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措施

/ 2

急诊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措施

杜翠芬王钰梅

泉州市儿童医院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目的探究急诊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急诊小儿高热惊厥患儿98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遵循随机分配的分组原则,为对照组患儿提供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儿提供专门的急救护理,对两组患者儿接受护理前后的心理健康、躯体功能两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本次实验所选取的98例实验样本均痊愈出院,观察组患儿接受护理治疗后在身体功能以及心理健康两方面的指标均优于对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专门的急救护理措施对小儿高热惊厥患者进行急救护理,护理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于护理;高热惊厥;急诊小儿

引发小儿高热惊厥的有关因素主要包含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其中致病机理为发热刺激会造成小儿脑组织内运动神经细胞发生异常放电而形成惊厥,临床症主要表现为患儿神志模糊、眼睛凝视、两侧眼球上翻等。严重情况下会严重影响患儿智力,甚至引发死亡。本实验选取急诊小儿高热惊厥患儿98例,采用不同方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进行急救护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实验所选取的98例实验样本中,包含女性患者43例,男性患者55例,年龄最大8个用,年龄最小6个月,其中48例患儿存在意识模糊、四肢抽搐症状。在发病原因方面,由支气管肺炎和呼吸道感染引发小儿高热惊厥的患儿分别为45例和53例。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急救方法,观察组患者所采用的急救护理方法具体如下:

(1)防止抽搐

抽搐是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症状表现之一,当患儿出现抽搐时,患儿家长一定要充分发挥急救意识,强制制动患儿四肢,安慰患儿情绪,避免患儿出现耗氧量过大的情况,调整患儿体位,头部偏向一侧,用力按捏“人中”穴位,用筷子或压舌板隔离患儿上下臼齿,避免口儿咬伤自己。

(2)一般急救措施

调整患儿体位,头偏一侧,取平卧位,将患儿口鼻分泌物清除干净,使患儿呼吸道保持畅通。叮嘱患儿家属持续看护患儿,一旦患儿出现抽搐症状,应及时控制患儿的肢体活动,避免患儿坠床或碰伤。

(3)控制惊厥

控制惊厥的手段主要分为人为刺激和药物治疗两种,人为刺激即用针刺或掐人中的方法激发患儿疼痛感,药物治疗即指导患儿服用安定,药物治疗应严格控制患儿安定服用剂量,服用量就控制在0.3mg/kg-0.5mg/kg之间,婴儿安定服用剂量就控制在5mg以内,儿童服用剂量应控制在10mg以内;

(4)迅速降温

降温治疗包含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两种方法,物理降温即将退热贴贴于患儿头部,这种降温方法具有降温迅速、副作用小等优点。药物降温即将安乃近滴鼻滴入患儿鼻腔内,进行滴注前,护理人员要事先将患儿鼻腔分泌物清理干净,患儿取仰卧位,根据患儿体重来确定药液滴入量。

(5)立即给氧

患儿在出现惊厥时往往会伴随有抽搐现象,会造成患儿脑部耗氧量瞬间增加,护理人员须立即对患儿进行吸氧处理,给氧方法包括面罩给氧或鼻导管吸氧两种,给氧速度应根据患儿抽搐的严重程度进行调整。

(6)建立静脉通道

为患儿建立静脉通道的根本目的在于补充患儿体内营养,维持患儿体内电解质平衡,主要方法为小儿留置针。为避免出现药液外渗现象,须确保输液过程中给药准确,维持液体输入通畅。

2.结果

2.1治疗结果比较

本实验所选取的49例观察组患儿中,治疗效果为优25例,占总人数的51.02%,治疗效果为良23例,占总人数的46.94%,治疗效果为差1例,占总人数的2.04%;

本实验所选取的49例对照组患儿中,治疗效果为优17例,占总人数的34.69%,治疗效果为良13例,占总人数的26.53%,治疗效果为差19例,占总人数的38.78%。

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的指标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身心状况比较

本实验所选取的49例观察组患儿总体躯体功能评分75.41±4.97分,心理健康评分80.13±8.31分;

本实验所选取的49例对照组患儿总体躯体功能评分61.28±3.47分,心理健康评分63.49±8.44分。

两组患儿在心理健康以及躯体功能两方面的指标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针对不同疾病引起的高热惊厥的护理

小儿惊厥主要是由高热引起的,患者体温通常在39℃左右,通常是由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高热所致。对小儿惊厥控制方法主要以药物退热为主。护理人员要叮嘱患儿家属多给患儿补充水分,加快扁桃体炎症的消除,避免患者出现咽喉水肿。及时控制患儿支气管肺炎症状,为患者提供抗生素消炎治疗,通过雾化稀释的方法稀释患儿痰液。

3.2加强健康知识教育

经调查实验证实,为患儿家属提供专门的健康教育指导能够有效提高小儿高热惊厥疾病的抢救效率。护理人员须指导患儿家长为患长准备好退热贴以及体温计等常用的抢救护理设备,严密监测患儿体温,必要情况下,可利用退热贴和口服美林药物等方式给患儿降温。

3.3救治过程中护理人员的关键性

当患儿出现惊厥症状时,患儿家长往往会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应对。护理人员要充分理解家长心理,护理人员要充分解释抢救过程中家长配合急救和重要意义,为患儿家长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最大程度上争取患儿家长配合急救护理治疗。护理人员需要为患儿以及患儿家长提供专门的心理护理干预,既要安抚患儿情绪,也要抚慰家长情绪。护理人员要能够深入了解急救护理有关的所有步骤,在日常工作中积累急救经验,丰富专业知识,用高度的责任心来应对抢救工作。

经调查研究发现,采用专门的急救护理措施对小儿高热惊厥患者进行急救护理,护理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郁林倩.急诊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04(19):148-149.

[2]何金莲,高敏莉.30例急诊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2,04(22):163-164.

[3]刘婷.针对性急救护理措施在小儿高热惊厥患儿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6,07(13):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