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综合症孩子情绪调节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唐氏综合症孩子情绪调节之我见

周颖

【关键词】不良情绪持久性过渡性行之有效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8)02-0080-02

据相关资料说明,不良情绪主要包括两种情绪体现形式:一是持久性的消极情绪体验,二是过度性的情绪体验。唐氏综合症孩子往往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两种不良情绪会交叉表现。下面,我将结合我班两个唐氏综合症学生的具体案例把我日常工作中所遇、所想、所做依次呈现。我班两名唐氏综合症学生的概况如下:

学生A:三级智力残疾,感情细腻,待人有礼貌,特别尊敬老师。其父亲四年前因肝癌去世,母亲在外地打工,成为留守儿童。容易受外界影响产生较持久的不良情绪。平时住校,周末回爷爷奶奶家。爱好写字、画画。

学生B:三级智力残疾,性格孤僻,不爱参加集体活动。经常我行我素,不良情绪产生频率高、变化快。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料理家务,照看两个孩子。该生系单亲留守儿童。平时住校,周末回家。爱好摘抄文章、看故事书。

可以看出,这两名学生性格迥异,产生不良情绪的情形也不一样。学生A的多数不良情绪来源于家庭的变故,学生B的不良情绪则变化莫测,有时甚至是受学生的A的影响而产生。他们都需要老师耐心细致的帮助。在和这两名学生几年的具体相处中,我摸索出了一套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给学生一定的自我调节时间

每一种情绪都有产生-持续-结束的过程,当学生陷入不良情绪中时,如果教师武断地上前打扰或者制止,极有可能会使学生不良情绪一发不可收拾,甚至导致意想不到的事情的发生。记得几年前的一次,学校安排学生注射甲流预防针,学生A趁我没注意,一下子就冲出了教室。我和同事们到处寻找,竟发现他蹲在走廊的一个角落,用了三个鞋盒把自己严实地包围起来。那是他认为最安全的一种自我保护。当时的我刚接触特殊教育两三个月,严重缺乏专业认知,面对这啼笑皆非的情况我想也没想,把他拉起来就往教室走。结果,他拼命挣脱以后,跑到厕所里把门反锁,在里面待了几个小时。最后把他父母通知到了学校,才解决了问题。经过与家长沟通,我才知道,该生小时候一次感冒打针,因为医生的疏忽差点丢掉性命。

这件事给我的触动很大,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个老师,处理突发事件时,切忌以老师的姿态硬性要求学生服从,应当遵循"马太效应"(原因与结果之间正比例的"越来越"的循环作用),给予学生一个适当缓冲的余地。尽量先给学生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老师悄悄观察、了解,等到学生情绪有所缓解了,再试着向其亲近,交流,从而适当提供帮助。

当学生B因为想念车祸丧生的哥哥而忽然在课堂上嚎啕大哭时,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让该生尽情地发泄,等到他的哭声逐渐转弱至啜泣时,我上前轻轻拍着他的肩膀,然后亲切地告诉他,哥哥虽然已经不在了,但希望自己的弟弟永远快乐地生活和学习。以后想念哥哥了,就给哥哥画张漂亮的画,哥哥在天上会看见的,会很开心。学生B当场就拿出纸笔全神贯注地作画,忘记了先前的悲伤。在后来几次类似事件中,他的情绪稳定了许多,逐步提高了自控能力。

二、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情绪体验的场所

人的喜、怒、哀、乐都在具体的情境产生。情境可以激发起人相应的情感,从而受到感染。如学生B,他有一段时间常常陷入在对在汶川打工的父亲的深切思念中,哪怕是听到带有"爸爸"或者"父亲"的歌曲,看到他父亲姓名中的任何一个汉字,他都会发脾气甚至不吃饭。根据这些表现,我特意举行了"我的爸爸妈妈"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谈父母的工作,谈父母的爱好,甚至包括父母的年龄、属相。学生B也被深深感染了,说出了父母对他的爱,父母养他和弟弟的辛苦。我趁机告诉他,爸爸妈妈既然如此疼爱他和弟弟,他就应该学会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要让爸爸妈妈担心。如果爸爸妈妈知道他动不动就不吃饭,会伤心的。听了我的话,他连连说他做错了。从此,再也没有发生过不吃饭的事。真的验证了--感人肺腑的谈话,能医治孩子心灵的苦痛。

