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刘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刘伟

刘伟

刘伟(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巴音门克办事处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00)

【中图分类号】R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7-0209-02

【摘要】目的研究液基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0年的10月1日到2011年的9月30日间,我院对2436例妇女进行TCT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异常患者实施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TCT结果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ASCUS级441例,占18.10%,LSIL级46例,占1.89%,ASC-H7例,占0.29%,HSIL6例,0.25%,AGC6例,占0.25%,找到线索细胞384例,占15.76%,找到霉菌46例,占1.89%。结论TCT与病理学具有相关性,TCT作为无创性检测治疗,是门诊筛查子宫颈癌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TCT检查宫颈癌

宫颈癌是临床中妇科肿瘤中极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中国的宫颈癌死亡人数和新发病率约占世界发病率的1/3。据研究证明,宫颈癌在癌前病变期持续时间较长,所以,较早发现并及时及时进行治疗对于降低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显著的意义。在进行宫颈癌的筛查过程中采用巴氏涂片的方法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该方法宫颈癌的病死率极大降低,但是其制片和取材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液基薄层宫颈细胞学检测技术引入到我国,极大的提高了宫颈癌的检测的准确率。2010年的10月1日到2011年的9月30日间,我院对2436例妇女进行TCT检测,进行宫颈癌的筛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0年的10月1日到2011年的9月30日间,我院针对2436例妇女自愿进行宫颈癌筛查,采取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的方法,2436例患者全部有过性生活史,年龄在22~70岁之间,患者平均年龄为38.5岁。患者不同程度具有宫颈糜烂,白带异常,有接触性出血。

1.2检测方法

要求患者在非经期至少3-5天不同房,在没有进行阴道用药的前提下,使用特别制作的小毛刷在宫颈处收集患者细胞,方法为:顺时针转动三圈,而后逆时针转动三圈,使脱落的细胞均涂到刷头两侧,将刷头取下,放置到装有TCT的溶液的小瓶内,将小瓶送至病理科化验。经过采用振荡离心处理后,使黏液进行自然沉淀,炎细胞和血液实施分离,将剩余的细胞经制作成片,将细胞分成直径为13mm的均匀超薄层细胞放在载玻片上。采用TBS分机系统,对患者阴道镜下检验成分进行分析,并将作出相应的病理学诊断。

1.3诊断标准

采用TBS分级法的方法,分为腺上皮细胞改变包括:腺癌(AC)和不明的不典型腺上皮细胞(AGUS)。不能排除高度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鳞状细胞癌(SCC),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LSIL即宫颈上皮内病变(CIN)I级,HSIL包括CINII至CINIII。

1.4病理检查

取患者宫颈糜烂面,碘实验不着色区、可疑部位进行活检,采用10%福尔马林将其固定后送至病理科进行分析检查。

2结果

TCT结果:所取标本全部满意,ASCUS级441例,占18.10%,LSIL级46例,占1.89%,ASC-H7例,占0.29%,HSIL6例,0.25%,AGC6例,占0.25%,找到线索细胞384例,占15.76%,找到霉菌46例,占1.89%。见附表。

附表液基细胞学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对照结果[n(%)]

TCT细胞学检查n病理组织学结果符合率

炎症CINⅠCINⅡCINⅢ鳞癌腺癌

ASCUS441265(60.0)147(33.3)29(6.58)0(0.00)0(0.00)0(0.00)39.90%

LSIL4613(28.26)21(45.65)8(17.39)4(8.70)0(0.00)0(0.00)71.74%

ASC-H72(16.67)1(16.67)2(33.3)2(33.3)0(0.00)0(0.00)71.43%

HSIL61(16.67)1(16.67)2(33.3)2(33.3)0(0.00)0(0.00)83.33%

3讨论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疾病中极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为宫颈癌在癌前病变期持续时间较长,所以,较早发现并及时及时进行治疗对于降低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显著的意义。经统计发现,宫颈癌在癌变过程中需要大约10年地时间,因此,较早发现并给予及时的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但目前来说,宫颈癌已经占据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二的位置,并且有加剧年轻化的趋势,最主要的原因是普查方法不够科学,普查率不高。尤其是基层医院其医疗设施不全,再加上妇女保健意识淡薄,在妇女检查过程中往往有所忽视。传统的巴氏涂片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诊断过程中经常性出现假阴性,极易发生漏诊的可能。

TCT细胞学检测诊断宫颈早期病变效果优良,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阳性拟然比、阴性拟然比均较理想。与传统细胞涂片相比较,TCT不仅提供了足够量的标本,而且还改善了涂片的质量,使不正常的上皮细胞很容易被辨认,尤其是对于细胞数量少、体积小的鳞状上皮高度病变,大大提高了其阳性诊断率。故应将TCT检查作为宫颈癌筛查的一种常规手段。TCT报告方式所采用的TBS系统,是宫颈阴道细胞学的又一重大进步,它提供标本质量的信息、病变的描述、细胞病理学诊断及对处理的建议,使细胞学报告和临床处理密切结合。TCT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明显地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与组织病理学有较好的符合率,满足基层医院的需求,因此,笔者认为,TCT不仅可作为经济发达省市和规模较大医院宫颈癌普查的首选方法,也适用于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明春.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技术研究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08).

[2]史鹏,李金香,张友忠,高淑红.液基细胞学检查与宫颈巴氏涂片的比较[J]陕西医学杂志,2004,(05).

[3]张峰莉,张蔚,洛若愚.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子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8,(03).

[4]廖英艺,谢荣誉,冯兰兰.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筛查方法及临床分析[J].现代医院,2008,(09).

[5]王红梅.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4).

[6]卢振华,邓拥军.宫颈癌常用筛查技术综述[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