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血疗法结合电针治疗肩周炎60例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刺血疗法结合电针治疗肩周炎60例临床观察

曾兰蕊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目的观察刺血疗法结合电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对30例肩周炎患者采用刺血疗法结合电针进行治疗,同时设置单纯电针组作为对照比较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愈14例,显效11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3%。结论刺血疗法配合电针及单纯电针疗法对于肩周炎患者的症状体征均有改善,但刺血疗法的总体疗效优于单纯电针组。

【关键词】刺血疗法;电针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肩周炎主要发生于年约50岁的中老年人,故古人称“五十肩”“漏肩风”或“痛肩”。临床表现主要为肩部广泛压痛,肩关节活动障碍(特别是患臂外展、外旋、后伸时受到明显限制),并且夜间疼痛加重,日久可见肩部肌肉萎缩、粘连,属于中医痹证范畴[1]。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在日常生活中肩关节比较容易疲劳,容易损伤,容易引发本病。笔者近年来采用刺血疗法结合电针治疗肩周炎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来自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肩周炎患者,共收集病例60例,未按治疗方案执行的受试者1例,因各种原因中途退出者2例。纳入本研究结果的总共57例(治疗组28例,对照组29例),治疗组28例中,男性12例,女性16例,年龄40-57岁之间,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5年。对照组29例,男性11例,女性18例,年龄41-59岁,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4年。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比较(P﹥0.05)。1.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肩周炎的诊断标准[2]:

(1)慢性劳损,外伤筋骨,气血不足复感受风寒湿邪所致。

(2)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多为慢性发病。

(3)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4)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外展功能受限明显,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

(5)X线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1.3纳入标准

确诊为肩周炎,年龄在40~60岁的患者;能够与医生积极配合,能够配合本课题研究者;知情同意。

1.4排除标准

不符合诊断标准的;不合作者,包括不能坚持治疗或加用其他治疗,影响资料收集和疗效评定者;合并有其他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器质性疾病及血液病患者;精神状态不正常者。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针刺处方:肩髃、肩前、肩贞[3]、阿是穴、阳陵泉、中平穴(足三里下1寸);患肢抬肩受限配条口透承山;肩关节前面及上肢内侧疼甚加尺泽;肩关节外侧疼痛明显加外关;肩关节后侧疼痛加秉风;血瘀配臑俞、血海,风重加风池,寒重加关元,湿重加阴陵泉。

刺血处方:患侧肩髃、肩髎、阿是穴(让患者做叉腰、梳头、摸背等动作,在肩部前后上寻找痛点)。

腧穴定位:参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经穴定位》。

2.2操作方法

先进行针刺:患者侧卧位或端坐位,选取患侧穴位常规消毒后,选用30号1寸或1.5寸不锈钢毫针,进针到常规深度,得气后穴位加用G6805-1型治疗仪,选用疏密波,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通电时间为30分钟。

再行刺血疗法:患者取端坐位,露出所要治疗的肩部,每次于肩髃、肩髎穴及选取肩关节痛点明显处1-2穴,仔细寻找局部显现的静脉血管,有时可在肩髃的前下方看见很清晰的静脉血管,必要时可揉压穴位5分钟,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用75%酒精棉球对穴位周围常规消毒后,用一次性注射针头(5号半)快速直刺血管,血流出后用卫生纸接血不要弄脏衣服,血止后可用小、中号火罐吸拔。血色可由黑紫色转成暗红色。肩髎穴不易见到静脉血管,直接点刺穴位拔罐。阿是穴也选择直接点刺穴位拔罐。

出血量:一般每穴出血在3-5ml,所取穴位总计出血量在9-15ml。根据患者病情及体质辨证论治:实证,出血量可较多,可直接去瘀血、散寒凝、泻热毒、清肝火;若是虚证,出血量宜少,可激发局部经气,引经脉之气加速运行至此,改善局部气血运行状况。

2.3对照组

单独采用电针进行治疗,选穴及针刺方法同治疗组。

2.4疗程:

治疗组及对照组均为隔日治疗1次,6次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疗效观察

3.1总体疗效评价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对肩周炎的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临床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正常;

(2)显效:肩部疼痛缓解明显,肩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明显;

(3)有效:肩部疼痛基本缓解,肩关节活动范围部分改善;

(4)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如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说明治疗组与观察组总体疗效一致,都能够缓解患者肩部疼痛的情况,改善肩关节的活动范围(P>0.05)。

★P<0.05

3.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范围(ROM评分)比较()见表3-7。经t检验,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肩关节前屈度数、外展度数、后伸度数、外旋度数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ROM差值分别为P=0.028,0.022,0.017,0.02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于改善肩关节前屈、外展、后伸、外旋活动范围的程度,治疗组要优于对照组。但是,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肩关节内旋度数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ROM差值P=0.061,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够改善肩关节的内旋活动范围的程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讨论

刺血疗法具有疏通经络,祛瘀生新,活血止痛等功效[4]。《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罐得火气合于内,即牢不可脱,……肉上起红晕,罐中有气水出,风寒尽出。”近年来,刺血为主结合电针法治疗已逐渐运用于肩周炎的治疗,并且通过了一些实验及临床研究的证实,其对于肩周炎的治疗有其独特的效果,但目前临床以刺血为主结合电针法治疗本病的方案主要靠个人经验而定,特别在刺血主穴选择、刺血量多少等关键问题上相差较大,没有形成一套比较系统,规范的治疗方案。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所选病例临床疗效的评价,以疼痛的评价和肩关节活动范围大小的变化为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刺血为主结合电针法治疗本病的疗效,研究本方法在本病治疗中的最佳适应症、穴位的选取、刺血量多少及临床注意事项等,以期优化以刺血为主结合电针法对本病的治疗。刺血疗法配合电针及单纯电针疗法对于肩周炎患者的症状体征均有改善,但刺血疗法的总体疗效优于单纯电针组。刺血疗法配合电针治疗肩周炎的方法能明显缓解患者肩部疼痛的情况,改善肩关节前屈、外展、后伸、外旋的范围,且其具有痛苦少、经济简便,比较容易为患者所接受的优点。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187.

[2]王小兰.齐刺血海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4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51.

[3]陈加林.肩三针加针刺血海、悬钟治疗肩周炎25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7):50.

[4]麦伟虎.刺血拔罐法治疗肩周炎15例临床观察[J].邯郸医学院学报,20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