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表在手法治疗颈椎病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概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量表在手法治疗颈椎病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概况

谢丹丹何明华林美莹林丽莉

谢丹丹何明华林美莹林丽莉

(福建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福建福州350000)

[摘要]目的:介绍量表在各类手法治疗颈椎病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其评价,供其他学者选择合适的量表作参考。方法:在CNKI上进行文献检索,对近十年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综述。结果:现临床上应用的量表种类繁多,但总体分为疼痛评估类及症状、功能评估类两大类。结论:现临床上虽然有许多信效度较好的量表在应用,但都存在着各方面的不足,学者们还需要进一步研制具有普适性的简单有效的量表一遍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颈椎病,手法,量表,综述

颈椎病是现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科技飞速发展,现代化生活及工作方式的改变,颈椎病的患病率飞速升高,患病群体年轻化[1],给人们的躯体、心理以及经济等方面带来了多重负担。临床上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其中推拿[2]、Mulligan手法[3]、脊柱微调手法[4]等多种手法类治疗因其安全有效便于操作在临床上应用颇广,对其治疗颈椎病的疗效临床多采用量表在疗程前后对比进行评价。而临床上用的量表种类多样,质量参差不齐,对于疗效评价的效度与信度不一,现就近十年手法类治疗颈椎病疗效评价量表进行整理。

用计算机进行中文文献检索中国知网(CNKI),检索年限为2005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根据该资料库的特征分别对颈椎病、手法、推拿、康复、量表等进行主题词、关键词、文摘或全文综合检索。仅用颈椎病作为主题检索初检出中文文献20510篇。其后以颈椎病主题、关键词推拿/量表;手法/量表;康复/量表检索分别仅有124篇、41篇、20篇。排除掉重复发表的文献及不符合研究需要的文献最后仅有54篇。

1疼痛评估类量表

疼痛是颈椎病最明显最典型的症状,特别是发病率最高的神经根型颈椎病[5],所以疼痛评估类量表在颈椎病的疗效测评上应用十分广泛。

1视觉模拟法(VAS)

单维度的视觉模拟法(VAS)作为患者疼痛强度的主观感觉模拟描述量表,简单明了便于操作,研究表明VAS具有较高的信效度[6]。如陈氏[7-11]等都使用了VAS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疼痛测评,取得了有意义的测评结果,有效的了解到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改善情况,建立客观数据以便于临床研究。VAS可以精确到1mm,具有较好的灵敏度,但它是一个抽象转换的过程,需要患者有较好的抽象理解能力,所以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体可能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并且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而且VAS仅疼痛描述一个维度,要想全面描述颈椎病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情况,则需要结合其他量表一起进行综合测评。

2简化McGill疼痛量表

蔡氏[12-16]等均在其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中运用了目前国际通用的简化McGill疼痛量表来进行测评,测评结果有临床意义。简化McGill疼痛量表[17]是多维度量表,共三部分,第一部分疼痛分级指数(PRI):包括11个感觉性词和4个情绪性词,分别以0、1、2、3分表示无、轻、中、重四个级别,计算出PRI感觉分、PRI情绪分和总分;第二部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第三部分是现有疼痛强度(PPI):分别以0、1、2、3、4、5分表示无痛、轻度不适、不适、难受、可怕的疼痛、极为痛苦六个级别以计分。该量表具有较高信度与效度,并且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简便实用,是目前适用于颈椎病疗效测评的量表中少数国际普遍认可的标准量表,但是该量表问卷不是专门针对颈椎病的评价量表,并且其感觉性词采用的是如跳痛、锐痛等疼痛描述专业术语,还包含了抽象化的VAS,这对受访者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及依从性的要求。

综上,虽然本文所举的量表都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说明其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但是目前临床上各学者使用的多是由国外引入或改编的量表,由于文化、种族及习性等方面的差异,这些量表并不能完全适合我国颈椎病患者的情况,或者如MPQ这种并不是针对颈椎病制定的量表,其客观、全面等方面都善待完善。因此,在下一步研究中学者可以根据各型颈椎病的特点制定相应量表,结合患者主观症状描述及客观体征检查有针对性的设定问题及检查项目,以减少问题及项目数,同时还要制定量表相应的使用纳入标准,以便于统一标准及快速准确选择测评量表,问题用语尽量大众化以利于各文化群体可以普遍适用,对于客观检查项可以分别制定患者适用及医护专业人员适用的两种分表以利于临床推广,并且两表同时使用时可以进一步对比减小误差,便于医护人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质量。总之,临床需要学者们进一步的研究与制定一个信度效度好、灵敏度高,全面客观,简单并具有普遍性的适合国内颈椎病患者的量表。

[参考文献]

[1]孙武权,谢贤斐,王佳勤,等.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与颈椎曲度变化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09:1526-1528.

[2]袁睆.疼痛评估工具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08:9-14.

[3]蔡世明.电针结合推拿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

[4]蔡广耀.刃针结合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

[5]王展,刘肖瑜.牵引状态下结合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100例[J].光明中医,2013,28(5)

[6]舒本堂.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3,03:31-32.

[7]李镇锋,王彩华,王丽辉,等.综合康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颈腰痛杂志,2013,(2)

[8]李玉英.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康复治疗对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8)

[9]薛慧,戴新娟.刮痧对颈型颈椎病疼痛和颈部功能恢复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24: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