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医药卫生人才供需情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5-15
/ 2

湖南省医药卫生人才供需情况分析

文琳

文琳(湖南省卫生厅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长沙410008)

摘要:综合湖南省卫生厅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近三年医药卫生人才专场交流会的情况,分析湖南省医药卫生行业人才需求市场的特点,提出去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单位工作成为毕业生选择就业的一条新的、大有作为的路径。

关键词:湖南省;农村;医药卫生人才;毕业生就业路径

中图分类号:F249.2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09)10-0094-02

在中国劳动力供给远大于需求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愈来愈灵活,劳动力流动性愈来愈大,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医药卫生人才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择业竞争更加激烈。通过对湖南省卫生厅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近三年医药卫生人才专场交流会的综合分析,结合医疗单位分布三个特点(集体单位和国有单位占了大半壁江山;事业单位数量最多;综合医院是医院中的主要力量),发现湖南省医药卫生行业人才需求市场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从业人员的学历层次要求比较高

临床专业大专毕业生很难在县及县以上医疗卫生机构找到就业岗位,市级中心医院及省级医院的招聘学历要求除少数专业外,一般要求为研究生学历,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护理大专、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较好,中专生难以找到受聘岗位。同时,应聘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逐年增多,占应聘者中的比例增大。反映了医疗卫生专业研究生就业途径已逐步依靠市场选择,就业压力增大。

二、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专业人才缺口大,需求量大

由于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不平衡,优质资源基本都集中在城市的三级医院,基层卫生工作基础仍比较薄弱。随着国家各级政府高度关注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较大改善了我省农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但高素质的卫生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偏远地区的乡镇卫生院情况尤为严重,一些较为先进的仪器设备没有人会操控使用,甚至一些较为普通、难度较低的诊疗项目都无法开展,严重制约了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因此,2009年4月26日在长沙举行的全省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药卫生人才专场招聘会的规模创历史新高,招聘单位近300家(其中乡镇卫生院24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0家),提供招聘职位近500个,招聘人数2000余人。

三、卫生行政部门对基层卫生人才引进工作逐步重视

2009年两次招聘会共有22家县卫生局组团参加,邵东县、资兴市由副县(市)长带队,县(市)编办、人事局均派人前来参加;江华瑶族自治县卫生局采用“招录本科生,录用入编,现场签约”的方式,为人才引进提供绿色通道。为了能吸引到高学历、高素质的卫生专业人才,他们都为求职者提供了优厚的条件,如本科生和有执业资格者(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护士)可直接进编,大专学历人员参加公开考试,合格者可以进编。宁乡县卫生局拟招聘202人,均带有正式编制,宁乡县妇幼保健院则打出“博士生安家费10万,住房一套;硕士生安家费2万”的横幅,吸引了大量的求职者。去乡镇卫生院工作成为毕业生选择就业的一条新的、大有作为的路径。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令人担忧,有实际工作经验或有执业资格证者较易获得就业机会

由于高校扩招,大、中专毕业生总量增加较多,他们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相关执业证书,在找工作时缺乏竞争力;相比之下,有实际工作经验或有相关执业证书的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很受招聘单位的欢迎,这部分专业人员受聘后可马上开展工作,用人单位也可节约大量人才培训经费。应聘人员是否有执业资格(医师执业、护士执业)已成为一些用人单位招聘的一个重要条件。应届毕业生因尚未获得相应的执业资格,难以受聘于有执业资格要求的单位。

五、大、中专毕业生择业观念开始转变

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大专及以下学历求职者在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相当困难,他们已经开始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愿意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单位和民营单位工作。

六、护理专业和医技专业人才就业压力相对较小

一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护理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另一方面,由于大专及以上学历护理人才就业相对容易,前来应聘的护理专业人才较少,相对来说,护理专业人才就业压力较小;另外,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不断增多,对医技人员的需求也在增加,这部分人才的就业压力相对较小,而临床专业毕业生相对较多,工作岗位趋于饱和,就业压力最大。

七、长株潭及长沙市周边地区的卫生医疗机构受求职者的欢迎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老病死,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要想解决一方面基层卫生医疗机构人才缺乏困难,而另一方面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这种供需两难的矛盾局面,除了依靠国家政策扶持之外,还要依靠人才管理部门的广泛宣传、正确引导和积极探索、搭建有效人才交流平台来实现。

(责任编辑:鲁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