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电产业发展与技术追赶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2

我国核电产业发展与技术追赶策略

倪有国吴丽华

倪有国/江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吴丽华/江西赣东北供电公司

【摘要】核电产业的发展问题随之成为能源、经济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介绍核电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并建议我国应制定核电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在技术引进上应讲究策略,重视技术自主开发与创新,努力摆脱对进口技术的依赖,逐步实现核电产业技术升级。

【关键词】核电产业链;核电技术;核电产业;产业技术升级

结合核电产业发展的技术经济特征,分析我国核电产业发展过程中存的问题,提出我国核电产业规模化发展要解决的问题,并强调技术领先对核电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核电产业的技术特征

(一)核电产业链

核电产业指将核能转换为商业用电的生产者、协作者的总和,是一个以核电站为核心的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群结构,包括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共组织等经济实体。核电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核电站可以促进链内各节点企业间的合作,推动核电技术的创新和核电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二)核电技术的锁定效应

所谓核电技术是指为保证核电站安全运营的专用技术总称,包括核电设备的制造技术、关键核电设备的生产技术、核电厂运营过程中的常备零部件的制造技术、核燃料循环利用技术、核燃料的研发技术、核废料的后处理技术等[]。核电技术是核电站从初始投资开始到核电站退役全寿命周期内必须投入的专用资产,是核电站总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的锁定意味着投资者将会面临技术被淘汰的风险。

(三)核电技术的协同性

核电产业的经济效益来源于以核电站为龙头的核电供应链的价值创造。现代管理学理论认为供应链间的竞争将是市场竞争的主要形式,而企业间的竞争则沦为次要形式。这一认识与核电产业的发展完全符合,一国的核电产业的大规模发展须以核电供应链的竞争优势为前提。在电力市场上,核电站需要通过水利发电、煤电、太阳能发电等电力供应链进行竞争,并获取竞争优势才能实现自身的目标。缺乏竞争力的核电供应链在电力市场上将失去发展机会。因此,核电供应链是一个高度协同的企业共同体。

(四)核电技术的发展性

一国核电产业竞争力的一般受技术状况和价格决定能力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技术状况。由于核电技术是核电产业升级的主要壁垒,自主掌握先进核电技术的国家,可以以较低的成本生产,而以同等的价格销售核电,赚取超额利润,并将超额利润所得资金再投入到技术的研发中以保持技术领先地位。二是价格决定能力,通过调整价格来影响核电资源配置。价格决定能力是核电技术领先的外在表现,技术领先是争夺价格决定能力的最终目的。核电技术的发展性,表明核电产业技术升级必须依靠电力市场,市场越大单位电能的技术成本分担越小,市场越小单位电能的技术成本分担越大。市场饱和条件下,核电技术成本回收和产业升级都将变得十分困难。

二、核电产业的经济特征

(一)蝴蝶效应

核电站的蝴蝶效应是指核电站的初始设计、初始技术,会通过一系列经营事件的传导,影响其后续生产经营,从而对核电投资的经济社会效益产生超预期的影响。初始技术的缺陷可以通过生产运营各个环节放大,给核电站造成巨大的经营风险,甚至严重的社会灾难。因此,核电技术的蝴蝶效应是我们对核电站初始技术选择做可行性评估的重要参考因素。

(二)切换成本

切换成本是指用户从消费某一种产品而转换到另一种产品时所产生的额外费用。核电站虽是电力用户的供给者,但也是核电技术及核燃料组件的用户,其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面临着使用引进技术的技术锁定。核电技术的专用性和稀缺性决定了核电站更换技术时将会产生高额的切换成本。初始投资越高、项目寿命周期越长,核电站的切换成本越高。

(三)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效应,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平均成本不断下降的生产规律。核电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表现为核电产业链的整体经济效益与核电生产规模之间的反比例关系。一方面,表现为核电技术研发的规模经济效应,即随着核电产业的规模的扩大,其产业技术的研发投资可以依赖更大的产量分担产业技术的研发成本,从而降低核电的单位生产成本。另一方面,表现为核电站的规模经济效应,在核电站的初始投资阶段,核电站的投资要解决核电站的技术引进问题,采用同一技术建堆越多,引进技术的单堆成本分摊越少;在运营管理阶段,随着运营管理的核电站增加,站内和站站之间可以利用核电运营过程的学习积累,共享知识和经验,从而提高核电站的运营管理效率,产生学习效应。

三、核电技术追赶路径选择

在选择核电产业的发展路径上,应该根据我国核电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和产业发展目标,给合核电产业的技术经济特征,确实把发展核电产业、实现核电产业的技术升级落到实处。具体可以采取以下五个措施:

首先,要制定核电产业的发展战略,做好核电产业发展规划。要优化电源结构,就需要制定能源替代发展战略,增加核电技术研究开发的资金投入,努力实现技术自给;要发展核电产业,就要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资核能开发,为核电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其次,要充分认识核电产业的技术特征,健全和优化核电产业链。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核电产业链合作机制,在生产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以产带学,以学促研,通过科学技术创新推动产业技术升级。

第三,要先技术后规模,努力实现核电技术领先。在核电产业技术自主创新方面,夯实核电产业技术的研究基础,把技术创新作为工作的第一要务;充分调动产业链上各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第四,要确实防范风险,确保安全生产。要加强风险管理,强化责任意识。要确保从核电站的选址、技术设计、建造安装、运行维护、核废料处理直到反应堆退役等各个环节,每一环节都不会出现任何疏漏。

第五,要努力实现本国核电产业技术升级。作为核电技术追赶国,在引进外国先进核电技术的同时,要苦练内功,吃透技术,实现自主创新和技术跨跃式发展。

四、结语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传统能源储量不足,发展替代能源产业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发展核电产业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重要举措。在核电站的建设上,应重视技术领先的作用,充分考虑核电站的切换成本,适当控制引进技术的发展规模。在技术应用上,应加大先进核电技术的创新研究,鼓励自主创新和自主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在产业发展上,要以做强为目标,逐步壮大核电产业规模,把核电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参考文献】

[1]闫庆友,汤新发.技术不完全自给条件下我国核电产业发展对策[J].改革与战略.2012,(7):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