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矫治中疼痛相关问题及其预防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正畸矫治中疼痛相关问题及其预防控制

肖曦许方清

肖曦许方清(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大多数病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作为正畸治疗中最为常见的反应,疼痛也因此成为了医患双方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处理好正畸疼痛问题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痛苦,而且还可以提高正畸医生对正畸疼痛的认识,提高临床技能。

【关键词】正畸疼痛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R78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7-0049-02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及居民口腔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目前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日益增多。而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大多数病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作为正畸治疗中的一个常见反应,疼痛不仅会影响到患者正常生活及工作,而且还会影响到患者对正畸治疗的接纳度,及配合程度,因此正畸治疗中的疼痛反应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正畸疼痛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等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就上述相关热点予以综述。

1正畸疼痛特点

1.1疼痛规律性变化

一般而言,在装戴固定矫治器,放置首根弓丝后,牙周疼痛平均发生时间为4-5h,在24-48h疼痛达到最高峰,尤其在晚上或夜间疼痛感受更加明显[1,2],这是因为晚上及夜间注意力比较集中,疼痛感受更为明显所致。加力后72h疼痛程度逐渐减轻[3]。正畸牙加力后疼痛呈现这样的规律性变化,与牙周某些局部生物活性物质如SP和PGE2(前列腺素E2)的浓度变化相关。有研究表明,正畸加力后12h左右PGE2、SP、IL-6(白细胞介素6)、GM-CSF(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浓度升高,24h后SP、PGE2达到高峰,而IL-6、GM-CSF的浓度无明显变化;72h,IL-6和GM-CSF保持较高水平,而PGE2、SP的浓度明显下降[3]。

1.2治疗阶段的疼痛表现

Jones等[4]发现放置第1,2根弓丝后出现的牙周疼痛程度没有明显不同,但放置第2根弓丝后疼痛持续时间较短。有研究比较了分牙、放置第1、2、3根弓丝后第二天的疼痛程度,结果表明成年组在四种情况下疼痛程度较为一致,而青少年组,儿童组放置第一根弓丝的疼痛程度较其他三种情况严重。

2正畸疼痛的衡量

目前一些客观的指标很难直接用来评价正畸疼痛的程度,因此常间接对正畸疼痛进行评估[5]。常用的衡量指标有口诉言词评分法(VRS,Verbalratingscales),行为等级评定量表,数字评定量表三种方法。VRS要求病人从表格(无疼痛,轻微疼痛,剧烈疼痛)中选择一个形容词描述自己疼痛程度。该评分法虽然简单,且易于被病人理解,但选择范围及设计比模拟量表少的多[5]。行为等级评定量表则根据患者的习惯行为评价疼痛强度,并且将其分为5个等级(0-5分):其中0代表无疼痛,5代表不能忍受的剧烈疼痛。数字评定量表评价强度则比较简单,只需要患者从0-100中选择一个最佳整数来代表自己的疼痛程度,0代表没有疼痛,100代表有疼痛。

3正畸疼痛的影响因素

3.1医源性因素

不同的矫治器对正畸疼痛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固定矫治患者相对比活动矫治患者更易感受到疼痛,这可能是因为橡皮圈和弓丝可产生恒定的力量使牙齿伸长、压低、倾斜及扭转,而后者则产生间歇力使牙齿移动[5]。

需要指出的是,有研究认为正畸力大小与正畸疼痛程度之间没有显著关系,并认为正畸力的大小不是引起牙周疼痛的重要因素[2,3,6]。另外,不同弓丝类型、不同性能弓丝的使用与正畸疼痛也没有显著关系。而正畸疼痛程度主要取决于所用弓丝的材料,弓丝弯制的方向有关[5]。

3.2个体因素

大量实验表明个体之间正畸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存在明显差异,这主要与病人年龄、性别、心理、社会文化背景、情绪、注意力、遗传等诸多因素有关。

3.2.1年龄因素由于成年人和青少年采用的正畸治疗方法有所不同,故临床上很难衡量年龄与正畸疼痛的线性关系。Brown等[12]研究表明,青少年组(14-17岁)的疼痛程度明显高于儿童组(11-13岁)和成年组(18岁以上)[5,8],持续时间也更长,这是由于青春期的少年儿童处在关键的心理发育期,他们较易于对疼痛产生不适的心理影响,同时国内青少年大都是独生子女,稍有不适,就不能忍受,甚至要求拆除矫治装置[4]。另据文献报道,成年人中年龄越大的病人放置首根弓丝后对疼痛的感受也越明显[6]。

3.2.2性别因素大量调查结果均指出,正畸牙周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与性别之间没有相关性,男女之间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少数情况下,男女疼痛感知及对疼痛的反应不同,也只是源于社会角色、认识力和情感因素的不同。

