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对话”模式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下的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人机对话”模式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下的教学研究

安晓倩罗仕蓉韦婉黄莹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贵州遵义563006)

【摘要】“人机对话”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与传统纸笔考试相比,“人机对话”考试方式的考点、体量并不发生变化,仅仅是在考试形式、考试时间上做出调整,模拟更加贴近临床护理的环境。而面对“人机对话”护考改革形势,学校与教师应当要及时对教学方法、策略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本文首先阐明了“人机对话”护考改革的必要性,其次对教学策略展开分析,认为要督促学生自主练习,进行网络环境模拟,充分开发利用网络题库等,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人机对话”;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教学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8-0364-01

前言

2017年开始,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除甘肃省以外,将全面实行“人机对话”考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进一步深化。而伴随着“人机对话”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的全面推广,护士考试教学必然受到影响,护考教学也将随之产生变化,“人机对话”成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在这一背景下,需要学校与教师积极调整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法,顺应“人机对话”所引起的变化,从而才能够确保教学质量与效率,并帮助学生适应当前的护考环境。

1.“人机对话”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及其必要性

“人机对话”是建立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之上的考试实施、测试形式。传统考试模式中,考生需利用纸笔在纸质试卷上作答,而“人机对话”考试模式中,试题通过计算机屏幕呈现给考生,考生借助于键盘、鼠标即可作答,两者主要区别在于考试形式的变化,但试题量、考点等均不发生变化[1]。“人机对话”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是十分必要的。“人机对话”模式中,考试时间由计算机控制,时间结束后便自动收卷,对考试时间的掌控更加精准,对考生也更加公平;计算机屏幕下方的剩余时间、答题进度计量会贯穿整个考试过程,以便提醒考生调整答题速度。同时,“人机对话”考试模式能够利用网络技术模拟贴近临床的环境,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人机对话”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2.“人机对话”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下的教学策略

2.1加强网络模拟练习

为了更好的适应“人机对话”改革所引起的变化,学校与教师应当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其中加强网络模拟练习是重要策略之一。“人机对话”仍然属于初步推行阶段,学生上机操作的熟练程度不足,在考试过程中可能会由于经验欠缺导致操作失误,影响考试发挥。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及教师要在考试之前制定学习计划,指导学生利用模拟软件进行有序的练习,熟练的掌握操作情况,向学生详细介绍“人机对话”考试的基本规则等了解,了解“人机对话”的不可逆性。通过练习的过程,避免学生在考场上由于紧张、不适应引起失误[2]。

2.2充分开发利用网络题库

教师要充分开发利用网络题库,发挥出应有其价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题库当中随机抽取题目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并且对题库进行完善与补充,扩大题库的覆盖面积,锻炼学生的解题思路。同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下载网络上的手机应用软件,从而学生可以抽取闲暇时间,使用自己的手机进行自主练习,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时间。例如,教师每周可以向学生布置一套试题练习的课后任务,学生可以利用手机软件进行练习与测验,随后学生总结在测验中遇到的问题,由教师进行统一讲解,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升,教学质量更高。

2.3加强病例分析题型锻炼

“人机对话”考试改革后,教师要更加侧重对病例分析类题型的讲解,使学生解析该类型题目的能力不断提升。“人机对话”考试改革后,A2、A3、A4题型的占比增加,A1题型的题量占比缩减,这表明考试对于学生能力考查的侧重点在于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等,因此需要学生能够充分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对试题进行解析。面对这一情况,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注重对临床病历的讲解,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进而逐步确立正确的护理价值观念。例如,在各个护理专业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任务完成的基础上,教师便可以向学生介绍医院各个科室常见的典型病例及其护理要点,并且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对于案例的看法,强化、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水平,使学生的“人机对话”答题模式更加顺畅。

2.4督促学生网络自主练习

教师督促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练习。护理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接受实习期的培训,在此期间内积累临床工作经验,提升护理专业技能,但是处于实习期间的学生由于脱离了学校的学习环境,缺少浓厚的学习氛围与教师的监督,因此其学习自主性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此,教师应当督促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定期的自主练习,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制定实习期间学习规划,将学习内容划分为几个部分和章节,学生参照这一学习进度表进行有计划答题训练。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学生利用网络巩固了所学的专业知识,并且增加了网络模拟环境下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实习期间是学生积累临床护理经验的重要阶段,通过自主练习的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到一起,让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水平,并且更加熟练的利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践问题。

结语:综上所述,“人机对话”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与教师而言,都是一场全新的挑战,需要引起广泛的重视。为了迎接这一挑战,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与丰富,结合“人机对话”改革特点,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模拟临床护理环境,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等,促使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萍,郭瑜洁,唐青,等.美国注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概况及启示[J].中华护理教育,2017,14(08):636-639.

[2]吴芳,段君凯,刘辉,等.人机对话考试形式在临床医护人员“三基”理论考核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