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例脑血管病临床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208例脑血管病临床治疗分析

李佳君但炜炜蔡灿辉

广州益寿医院广东省广州市510403

[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8例脑血管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脑血管病患者的特点是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但通过综合性预防和治疗,可以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结论:根据脑血管病患者自身病情和身体情况及临床特点,选择合理干预和治疗方法,可以减少脑血管病及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脑血管病临床特点治疗方法

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据卫生部统计中心发布的人群检测资料显示,无论是城市或农村,脑血管病近年在全死因顺序中呈现明显前移的趋势。城市居民脑血管病死亡上升至第一、二位,农村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初脑血管病死亡列第三位,90年代后期升至第二位[1]。所以加大对脑血管病的防治力度,对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探讨脑血管病的防治,现对我院208例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选择近年来在我院住院病人208例,其中男100例,占48.08%,女108例,占51.92。年龄<60岁,64例,占30.77%;60-70岁,49例,占23.56%;>70岁,95例,占45.67%。平均年龄62.5岁,年龄最大94岁;住院天数3-24天不等,平均住院日为9.5天。单纯脑血管病50例占24%,合并高血压、糖尿病124例占59.6%,合并其他疾病如肿瘤34例占16.35%。

(二)、诊断标准: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具有脑血管病的一般特点,迅速进展的脑部受损征象及神经症状和体征,再经CT/MRI发现病灶排除中毒、炎症性疾病等,诊断即可确定。

(三)、治疗:

1、内科综合支持治疗:抗凝、降糖、降压、降脂、神经保护剂,特别注意血压控制。

2、抗脑水肿、降颅内压。

3、改善脑血循环,对脑梗塞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溶栓;对脑出血患者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清除颅内血肿,效果很好。

4、中医、中药及康复治疗。

二、结果

治疗病例为208例,其中治愈28例,占13.46%;好转145例,占69.71%;无效4例,占1.92%;死亡8例,占3.85%;转院23例,占11.06%。

三、讨论:

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存活者中50%-70%的病人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2]。为进一步加强脑血管疾病的防控,讨论如下:

1、加大对生活方式及危险因素的干预是防治脑血管病的重要手段

(1)通过宣传使人们了解脑血管病的危害,如何预防危险因素和诱发因素,发生脑血管病如何应对,同时经常测量血压,40岁以上定期体检,是非常必要的措施,一般每年检查一次为宜,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和习惯,以减少发病率。

(2)对生理学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高半胱氨酸血症等;

应采取定期进行体检测量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定期检查心脏功能,发现异常后即应积极治疗。其中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脑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的上升与血压升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率增加49%;舒张压每增加5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率增加46%[3]。所以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十分必要。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如活动少,休息不规律,膳食摄入不合理),采取体育锻炼、劳逸结合、低盐低脂饮食、多吃水果蔬菜。

(3)对行为学危险因素如:吸烟、酗酒、肥胖、抑郁等。采取克服不良习惯,戒烟、限酒、减轻体重,保持心情舒畅。

通过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来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使脑血管病不发生或推迟发病年龄的目的[4]。

2.药物治疗是防治脑血管病的重要举措。

(1)脑血管病的血压管理:脑血管病无论是初发还是再次发作,患者血压水平高于160/170mmHg,可使卒中再发的风险明显增加。在患者可耐受情况下,最好能将血压降至<140/90mmHg,降压治疗应于脑卒中急性期过后,根据疾病选择药物。一项中国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随访四年后,降压治疗组比安慰对照组脑卒中死亡率降低58%,两组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5]。

(2)抗血小板凝聚:应用阿司匹林50-150mg/d一次服用或氯吡格雷75mg/d。

降血糖和降血脂治疗:血糖控制在7.7-10mmol/L,降血糖首选二甲双胍,血糖超过10mmol/L可以给予胰岛素;胆固醇〉5.0mmol/L,首选他汀类药物。抗凝、降糖、降脂可以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在治疗中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3)脑梗塞溶栓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6h以内,或6-12h未见明显脑水肿,最好采用颈内动脉给药溶栓。溶栓药物应用尿液酶100-150万U或铭爱乐(替奈普酶)16mg,后者特异性更强,溶栓速度更快,半衰期长,出血风险更小。同时给予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药物:肝素治疗。我们体会只要选择合适病例,积极主动,胆大心细,精准的溶栓,病人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脑出血微创治疗: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根据多年来自己的体会,该手术以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易推广等优点,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微创穿刺血肿粉碎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可明显降低3个月的致死率。所以该项技术更适于在我国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以使更多患者受益[6]。

(5)应用神经保护剂:如应用胞二磷胆碱,脑复康,钙通道阻滞剂,依达拉奉等。中医、中药如应用人参皂苷、川穹、黄芪等,康复治疗如早期将患肢置于功能位,尽早进行肢体功能、言语障碍及心理康复治疗。以上治疗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针对脑血管病患者,早期的各种干预十分重要,对脑血管病患者来说,牢记生死竞速,时间就是脑的概念,科学、规范、严谨、认真选择进行溶栓或微创治疗,是病人预后的关键所在。积极主动抗凝、降压、降糖、降脂、脑保护剂及中药康复的应用是病人早日康复不可缺少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13版)第一章,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概述)

[2]:《神经病学》第4版,主编王维治,人民卫生出版社P122

[3]:《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13版)第一章,第三节,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4]:《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13版)第一章,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概述)

[5]:《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13版)第一章,第二节,高血压

[6]:《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3版)第9卷,第三期,刘红梅、王文志、李涤,微创穿刺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脑出血的随机对照研究,P176

联系人:李佳君,电话:18665098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