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人的防治与护理

/ 1

肺结核病人的防治与护理

甘晓蓉

甘晓蓉(南京市玄武区兰园卫生服务中心210018)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5-0262-02

结核病属于慢性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引起,其中肺结核病最为常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流动人口增加、不少国家对结核病的忽视等多种因素,结核病再度在全球范围内流行。中国目前现有肺结核病人约450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约150万。每年约有145万新发病例,每年因结核病死亡人数达13万,大大超过其他传染病死亡人数的总和。中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结核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2009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启动。卫生部将重点加强农村人口和流动人口的结核病控制。

肺结核的传染最主要是有痰涂片结核菌阳性的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每个传染源1年中平均使13名健康人受到感染。受感染者中5%会发展成为新的传染源。因此,把这些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及时的发现出来并给予彻底地治疗,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根本措施。此外,传染源不治疗预后很差,5年内死亡率高达48~77%。

一.肺结核的发现

1.对门诊就诊的病人出现以下症状的:咳嗽、咳痰2周、咯血或血痰。此外,还有胸闷、胸痛、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等都是肺结核患者的常见症状。碰到此类病人应引起重视,经相关检查(胸部x线或痰菌检查)疑似肺结核的应嘱其到当地结防机构就诊。

2.对于医疗卫生机构疫情报告的肺结核和疑似肺核患者,未按时到结防机构就诊,由结防机构或乡、村医生进行追踪,使其到结防机构接受检查和治疗。

3.与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同学、同事和邻居等为高风险易感人群,应对他们进行筛查。如有可疑症状立即到医院就诊。

4.健康检查:开展健康体检的机构在进行健康体检时候,要关注结核病高发人群和行业的人群,以便及时发现和转诊肺结核患者。

二.肺结核的诊断

1.临床表现: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发烧、乏力、食欲减退、盗汗等症状,症状出现和持续时间,既往史等。

2.胸部影像学检查: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直接拍摄胸片检查。可以发现早期肺结核,并且可以对病灶部位、范围、性质、发展情况和治疗效果做出判断,对决定治疗方案有帮助。

3.结合菌素试验:0~14岁儿童肺结核可疑症状者、与涂阳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0~14岁儿童、或需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的患者要对其进行结核菌素试验。

4.痰涂片检查: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应收集三个痰标本(即时痰、夜间痰、清晨痰),复查的肺结核病人应收集二个痰标本(夜间痰、清晨痰)。合格的痰标本可以提高痰菌阳性检出率。

三.肺结核病人的治疗

1.肺结核病人一经确诊,就要及时进行彻底治疗。合力化疗是迅速消除传染性、阻断传播、治愈病人的首要措施。有效的化疗管理是化疗成败的关键。

2.化疗原则:早期、规律你、全程、适量、联合,并注意个体化。

3.肺结核病人治疗,以不住院化疗为主。对少数伴有合并症和危急、重症肺结核病人,对抗结核药物过敏或有严重毒副反应的病人,可住院治疗。

4.服药注意事项:口服抗结核药物应晨间空服、顿服。如毒副反应较重应嘱病人及时到医院就诊,但不得自行任意更改化疗方案。

四.肺结核病人的护理

肺结核是慢性消耗性疾病,病人往往十分虚弱。饮食上应增加营养,增加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的摄入。进展期应卧床休息,尤其有发热、咯血和肺代偿功能不全者,保证充分休息时间。到病人康复期可参与一定的劳务,但不宜过度疲劳,以免复发。结核病病程较长,恢复慢,在工作、生活等方面都会对病人乃至整个家庭产生不良影响。医生要给患者做好心理护理,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安心休息,积极配合治疗。最后达到真正的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