3.2.3疼痛阈值差异正畸治疗中疼痛的个体差异较大。一些人接受正畸治疗过程中,疼痛持续时间长、程度相对严重。这些个体中疼痛反应的差别与个体疼痛阈值的差异有关。

3.2.4心理健康疼痛是主观性较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的共同反映,而不单纯是有害刺激引起的反应[5]。因此在治疗阶段,疼痛的感知常和心理健康相关,可能是病人企图将焦虑或失望等心理问题转化为疼痛反应。尤其对处于心理发育关键期的青春期儿童,更易于对治疗产生不适的心理影响[4]。

4正畸疼痛的预防和控制

因此认识正畸疼痛的发生及变化规律,如何有效地减轻或防止正畸疼痛,显得十分重要。

4.1应用抗炎止痛药

Simmons等建议对于可能造成明显刺激性疼痛的操作,如未分牙时戴带环,拆除固定矫治器,放置首根弓丝或舌弓时,以及对疼痛特别敏感的病人,一般可在操作前和操作后24h内使用抗炎止痛药物。临床常用的抗炎止痛药物有:布洛芬、阿斯匹林、消炎痛、扑尔敏等,研究表明布洛芬效果最好[5]。应用这些抗炎药物能降低局部前列腺素水平,抑制致痛5-羟色胺和其它有害物质,提高牙周感受器的疼痛阈值,而且不会影响骨吸收和牙齿移动速度。此外,有研究认为通过咀嚼含抗炎药物的口香糖,63%的患者没有正畸治疗开始时的不适感,且疼痛明显减轻。

4.2医护人员的干预

医护人员对正畸疼痛的干预包括矫治前干预及矫治中对疼痛的控制,这些干预措施可了解病人的心理动态,消除不良的心理影响,防止有碍身心健康的心理活动,尽可能减轻正畸治疗中疼痛。

4.2.1矫治前干预矫治前干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干预患者正畸治疗前对其实施教育干预,包括向患者及患者亲属介绍正畸知识、治疗中注意事项、正畸治疗疼痛的特点、正畸治疗后口腔卫生知识和注意事项等[5],争取密切配合。针对正畸矫治的特殊性,还需要教会病人一定的应急措施,如钢丝或矫治器磨损口腔黏膜时,可用医用软蜡或药棉置于该位置的矫治器或附件上,可防止其继续损伤黏膜。此外,为保证矫正治疗的顺利进展,避免因牙釉质脱钙、牙龈炎等引起牙周疼痛,医护人员应指导建立正确的健康行为方式,使患者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及饮食习惯。2.对患者个性化心理状态的鉴定医务人员除了常规询问病史外,还需对患者进行大致的心理评估及个性评定。这就要求正畸医生对精神症状评定方法有所了解。对于一些存在牙科焦虑的病人,建议可采用安慰剂,以增强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和勇气,也同样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4.2.2矫治中对疼痛的控制正畸矫治引起的疼痛是整个治疗过程中所无法完全消除的,但是采取一定的措施却可以减轻疼痛:1.适当的正畸力:尽管许多研究认为,正畸力的大小与正畸疼痛没有显著关系,但临床上仍需将正畸力的大小控制在符合牙齿生理移动的要求范围之内,如果正畸力过大,诱发牙周创伤,可造成正畸牙周疼痛加重,因此适当的正畸力对减轻牙周疼痛可能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在正畸治疗过程中,预防咬合创伤的发生也是预防正畸疼痛的措施之一。2.播放背景音乐:优美的音乐使人感到心情愉悦,舒畅的感觉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在对患者进行正畸治疗时,播放柔和、优美、抒情的曲子可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3.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有学者推荐治疗过程中使用口内电极,发现电极放置6s后疼痛减轻,应用于分牙及拆卸托槽过程中效果更为明显。正畸治疗中疼痛是临床医生工作中常见的难题。

综上所述,正畸医生应在充分熟悉治疗中疼痛机理及特点基础上进行正确操作,针对不同病人疼痛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不同治疗措施,同时还应对患者进行适时心理及教育干预,告知患者有关正畸疼痛的知识,并提供帮助,增强患者接受治疗的信心和勇气,从而调动患者积极性,提高机体的耐受力,让他们积极配合医生,尽可能减轻治疗中疼痛发生,确保正畸治疗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云飞.正畸牙齿移动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99,2:89-91.

[2]关晓航,米丛波,袁方,等.39例正畸患者治疗中的疼痛与功能障碍观察[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3,26(2):175-176.

[3]姚艳丽,冯小平,经先振,等.正畸加力后牙周疼痛与龈沟液中生物活性物质变化的相关研究[J].上海口腔医学,2003,12(5):331-333.

[4]郑衍亮.固定正畸治疗时患者牙周疼痛影响因素的观察[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4):324-325.

[5]OmurPolat.PainandDiscomfortAfterOrthodonticAppointments[J].SeminOrthod,2007,13:292-300.

[6]JonesML.Thepainanddiscomfortexperimentduringorthodontictreatment[J].AmJOrthod,1992,102(5):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