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预报对国家安全重要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气象预报对国家安全重要性研究

郝清杨昊宁

72517部队山东济南250022

摘要:天气,就是一个地区短时间内大气冷热,阴晴、风雨、云量等气象变化情况。它既是人类生活环境的要素之一,又是供给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资源。它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发生直接的作用。而农业、工业、交通、国防等这些国家命脉,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天气的干预。气象预报就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自古以来,人类就开始对气象预报的研究。大约在公元前340年,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德,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气象学专著《气象通论》,用以普及气象知识和服务农业。而我国古代也曾有钦天监这一部门专门对天气进行研究,用以维护皇权的统治。近代利用气象预报服务国家安全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本文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研究和论述气象预报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关键词:气象预报;国家安全;减少损失;经济部门;军事行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气象预报手段日益丰富,预报准确率持续提高。而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多样,这就造成了我国的天气变化多,气象灾害频繁,同时对我国的气象预报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研究说明了气象预报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以期提高国家和社会对气象预报的重视程度,努力发展我国的气象预报技术水平,切实维护国家安全,保障社会持续发展。

一、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由于我国的幅员辽阔,加些近些年来我们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建立,气象灾害对我国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自我国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我国就频繁遭受诸如干旱、台风、洪涝、雪灾以及高温的影响,这些气象灾害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随着国家对气象预报行业的逐渐重视,我国气象预报人才不断涌现,技术设备不断更新,现在我国的气象预报水平已经跃居世界领先水平。对例如台风、暴雪、大雾等恶劣自然天气基本上都能准确预报,并及时发出预警,督促相关行业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做到有备无患。要想打赢气象灾害这场“战争”,及时准确的气象就是我们要做的第一样准备工作,只有做好了气象预报,才能够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

例如,之前由于气象预报技术水平有限,对台风的运动轨迹和发展趋势不能够准确预报,导致我国东南沿海和台湾等地区不断遭受着台风带来的灾难,人员伤亡达数百人,直接经济损失也高达数百亿,间接带来的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量,对这些地区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甚至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稳定。然而在不久前,苏浙沪地区接连承受了“安比”、“云雀”、“摩羯”和“温比亚”台风“四连击”,今年成为历史同期台风登陆“包邮区”最多的一年,但是气象部门对这四次台风的移动路线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及时准确的预报,国家和地方在此基础上才能及时做出了防范台风措施。比如,为了防范台风“安比”,国家防总派出四个工作组,赴一线协助地方防汛防台风,为防范强降雨造成严重内涝,浙江、江苏、上海三省市平原河网地带提前开启泵站,累计向长江和钱塘江排水2.26亿立方米,避免了因台风造成的洪涝灾害的发生;地方政府采取提前疏散群众的方式,避免了人员损失。这些信息都能表明我国气象预报水平在不断提高,能够为及时防范气象灾害提供更多依据,从而降低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促进社会经济部门的发展

“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和“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这两句谚语说明天气变化对农业的重要影响。在古代,干旱和洪涝对农业来讲就是最严重的天灾,因为其往往会导致粮食绝产,没有了粮食,人的生存也就受到了严重威胁。古代多次导致封建王朝衰亡的农民起义就和旱灾或水灾有关,如陈胜吴广起义、黄巢起义和最近的太平天国起义等数不胜数。现代以来,频繁发生的气象灾害仍旧制约着我国电力、水利、交通等社会主要经济部门的发展,使这些部门的工作不能正常进行,并因此引发一连串的损失。比如2008年在南方地区发生的雪灾,对南方的交通和电力运输造成了巨大影响,大批人员被滞留在机场、火车站和高速公路上无法返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气象预报,为相关行业提前做好灾害防御措施,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例如,在玉米生产的灌浆期需要充足的水分,避免干旱,而短期气象预报却预报该地区即将迎来多日持续高温天气。此时就可以采取及时灌溉或者是人工降雨等措施保证玉米的生长所需水分。对短时气象预报要求更为严格的航空运输业,就需要将飞机飞行沿线的天气预报做出实时的气象预报。之前由于技术水平有限,无法及时的将飞机飞行前方的天气及时预报给飞行员,常常会因为恶劣的天气导致轻则返航或者绕路,重则机毁人亡的事故发生。现在航空气象业的发展已经可以将准确及时的气象预报反馈给机场和飞行员,当气象预报有恶劣天气发生时,往往会重新规划航线或者禁止飞行,避免了因为对恶劣天气情况可能导致的经济和人员损失,提高了飞机的飞行效益。总之,天气预报可以为各行各业根据未来天气情况合理规划提供依据,避免了因为天气的不确定性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保证国防军事行动的进行

天气是军事行动中的众多不可控因素之一,古今中外,出现过很多因为天气因素而闻名于世的战争。把天气因素应用到现代的军事行动中也有很多益处,比如海上的台风天气会影响到舰船的行进,但是如果是敌人大举来犯,台风就是天然阻尼器;长时间的大雾天气会影响到飞机的起降和出动频率,但也可以作为天然烟幕掩护部队的行动;气温的突然降低也会影响到后勤保障的供给效率和供给种类,但也可以延缓敌人的攻势等等。天气变化就是一把双刃剑,具体取决于不同的军事行动对天气的不同要求,所以气象预报往往会成为决策者制定计划的重要参考。

例如,三国时期诸葛亮就是凭借对大雾天气的准确预报才能到曹营草船借箭,而二战时期的诺曼底登陆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气象人员对天气的准确预报才确定好的登陆日期。军事指挥官可以根据当前及未来的气象条件和天气预报,结合敌我情况,制定合理作战方案,改进军事设备及武器,采取有利于既定军事目标的措施,甚至运用人工影响天气的原理制造人为气象条件,以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保证了军事行动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及时准确的气象预报不仅仅可以减少台风、干旱等气象灾害带来的经济和人员的损失,还可以对农业发展、交通运输等多个社会经济部门提供帮助,还可以为国家的军事部署提供重要参考。气象预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军事和农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所以做好气象预报对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侯娜;余明明.空间天气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研究[J].国防科技,2018(03)

[2]黄小玉.我国农业天气风险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时代,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