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农业污染保护农村环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治理农业污染保护农村环境

张守明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1农村环境现状及产生主要原因

1.1群众对环保工作的参与度较低

农村环保工作不仅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齐抓共管,更需要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目前,环保各项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部分群众对农村环保工作的认识不够深刻,自我约束力不强,主动参与度不高,主观能动性较差。

1.2地方政府重视力度不够

目前,对工业造成的污染认识较高,而对农药化肥污染、农村畜禽养殖污染、生活污水处理、饮用水源保护等方面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够、污染防治的投入严重不足。特别是受“重经济轻环保、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发展轻生活”等思想的影响,严重影响了国家有关环保方面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使环保法律法规得不到有效的执行,从而制约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农村环境得不到明显的改善。

1.3农村环保工作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一是政府及相关部门责任不明晰。当前,农村环保工作仍然依靠环保部门的“单打独斗”,认为是环保部门的责任,但具体工作中需要农业、水利、城管等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二是乡镇缺少环保机构和专职环保人员,以致环境监管“鞭长莫及”。三是农村环保经费投入不足。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工业制造业、畜养殖牧业、三产服务业的剧增,农村环境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投入大量的治理资金。但只有少量的资金也分散在政府的相关部门,难以从整体上进行统筹考虑,难以进行高标准的“顶层设计”,导致个别项目存在规模小、效率低,甚至重复建设的问题,很难让农村的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1.4农村环保缺乏科技力量

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涉及面广量且较复杂,存在于社区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秸秆还田利用、土壤污染防治等多个方面,需要大量科学技术的推动和支持。即使建设了生活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污染治理设施,但由于缺少必要的专业人员,导致设施运行效率较低,远远达不到治理的要求。

1.5化肥农药地膜过量使用成为农业最大面源污染

近二十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通过耕地流转产生了规模不等的种田大户,为了降低用工成本和盲目追求粮食高产,广大农村长期普遍存在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和地膜塑料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现代农业长期健康发展,还带来了成本增加、土壤重金属元素富集、地表水富营养化、农产品残留超标等问题,破坏农村生态平衡,影响农村生态环境安全。以化肥为例,我国化肥年使用量平均每公顷化肥施用量达400公斤以上,远远超过发达国家设置的每公顷225公斤的标准上。

1.6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加剧农村环境治理难度

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转移的推进,部分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生产项目无法在城市立足,纷纷逐步向农村转移。“工业三废”污染正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从城市向农村蔓延扩散,成为危害农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由于农村地区一些基层领导环保意识不强,在招商引资时对环保问题重视不够,有“一俊遮百丑”,“先污染后治理”的意识作怪,平时环境治理设施落后,农村环境监管和执法不到位。一些企业唯利益至上,逃避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直排、偷排、漏排的现象触目惊心。这些“杀鸡取卵”的经济发展模式,使乡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相关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成为农村社会不安定的隐患因素。

2解决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对策

2.1加强农业科技的攻关和推广工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加大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科研攻关力度,积极推广先进的耕作制度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努力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开展生态农业建设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

2.2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加大治理投资

政府方面应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也应加大农村环境治理资金投入。农村环境治理需要相应的法律保障和制度供给。要改善农村环境治理困难的现状,就必须完善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优化各种环境管理制度。更要加大农村环境治理资金投入,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支持与鼓励各种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保障各项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2.4注重防控结合,整治农业土壤面源污染

各级政府应当出台细化政策、措施贯彻执行中央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建立健全化肥农药行业生产监管及产品追溯系统,依靠严格准入管理和科技进步控制化肥农药的使用,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合理用药,做好农药包装物集中处理工作;同时,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应用秸秆腐熟还田技术加大对有机肥生产的政策倾斜力度,力促化肥农药使用只减不增。财政、发改、农业等综合部门应当采取政策扶持及促进市场化经营“双管齐下”,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和种田专业户最大限度地就地取材,变“三废”(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为“三料”(肥料、饲料、燃料),开展农村有机肥料替代化肥,实现变废为宝,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借助市场力量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通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免税等相关政策及行动,创造和带动绿色生态产品市场需求,以“绿色健康卖得好”带动“优质优价种得好”,不断扩大生物有机肥产量;通过政策引导扶持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等社会资本发展,并参与到农村环境保护中来。

2.5严格用地供给,控制农村地区工业污染

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农村工业发展,严格控制农村新增建设用地供给,提高环保准入门槛,限制高污染项目落地,严防外源性污染和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淘汰污染严重和技术落后的生产项目、工艺、设备,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限期治理制度,对不能稳定达标或超总量的排污单位实行限期治理,治理期间应予限产、限排,并不得建设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项目;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责令其停产整治。加快推动农村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必须配套污染防治设施,并确保运行正常和人员配置到位,污染排放必须达标。

2.6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利用各种媒体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向农村干部宣传环境保护对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促使其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紧迫性;向广大农民宣传公益意识、环保意识,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环境、个个参与环境保护的氛围,把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引导广大农民革除陋习,倡导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帮助农民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结束语

农村的环境问题由于其特殊性,如不及早重视和防范将会造成比现在城市环境更复杂、更有害、更难治理和恢复的被动局面。我们应当积极采取对策,把农村环境问题摆上议事日程,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肖新成.重庆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研究[D].西南大学,2015.

[2]高秋风.农村环境治理项目投资决策与环境污染状况的相关分析[D].西北大学,2015.

[3]钱楞.对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的研究和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5.

[4]江巧良.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协同治理研究[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