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预适应对AMI影响的初步探讨

/ 2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AMI影响的初步探讨

胡婷婷

胡婷婷(沈阳市皇姑区七三九医院内二科辽宁沈阳110034)

【中图分类号】R5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1-0094-02

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短暂地心肌缺血可使急性心肌梗死面积减少,这种被冠之预适应的现象在犬、鼠、兔、猪等动物中被得到证实[1]。临床研究表明,预适应在PCI及CABG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3],并证实急性心肌梗死前多次反复发作不稳定心绞痛,可使心肌处于缺血预适应状态。为此,本文就心肌缺血预适应对首次AMI的临床影响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00年1月~2012年4月我院住院的首次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58例。

1.1.1心肌缺血预适应组指首次AMI前24h内,24~48h内,48~72h内发生一次以上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持续10~30min,有典型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其AMI有典型ST-T演变过程及病理性Q波形成的心电图表现,连续三次心肌酶呈进行性增高,其峰值比正常增高2倍以上。共46例,其中24h以内有心绞痛者11例,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62.73岁;24~48h以内有心绞痛者6例,男1例,女5例,平均年龄64.2岁;48h以外有心绞痛者29例,男22例,女7例,平均年龄60.65岁。

1.1.2非心肌缺血预适应组(对照组)指首次AMI前无心绞痛或其他心肌缺血证据,共112例,男77例,女35例,平均年龄60.65岁。

1.2观察指标

①18导联(包括Ⅰ,Ⅱ,Ⅲ,avR,avL,avF,V1~V9,V3R,V5R)中以有ST-T抬高的导联为心肌缺血导联,有病理性Q波的导联为心肌梗死导联,分别计算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导联占18导联的百分数,以此作为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的面积。②心肌酶测定:于病人入院后即刻、6h、12h、24h、48h、72h分别取静脉血测定心肌酶(CPK、LDH、AST),测出各酶谱的峰值。③严重心律失常是指短阵或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心房颤动(AF)、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包括二支阻滞在内)。④按照Framingham的CHF诊断标准及HYHA心功能分级,出现Ⅱ度、Ⅲ度心衰。⑤住院期间的心源性休克及心源性死亡率。

1.3统计学处理

各组资料均以-X±s表示,以t检验及χ2检验进行分析。

2结果

2.1AMI范围的比较见表1。

2.2AMI心肌酶谱峰值的比较见表2。

2.3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见表3。

2.4心脏事件发生率的比较见表4。

表1心肌梗死面积的比较

与NIP组比较*P<0.05,**P>0.05

3讨论

Murry等[1]发现并提出心肌缺血预适应现象后,已成为冠心病领域的研究热点。多数学者研究认为缺血预适应对心肌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4]。然而Murry等[5]对犬模型的研究发现,持续缺血间隔从5min延长到120min,其缩小MI范围从92%到54%。即缺血预适应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也不是绝对的,具有时效性。许多临床资料也表明,AMI前短期发作的心绞痛具有预适应作用[6]。

从本文观察的病例发现,首次AMI发病前48h以内有心绞痛者,MI范围明显缩小,CPK升高的峰值较低,心衰、休克及死亡率均较对照组降低,而48h以上发生心绞痛的AMI病人,各项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这说明,AMI前短期内发生的心绞痛能使MI的范围缩小,从而改善了住院病人的预后,而AMI前远期发生的心绞痛,对缩小MI的范围、改善AMI的预后无明显作用;然而我们却未发现对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这与动物实验结果不同[4],其原因不明。尽管心绞痛对AMI病人心肌保护作用的时间过程与缺血预适应中的相似,但该效应可能代表一种适应性过程,其确由缺血预适应所致尚需更进一步的证实。

参考文献:

[1]MurryCE,JenningsRB,RerimerKA.Preconditioningwithischemia:adelayoflethalcellinjuryinischemicmyocardium.Circulation,1996,75:1124.

[2]DeutschE,BergerM,KussmanlWG,etal.Adaptationtoischemiaduring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clinical,hemodynamicandmetabolicfeature.Circulation,1999,82:2044.

[3]YellonDM,AlkhulaifiAM,PugsleyWB.Preconditioningthehumanmyocardium.Lancet,1999,342:276.

[4]李玉光,张元春,张群英.缺血预适应处理和α1-受体激动剂对兔缺血心肌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心血管杂志,1997,27(2):76.

[5]MurryCE,RichardVJ,JenningsRB,etal.Myocardialprotectionislostbeforecontractilefunctionrecorersfromischemicpreconditioning.AmJPhysicol,2005,260:H796.

[6]HiraitT,FujitaM,YeshidaN,etal.Importanceofischemicpreconditioningandcollateralcirculationforleftventricularfunctionalrecoveryinpatientswithsuccessfulintracoronarythrombolysisforacutemycardialinfarction.AmHeartJ,2003,126(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