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思想品德课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2

刍议思想品德课教学

郑泉源

郑泉源(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大营镇中学,河北枣强053100)

摘要:新课程改革引起了教与学的根本性变化,为此,教师需要形成新的教学理念,树立创新意识,讲究教学艺术,根据教学实际,善用观察发现法教学,因材施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理念创新意识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1-8755(2012)11127

新课改提出了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对它们的学习、领悟、并渗透到教学实践中,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完善学生的人格、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下面就新课改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谈几点浅见。

一、教师要形成新的教学理念,树立创新意识

1.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互动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教学是教和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交往不仅在理论上超越历史上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以及现实中的“学生特殊客体论”和“主导主体论”,而且在实践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教材不再那么神圣,它只起立脚点导向的作用,而具体内容需要在师生互动中展现出来,从而形成一种素质、一种能力。

2.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教师在推动教学时,必须构建三维目标体系,这不仅是新课标的要求,更是为了学生发展的需要。现在的教学不再只重知识,既要重视知识,还要重视能力、方法和思想,要在教学中,将它们有机地统一起来,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思想认识和情感得到升华,形成应该具备的能力。

二、讲究教学艺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与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要得法,学要主动。

1.教师要态度随和,语言诙谐。态度和蔼可以感染学生并使之对你的授课感兴趣。反之,古板的面孔、严厉的训斥会使师生间竖起一道难以逾越的高墙。语言幽默风趣、绘声绘色可以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不能否认,有些政治教师的语言非常具有科学性、逻辑性、条理性,但教学效果往往一般,究其原因就是他们课堂上缺乏生动的语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一堂课上的兴奋度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要紧紧扣住学生的大脑兴奋中心,想方设法创设教学高潮,帮助学生度过疲劳期。关键时刻教师要恰到好处地使用风趣幽默、生动形象的语言。

2.巧妙设问,激发思维。课堂提问是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迅速集中学习的注意力,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如在讲授《亲近社会,热爱社会》时,若教师直接按照课本设计讲授,就会由于直接、平淡、无味,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若能变换角度投石问路,效果会更好。比如:“大家愿意与他人交往吗?与他人一起学习、活动你会有什么心情?性格孤僻的同学在他的生活、学习中会遇到哪些问题?你是怎样看待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在教师层层设问之下,学生就会被一个个感兴趣的问题吸引住并且会积极地查阅教材或联系实际作分析说明。这时只要教师稍微加以引导,需要弄懂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巧设提问,可以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3.趣味教学,增加吸引力。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材改革之一是在课文中穿插了“想一想”与“谈一谈”、“试一试”等栏目,知识性和趣味性并重。比如在教授《人生难免遭遇挫折》这一课题时,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挫折的认识,教师可以穿插并用好教材中的“查找有关张海迪和霍金的资料”。想一想他们面对挫折表现出来的品质,让学生“动”起来,这对于求知欲旺盛的学生会具有较强的诱惑力。穿插这样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它将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阅读、动脑、观察、想象的思维能力。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忽略了这些环节,而应相回地加以引导、因地制宜。

三、根据教学实际,善用观察发现法教学

观察发现法教学实际上是一种“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其实质是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通过师生合作的方法去探索问题的解决方式。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务必注意引导学生参与。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不是观众,教师要把传统教学中单纯的教师“主演”变成师生共同“表演”。这种教学模式也许花费的时间比较多,但她确确实实地让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总结出某些规律。这时再让学生将所发现的规律、结论用他们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再加以讲评、改正。通过教师的引导,就可以将书本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后变成自己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及记忆,既培养了学生观察发现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了教学效果。

四、因材施教,注重教学反馈

学生作为个体,都有他们的特殊性。教育教学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要有针对性。课堂教学反馈方式很多,教师必须要有足够的重视。重视课堂教学反馈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的时候,要重视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课中的提问情况等等,用这些反馈意见来纠正自己的教学方案,采取更为恰当的教学方式。

总之,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不管用什么形式的教学方式,最需要的是做到每堂课有理有节,活而不乱,取得学生的信赖,提高教学质量,这需要教师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否则,很容易使课堂气氛超过必要限度,导致主次不分,主题不明,所以说,教学模式可以推陈出新,但最基本的课堂驾驭能力应该是永葆长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