三、抓住谈话的兴奋点,转移学生注意力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痛苦与人分担,痛苦会减半;快乐与人分享,快乐会加分。老师调节学生不良情绪的另一个绝佳良方就是抓住能让学生快乐的话题,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A产生不良情绪时,我常会带一本他感兴趣的《熊出没》,他就在告诉我其中的角色名称及故事大意的过程中渐渐变得快乐。当学生B产生不良情绪时,我会"变"出一本图画书,请他帮我选择一张最漂亮的图画,然后在和小伙伴一起临摹的过程中忘记开始的不愉快。有时,我会故意和学生谈起他在某次集体活动中的出色表现,不断竖起大拇指夸赞其本领高强。唐氏综合症孩子最喜欢听到他人赞扬的话语,因为能感受到来自对方的关心和爱护而眉开眼笑。老师只要能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打开兴奋的谈话切口,学生的心灵阴霾就会不知不觉地烟消云散。老师只要真诚、执着,把微笑绽开给孩子,鼓励传达给孩子,关爱赠送给孩子,就可以点击学生心灵的键盘,奏响学生快乐的旋律。

四、转换场景,让学生投入到感兴趣的活动中

一般情况下,能对唐氏综合症学生的情绪产生强烈刺激的事情,通常都与他的利益或者身份有很大关系。如:书本被人拿了;竞赛没有获得满意的名次;某个重要的亲人离世或者生病。要让学生很快真正将不愉快的事遗忘,是很困难的。不良情绪常常会断断续续地反复产生。对于这种情况,老师除了用兴奋的话题转移学生注意力,还可以改变场景,让学生参与到兴趣浓郁的活动中去。

美国医学研究人员通过对1799名男女18年的观察,又一次证实长期坚持大运动量的锻炼使患抑郁症的危险明显低于不运动者。运动可以使人减少情绪上的负担,这同人们在愤懑时用力抽树枝、摔东西时的迁怒宣泄相似,只是运动比后者文明、高尚、有益得多。老师在帮助学生走出情绪困扰的过程中,不妨带他移步到一个开阔的地方,让他投入到喜欢的运动中去。

五、重视细处,真正热爱每一个学生

冰心说过:有了爱,便有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一个班就是一个传导体,一个学生的不良情绪往往可能辐射到整个班。教师要想能处理好事件,除了能恰到好处地掌握"火候"之外,更重要的必须对每位学生都倾注一份来自老师的关爱。我班唐氏综合症孩子远远不止A和B。每一个学生都曾因为某个原因产生过不良情绪。飞飞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每当爷爷或奶奶生病了,他都会哭得两眼通红;丹丹特别喜欢吃甜食,如果哪次没得到老师奖励的糖果,她会不断到我身边"控诉";杰杰患有低血压,每次上体育课,看着其他同学在操场快乐奔跑的身影,情绪就会低落……每逢这个时刻,孩子们脆弱的心灵最需要的就是老师的用心呵护。在工作中,无论哪一个学生出现状况,我都会用老师博大的爱,在他深陷在不良情绪中时及时安慰他,关爱他,让他从阴影中走出来,沐浴师爱的阳光雨露。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如果教师在工作中能做到心细如发,真正热爱每一个学生,就能打开情感的突破口,与学生形成亲密无隙的师生关系。

六、家校共力,给学生一片蔚蓝的天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在家庭里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家庭的氛围不够融洽,都将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情绪。当教师发现学生因为家庭原因而产生不良情绪时,应该拔身而出,即时解决。有一段时间,学生A一直情绪低落,并且还告诉我说他不喜欢自己的妈妈。我无意发现他在本子上抄了他父母的姓名还有一串离婚证号码,我恍然大悟。我及时向学生的爷爷了解情况,知道了他父亲去世前已经和他母亲离婚,他一直认为是母亲害死了父亲。我能体会到孩子内心深切的痛苦,于是我多次与孩子母亲倾谈,让她一定要和孩子谈心,告诉他父母离婚的缘由,并努力寻求孩子的谅解。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我们两方面的共同努力,该生渐渐地想通了,对母亲的态度缓和了很多。

对其他学生,我同样如此。当问题出现时,我会及时告知家长,以郑重的方式交流情况。对住校学生的家长,我经常与他们通电话,并利用家长到校接送孩子的时间向他们汇报子女的在校情况。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有滴水穿石的恒心与毅力。多投入一份心血,多付出一份劳动,才能多获得一份色彩,也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爱戴!

参考文献:

1、雷夫.艾斯奎斯著《第56号教室的奇迹》2010年2月第5次印刷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2009年

2、张文京编著《特殊儿童班级管理》重庆出版社出版2007年

3、汤盛钦《特殊教育概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