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疏肝和胃法中药治疗慢性胃炎肝胃不和型105例临床观察

/ 2

运用疏肝和胃法中药治疗慢性胃炎肝胃不和型105例临床观察

王凤磊李志中贺永强杨新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北京101121

【摘要】目的观察运用疏肝和胃法中药治疗慢性胃炎肝胃不和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5例慢性胃炎肝胃不和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用疏肝和胃法中药加铝镁加混悬液、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对照组用铝镁加混悬液、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2组均治疗8周,治疗结束后随访12周,观察疗效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3%,高于对照组的90.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3.8%,对照组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结论中药疏肝和胃法联合铝镁加混悬液、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慢性胃炎肝胃不和型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用西药治疗,两种治疗方法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关键词】慢性胃炎;肝胃不和;疏肝和胃;中药疗法

慢性胃炎(chronicgsatritis)是指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病理上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要特点,部分患者在后期可出现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和化生,继而出现上皮内瘤变,与胃癌发生关系密切[1]。脾胃病科名中医李志忠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载,运用中药疗法治疗慢性胃炎有独到之处,笔者随其抄方小有心得,现将2012年1月-2015年5月运用疏肝和胃法联合铝镁加混悬液、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53例,与用铝镁加混悬液、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52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05例患者均为2012年1月-2015年5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脾胃病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3例,男22例,女31例,年龄27-69岁,平均(50.09±11.49)岁,病程12天-13年;对照组52例,男20例,女32例,年龄19-68岁,平均(43.79±14.46)岁,病程15天-14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年,上海)》[2]:⑴多数慢性胃炎患者无任何症状,有症状者主要为消化不良,且为非特异性,消化不良多表现为上腹痛、饱胀等症状。⑵慢性胃炎的确诊主要依赖内镜检查和胃黏膜活检,尤其是后者的诊断价值更大。胃镜:①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可见黏膜红斑,黏膜出血点或斑块,黏膜粗糙伴或不伴水肿,及充血渗出等基本表现。②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下可见黏膜红白相间,白相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部分黏膜血管显露;可伴有黏膜颗粒或结节状等表现。病理组织学:以急性炎性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时称为急性胃炎,以慢性炎性细胞(单个核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时称为慢性胃炎。当胃黏膜在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同时见到急性炎性细胞浸润时称为慢性活动性胃炎或慢性胃炎伴活动。

1.2.2中医证候诊断标准[3]:主症:脘胁胀满或胀痛,吞酸,嗳气,呃逆,脉弦。次症:情志抑郁,不欲食,善太息,胃脘嘈杂。以上主症3项,或主症2项加次症2项,即可诊断。

1.3纳入标准

具有慢性胃炎临床症状,年龄在18—70岁,治疗前常规胃镜检查,符合上述胃镜诊断标准;符合肝胃不和证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1.4排除标准

⑴年龄在18岁以下或70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或对本药过敏者;⑵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肺、肾、及造血系统严重原发病或精神疾病者;⑶有胃癌等恶性肿瘤性疾病患者;⑷病情危重,不能完成上述检查及治疗者。

2治疗与观察方法

2.1治疗方法

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戒烟酒,控制辛辣刺激、腌制、熏烤和油炸食品。对照组采用铝镁加混悬液(扬州一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322)1.5g,每日三餐后1小时及睡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17)5mg,每日三餐前半小时。治疗组采用中药联用上述西药干预,中药依照药物联合配伍产生的功效形成君臣佐使,按疏肝和胃法遣方用药。以醋柴胡10g、酒白芍15g、醋香附12g;石菖蒲15g、炒苍术15g、姜厚朴12g、紫苏梗20g、干姜6g、姜半夏10g、黄连8g、黄芩10g、党参10g、陈皮12g、炒枳壳15g炙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连续给药8周后评定疗效。

2.2观察方法

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情况,并在治疗结束后随访12周,记录患者的症状变化及复发情况(症状、体征再次出现或加重)。

