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管理与泄漏事故的处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危险化学品管理与泄漏事故的处置

王冠

海虹老人涂料(广州)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目前我国危险化学品储存还存在很多安全隐患,事故态势高发不下,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首先需要群众了解危险化学品安全储存的重要性,加大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的宣传力度,引起社会的关注。[6]其次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演练。最后,还要不断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储存的法律法规,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促使相关部门相互监督相互管理,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从而将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率与危害程度降至最低,实现国内危险化学品储存水平不断提高的目标。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管理;泄漏事故

1导言

众所周知,大多数危险化学品不仅能够燃烧,而且会发生爆炸。在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过程中,往往由于危险化学品储存从业人员的操作不当,会引发泄漏、中毒、爆炸、火灾等事故。尽管,全国范围内的各大企业已经加强了对其危险性的深刻认识,对其储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对待,政府相关部门根据出现的问题健全了相关法律法规。

2我国危化品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2.1危化品管理体系不健全

当前,在危化品安全监督管理中,对其有监管职责的包含了安监、环保、卫生、质监及公安等部门。但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间存在一些执法内容重叠或留有空白,执法过程中,相关管理规定落实不到位,流于形式,使得危化品管理效果不尽如人意。

2.2企业危化品登记制度不够完善

针对危化品登记,我国已经颁布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一些企业在日常管理中没有落实到位。原因在于,企业领导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工作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各项危化品登记制度与规范流于形式,没有贯彻落实到各个工作环节。有些领导甚至认为登记与否对生产不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侥幸心理比较严重。

2.3企业管理与操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一般情况下,一些企业在危化品管理中,由其他岗位人员兼职负责监管安全管理工作,这些人员工作时间与精力得不到保障。同时,安全管理工作的设备与资金不充足,这些都不利于企业对危化品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因而安全管理效果也就无从谈起。一些操作人员专业素养不高,人员流动性非常大,很多人员上岗前没有接受专业的安全培训,不熟悉相关操作规程与注意事项,对工作场所危险源认识不足,因操作不当造成安全事故的几率比较高。此外,一些企业安全编制人员自主创新能力比较低,制度制定流于形式,安全生产规范的编制,人员也没有对其进行深入与全面分析,管理过程中只会照搬照抄其它企业规章制度,没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编制安全生产规范,在企业日常生产活动中,安全生产规范缺乏执行力,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

2.4危化品管理应急能力不足

对于危化品而言,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或放射性等基本特性,无论是生产、运输或存储时,危险性是客观存在的,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引起严重的安全事故。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就会对人员伤亡、设备受损、环境污染。一些危化企业在实际管理中,并未对相关人员组织针对性的急救演练,不能冷静的面对发生的事故,从而错过了事故最佳控制时间。另外,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难以在最短时间内检测出化学污染物的特性,并建立相应的化学品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应急管理平台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危化品环境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

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以及泄漏事故处理策略

基于以上对目前国内危险化学品泄漏分类以及等级和危害分析,笔者认为在危险化学品储存过程中,应当加强安全管理,对发生的泄漏事故应当妥善处理,为此需做好以下工作。

3.1制定科学合理的危险化学品应对预案

应对预案是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的基础和参考依据,应当具有较强的切实可行性。第一,危化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班组应当制定好物料初期泄漏防范和应对预案。从实践来看,危化品泄漏以后,如果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快速做出反应并妥善的进行处置,则可以有效控制并减少损失和降低影响。在此过程中,岗位以及班组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预案,在运行管理过程中每项任务以及操作程序和要求均应当落实到位、责任到人,采用岗位负责制。第二,车间预案。对于泄漏量相对较大的情况,岗位以及班组无法快速进行处置时,应当及时启动车间预案,最大限度地控制泄漏事故的影响;第三,企业或者单位泄漏处置预案。实践中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组织指挥人员,明确其职责与任务,确定岗位处置任务和要求,车间或者单位应当加强协同配合,确保安放措施能够落实到位。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本地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应当制定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预案,而且政府部门的预案应当强调统一组织指挥以及协调配合,明确重大或者特大危化品泄漏事故发生时,事故单位无法及时控制或者消除事态时各部门和单位的具体职责与任务,而且还要保证通信畅通以及跟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实践中,无论那一层面的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预案,均应考虑最复杂以及最不利的情况,而且还要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和部门进行实战模拟演练,提高事故处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使他们临危不乱、遇事不惊。通过实战演练,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对预案进行修订,从而提高应急预案的切实可行性。

3.2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技术手段

第一,加强现场检测,采用先进的监控检测设备。实践中,应当不间断对泄漏区域定点以及不定点检测,实时把握泄漏物料的浓度以及扩散程度,划定警戒区,若为易燃爆化学品,则警戒区范围内严禁烟火,切忌使用非防爆电器设备、手机以及对讲机等。本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迅速调集卫生、环保以及消防特勤人员,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对泄漏现场进行严格检测。第二,做好泄漏事故处理人员的人身安防工作。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过程中,应当挑选业务熟练、作风过硬以及身体素质良好和有实践经验的人员参与,组成专门的应急处置小组,基于对泄漏物料理化性质的分析和考虑,佩戴防护装备,进入现场之前应当仔细检查防护装备是否安全,并且安排专人对呼吸器压力参数、进出泄漏现场的时间等信息详细记录,对关阀堵漏人员应当采用喷雾予以安全掩护。泄漏现场还应当备有充足的急救和解毒药物、医疗器械,医护人员实时待命。第三,果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泄漏事故处理。这里所说的措施,主要包括关阀断料、排料泄压以及开阀导流和紧急停车等,实践中根据化工生产设备以及储罐管道连接方式,选用相应的方式处理泄漏问题。其中,关阀断料是指中断泄漏物料供应,以此来有效控制灾情;开阀导流是对泄漏以及着火设备的邻近物料输转。在开阀导流措施应用过程中,通常因物料的状态、比重以及水溶性等性质而有所差异。尤其对生产设备开阀导流时,应当防止被导流设备内因负压而吸入大量的空气(氧气)而出现回火爆炸,所以应当对导流速度进行严格控制,使被导流设备内部压力保持在0.1MPa以上,条件允许时可向被导流设备中输入适量的气体,以免设备内部形成负压。

4结语

对于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而言,其对于生态环境、人员生命、群众财产损失以及社会稳定等均带来危害。人们应当对危险化学品泄漏救援处置措施等进行积极探讨,研究出科学可行的处理技术。

参考文献:

[1]伍宁.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标准化与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应用[J].决策探索(中),2017(10):43-44.

[2]刘同武,王彦文.危险化学品管理与泄漏事故的处置[J].中国氯碱,2014(09):33-35.

[3]唐靖寅,余琦,张艳,马蔚纯.典型气象条件筛选及其在危险化学品事故泄漏大气污染预案管理中的应用[J].复旦学报(自然科版),2012,51(03):357-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