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树浇根,带兵带心汪合义

/ 1

浇树浇根,带兵带心汪合义

汪合义

陆军步兵学院

目前,90后官兵已经成为部队建设的主体,从时代发展的特点来看,他们更需要尊重、理解和信任。一旦他们得到爱,他们就会心情舒畅,为了单位的建设而忘我工作、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所以,只要把握住战士的这种心理,与官兵的感情融恰在一起,就会产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动力。

一、爱兵需要换位思考的尊重。在官兵交往中,干部尊重爱护战士,战士尊重爱戴干部,官兵互相尊重,感情不断加深,官兵关系就会更加和谐。正确的行使民主权利是法律和军队条令条例等法规所赋予的正当权益。畅通民主渠道,就要真正把广大官兵的意愿、建议和要求反映出来。畅通了“兵声呼声”、“问题招标会”等四个民主渠道,对官兵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认真进行梳理,及时予以答复,能解决的立即着手解决,不能解决的向官兵说明原因,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保证了官兵话有说处、难有提处、苦有诉处,体现出各级组织爱兵的真情真意。

不同性格的战士,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和角度各不相同,其要求也就不同。因此,把握战士的性格特点,做好沟通理解工作,换位思考理解战士,能让他们找到认同感,树立起军营成才的自信。我们应该一改过去把有意见建议的战士当成“刺头”来对待的心理,对于战士提出的异议和不同见解,不应该一棒子打死,首先要从内心重视和正视,明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内涵,分析有个性同志的出发点和思考点,给他们提供发言和实践的机会,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主的需要。“兵声呼声”和“政声回声”栏目里,部队有了自己的一片天空,无形中就调动广大官兵的积极性、创造性。

二、爱兵需要无微不至的关怀。“浇树浇根,带兵带心”。干部付出一片真情,战士捧出一颗真心。干部对战士倾注一片爱心,战士必用血汗来回报。要始终把关心战士的难言之隐、难解之忧作为自己的应尽职责挂在心上。不管大事小情先替战士着想,关心战士比关心自己更重,把战士内心的苦衷当作自己的苦衷对待和处理;时时处处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战士,以慈母心、兄长情真心真意关心和爱护战士,让战士体验到组织的关怀,部队“大家庭”的温暖,从而和我们的心贴心、同呼吸、共命运。

学知识、求进步、渴望成才是新时期战士最突出的特点,他们把部队看成是培养人才的大学校,不愿意虚度年华,希望学到真本领,渴望获得新知识,成为对部队建设有用人才的愿望更加强烈。我们广大基层干部在引导战士着眼部队实际,立足岗位成才的同时,要千方百计地为他们的成长进步创造条件、铺路搭桥。积极参加共青团理论业校学习,引导战士树立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让他们明确立身做人的基本道理和行为准则;通过大力推广实施《军事训练问责制》,一改战士过去找关系走后门的庸俗思想,提高了训练积极性,端正了考核动机,有效促进了军事训练水平的提高。

三、爱兵需要真诚无私的奉献。每个带兵人都要从增强与战士的感情入手,努力做到在交往中对战士奉献无私的爱,使自己成为战士心目中可亲、可爱、可敬的带兵人。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总是处于不断与他人交往的状态,而在社会交往中,人们所需的感情是相通的。这就说明一个道理,爱只有在给予别人的过程中才能获得,要想得到爱,就必须勇于奉献爱。当干部给予战士深厚爱的同时,战士所回报的往往不仅是对干部的爱戴,更重要的还是对连队的爱、对军队的爱、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爱,而这种爱,又会转化他们成长进步的强大动力。新时期好干部苏宁,为救新战士勇敢地扑向即将爆炸的手榴弹,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堪称爱兵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所以,作为基层干部,不要吝啬于对战士的爱,要有一颗宽厚仁慈的心,给予战士足够的关心和照顾,甘心为他们无私奉献,关心他们的家庭、婚姻,关心他们的成长进步,关心他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等等,让他们感受到部队这个大家庭温暖团结的氛围,营造和谐进步的军营环境。

在部队的工作中,虚假爱的一种常见表现就是偏爱。有的基层干部对待战士不能一视同仁,而是凭个人好恶分亲疏,看先进的战士,满眼都是优点,看不到他们的缺点,对他们特别亲近,甚至他们有了过失,还要想方设法地给与庇护;而看到后进的战士,则满眼都是缺点,对他们的批评指责多,关心帮助少,感情疏远,甚至歧视他们,咋看咋不顺眼,怎么也爱不起来,结果是官兵之间感情隔阂越来越深,甚至造成严重后果。一个人如果对自己队伍里的一部分人表现出这种品质,而对另一部分人表现出截然相反的另一种品质,那就很难令人相信他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爱。对战士一视同仁,不分亲疏,不拉帮结伙,做到家庭贫困和家庭富裕的兵一样爱,同乡异乡一样亲,以实际行动赢得他们的尊重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