁路运输可以采用主要相关线路客货运密度、主要车站发送和到达量统计资料作为分析对象。水运运输可以采用主要港口客货吞吐量或水运运输量统计资料作为分析对象。

2、运输特点分析。对运输特点的分析包括各种运输方式的客运特点、货类特点、货类构成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各运输方式的交通区间构成(区间内与区间外、过境运输)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各种运输方式平均运距、客运及分货类不同运输方式最佳分界点里程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可根据实际情况按其交通区间构成情况分类分析);各种运输方式的分工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可能发生转移的主要货类特点(来源地、消费地)及其运量增长态势分析等等。对运输特点的分析必须建立在拥有各种运输方式资料的基础上,公路运输资料可以通过调查得到,铁路运输资料可以在铁路部门收集或利用铁路站点发送到达量及运输密度资料推算得到,水路运输资料可以利用水运港口吞吐量及平均运距推算得到。

3、运输结构分析。首先分析拟建项目影响区内综合交通运输方式的结构,各种运输方式占运输总量的比重及变化情况,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然后介绍拟建项目区域内主要相关的各种交通运输线路特点,包括运输线路的走向、长度、等级(包括线路等级和港、站等级)以及历史发展变革等。在此基础上,分析拟建项目区域内整体交通运输方式的构成、各种运输方式运量占区域运输总量的比重及其变化情况,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4、能力利用分析。能力利用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拟建项目区域内各运输线路是否适应交通需求。铁路运输可以通过计算线路实际运量与设计运输能力的比率来加以分析。公路运输除了采用此方法外,还可利用公路实际路况和交通构成计算现有公路分区段(城镇路段或非城镇路段)的服务水平来进行。通过对拟建项目区域内各运输线路能力利用程度的分析,可以进一步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三、交通运输的综合预测分析

1、客运运量预测。客运量预测可以采用国内交通规划中经常采用的四阶段法:先汇总各种运输方式基年旅客运输量表,然后预测综合客运量,再通过交通分布得到超未来特征年旅客综合运输量表。根据旅客出行目的、出行时间和费用进行未来状况下有无拟建项目两种情况的交通方式分担,得出将来有无拟建项目状况下的公路和其他方式旅客运输量表,通过交通分配和不同车型构成及实载率,预测出有无拟建项目状况下公路不同车型客运交通量,同时得出将来有无拟建项目其他运输方式客运量。根据目前我国现状,综合交通客运量预测一般在公路与铁路之间展开。通过对调查得到的公路资料和铁路资料的分析,以及对这两种运输方式运输特点的分析。

2、货运量预测。总体思路是在综合交通运输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几种可能发生转移的主要货类的综合运量进行交通方式分担分析,再结合各种运输方式运输规划预测。具体采用以下步骤:(1)按照目前采用的方法预测出公路无拟建高速公路、其他运输方式运能无质的变化状况下未来公路货运交通量表。(2)分类汇总基年有可能产生竞争关系的主要货类货物运输量。(3)根据统计资料、运输规划资料以及与这几类货物有关的产业发展规划资料预测出这几类货物的未来运输量表。(4)通过运输方式选择模型或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计算无拟建项目状况下其他运输方式运能有无质的变化两种情况的交通方式分担,得到这两种情况下公路运输所承担的货运量表。(5)通过运输方式选择模型或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计算未来状况下有无用拟建项目两种情况的交通方式分担,得到这两种情况下公路所承担的货运量表。将这两个货运量表的差值换算成交通量表,预测未来状况下拟建项目情况的公路货运交通量(6)通过交通量分配得到将来有无拟建项目公路货运交通量。其他运输方式未来货运量可根据其规划或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7)此外,还需适当考虑公路和铁路、水路之间货运量转移的数量。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拟建项目区域内各种运输方式规划,采用四阶段法预测出未来区域内公路、铁路客运量和拟建公路运输客运量,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预测出未来区域内公路运输、铁路、水运货运量和拟建公路货运交通量。

结束语

交通运输预测分析是确定公路建设项目的技术等级、建设规模以及经济效益评价的主要依据。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许多人在进行交通运输预测分析时一直站在项目、行业和部门的角度,而不是站在综合运输的角度来做这项工作,严重影响了项目建设必要性论证的质量和说服力。因此对交通运输预测方法分析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余川江.交通运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及预测[J].中国经贸导刊,2010(01)

[2]吕红艳.公路运输中的市场预测问题分析[J].科技传播,2014(09)

[3]晏文隽.综合运输体系视角下我国公路客运市场发展影响因素及趋势预测[J].经济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