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评定

3.1疗效评定标准

肝胃不和证候疗效评定标准[3]:临床痊愈: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肝胃不和证的症状、体征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证候积分标准[4]:以肝胃不和证的主症及次症为统计症状。0级:无症状;Ⅰ级:偶尔发生,不影响生活和工作;Ⅱ级:时有发生,对生活和工作有影响,但不明显;Ⅲ级:经常发生,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0~Ⅲ级分别计0、1、2、3分,将各症状积分相加即为证候积分。

3.2治疗结果

3.2.1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组不良反应2例(3.8%),1例腹泻、1现恶心;对照组不良反应1例(1.9%),为腹泻。上述患者经停药后不良反应症状消失,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

4讨论

慢性胃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与幽门螺杆(HP)感染,胆汁和其他碱性肠液反流,外源性刺激因素(酗酒、NSAID等药物、刺激性食物),自身免疫等有关。西医治疗慢性胃炎主要是根除HP、保护胃黏膜、抑制胆汁反流及对症处理,中药治疗可拓宽慢性胃炎的治疗途径[5]。

本病中医可归为“胃痞病”“胃脘痛”“嘈杂”等病范畴。中医认为肝主疏泄,主藏血,其功能正常可促进脾胃升降功能正常,利用脾胃收纳运化。《血证论》云:肝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闫清海教授认为肝气犯胃证型慢性胃炎是土湿木郁而作[6]。肝与脾胃在病理上的联系[7]:木郁乘土:1)情志不遂,则肝郁不舒,木郁不伸,克脾犯胃,致中焦气机不利,脾之运化及胃之受纳功能失常,《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谓: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2)暴怒伤肝,肝气逆乱,横逆犯胃,致肝胃之气同时上逆,《临证指南医案》“肝阳亢逆犯胃”及“木火内郁,阳明受戕”。3)肝气郁滞,日久化热,肝火妄动,亦横逆犯胃,肝胃郁热,甚者肝火灼伤胃络,可出血。《脾胃论》:“所胜妄行者,言心火旺能令母实,母者,肝木也,肝木旺则挟火势,无所畏惧而妄行也,故脾胃先受之”。

情志不舒,谋虑不遂,则郁怒伤肝,肝失条达易横逆犯胃,至胃失和降,脾失健运[8]。肝之病犯胃,多以气郁为先,气郁不舒、脾胃不和为主,故治则当为疏肝和胃。《内经》谓“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方药组成以柴胡疏肝散加减而成。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重在疏肝解郁。方中醋柴胡疏肝理气,配白芍柔肝而解郁;香附、枳壳、厚朴、半夏理气宽中和胃降逆;陈皮、苍术、紫苏梗、石菖蒲健脾燥湿兼行气;黄芩、黄连苦寒除湿泻火,合用干姜佐黄连苦寒,以使肝胃和调;党参补中益气、和脾胃;甘草调和诸药。

慢性胃炎多病程较长,且病情反复,因与饮食、情志等生活起居关系密切,故应在注意饮食、起居的基础上注意舒畅情志。抑酸和制酸药物对慢性胃炎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是慢性胃炎发展为胃癌的保护性因素,但其安全性尚不明确,应谨慎使用[9]。中药汤剂作为经过长期历史检验的治疗方法,已成为与西药同等重要的治疗方法,临床中应多加利用。针对肝胃不和之证,在调肝之时勿忘兼顾调理脾胃,临证之时要二者兼顾,方可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实用内科学.[M].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911-1914.

[2]房静远,刘文忠,李兆申等.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年,上海).中华消化杂志.2013.33(1):5-16.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66-368.

[4]田同儒,李志中,李柏,张福文.清降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不和证63例临床观察.北京中医药.2013.32(1):62-64.

[5]林三仁,钱家鸣,周丽雅,张澍田,贾继东.消化内科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88-197.

[6]吴萌萌,赵培源,闫清海.闫清海教授辨治慢性胃炎的心得.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05):42-43+62.

[7]庞竹怡,陆为民.调肝法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运用体会.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1):69-71.

[8]王露,陆为民.徐氏疏肝和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疗效观察.吉林中医药.2013.(6):590-591.

[9]王建国.影响慢性胃炎发展为胃癌的相关因素分析.海南医学.2015.(18):2694-2696.

作者简介:

王凤磊(1979-10),男,河北唐山,主治医师,硕士,慢性胃炎及反流性食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