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在优化临床药剂工作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试论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在优化临床药剂工作中的应用

唐禄富

(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昭通657000)

【摘要】目的:对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在优化临床药剂工作中的应用进行探析。方法:笔者所在医院根据医院具体情况,从2014年6月开始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措施进行药剂优化管理,将采取措施前后的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后,药剂管理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具体表现在过期药品明显减少、失误率降低、工作人员合格率大大提升,同时患者满意度也大幅度提高。结论: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措施能明显改善药剂管理情况,且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有利于在药剂管理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措施;临床药剂;应用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2-0276-03

持续质量改进是指在对质量进行严格管理的前提下,重视管理的具体过程,对管理过程的每个环节进行监管及调节,以达到最终目标,其科学性较强。另外,对具体环节的监管需要提前收集整理资料,通过全方位的信息对管理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提高管理质量[1]。目前,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已逐渐应用于医药管理中,并成为主流的医药管理手段之一,且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用药品质。本文通过分析本院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前后的管理情况,对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在优化临床药剂工作中的应用进行探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从2014年6月开始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进行药剂管理,首先,成立药剂质量改进小组,从各个方面分析我院目前药剂管理的主要不足,并根据医院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分析结果表明,我院药剂管理的主要问题有:(1)药品储存不当,不同药品储存方法不同,且外界因素(温度、湿度)对各个药品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因此储存应按照规格严格进行。当储存方法不当,药品质量会下降,其保质期也会随之发生改变,甚至可能引起患者中毒[2];(2)药品放置不正确,同一药品盒中发现了多种针剂。药品的取放会对其放置条件产生影响,一般不同的药品不能混放,严重时会引起安全事故;(3)药品储存量不合理,随着新药品的不断引入与使用,药品种类及数量逐渐增大,但药品的使用率与其存储量配合度不高,导致有的药品积压过多,有的药品紧缺。

其次,在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前后,分别对药剂科工作人员进行知识考核,考察其对药物知识的了解程度及相关技能掌握情况。

最后,在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前后分别抽取1000份药品,对其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分别选取600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取措施前选取的男性患者有290名,女性患者310名,年龄段为14~82岁,平均为(52.4±9.8)岁;采取措施后选取的患者中男性287名,女性313名,年龄段为13~83岁,平均为(52.6±11.4)岁,选取的两批患者其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笔者所在医院从2014年6月开始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措施,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改进,具体如下。

1.2.1人员质量改进(1)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及技能:尽管药剂科在医疗中主要起辅助作用,但药品的质量对治疗结果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药剂科管理十分重要。但药剂科的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掌握不牢,操作不够熟练。为了提高药剂科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应开展相关的培训,制定相应的计划,灵活安排培训时间,丰富培训形式,提高其工作质量。例如,外派工作人员到医疗单位进行研讨学习,回来后进行经验交流,或组织组内人员定期学习药物相关的专业知识并汇报,或鼓励工作人员参加相关的资格证考试等。(2)重视法律学习,提高工作的规范性: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人们对卫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作人员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还应该增强法律意识,进行药剂管理时一切操作应严格遵守规则,以保证药物管理的规范性。(3)提高服务水平:目前患者对护理及医疗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展药物管理工作时,应综合考虑护理、医疗等多方面的内容,科学管理,力求给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1.2.2药品管理质量改进(1)采购与出库管理采购药物时:在满足国家要求的前提下,应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对于抢救药物及各种基本药物,应加大采购量以保证其无间断供应;另外,制定采购计划时,在保障供应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库存量,以防止药物积压过期;对药品成本进行预估,利用预估结果指导药品采购,加大财务管理力度。严格审查采购渠道,确保药品质量,同时制定相关的验收制度。(2)设置专门的药物质量控制人员:一般的药物管理都是通过轮班检查药品来完成对药物质量的检测,在此基础上,设置专门的药物质量控制人员,定期对药物品质、保质期、外观等进行检查。当检查时发现不合格药品,应作好记录并及时汇报给上级,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3)重视药物储存条件:药物储存时对温度、湿度、光照等都有严格的要求,且不同的药物其储存条件有较大的区别,不能一概而论。对需要在低温储存的药物,储存时其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10℃之间,而常温储存的药物其环境温度一般在30℃内;对需要阴凉保存的药物,其环境温度一般低于20℃[3];对需要避光的药物,要在规定区域进行增设避光设施;对储存条件特殊的药物,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应对其储存条件进行详细说明并给予一定的指导,且需在特定区域贴上警告标志[4]。(4)规范药品存放:对药品进行放置时,应根据药品性质、用法、储存方法等对其分类,并按照类别将其放置在特定区域,要避免药品混放,尤其是颜色相同或类型相同容易混淆的药物。持续质量工作小组对药品放置情况进行检查,指出放置错误的药品,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放置图进行调整,明确每种药物的放置方法。

1.3观察指标

笔者所在医院从2014年6月开始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进行药剂管理,12个月后,分析并对比采取措施前后的药物管理情况,同时对比采取措施前后的患者满意度及工作人员知识与技能平均得分。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采取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前后的药剂管理情况及患者满意度,具体数据见表1。由表1可知,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后,药剂科工作人员的知识与技能平均得分及患者满意度都有了明显提高,药品发放出错的情况明显减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持续质量改进是在质量管理的前提下提出的一种新手段,其增强了对过程的重视,主要是通过对过程中的每一环节进行控制来提高质量、满足用户需求。这种方法不断被探索更新,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目前已成为医院药剂管理的主流手段之一。药剂科作为专管药品的医技科室,对医疗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其管理工作不容小觑。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应用于药剂管理时,其主要是从预防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每一环节的严格监督以避免差错发生,因此其运用于药剂管理时有较显著的效果。

本院自2014年6月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措施进行药剂管理12个月后,药剂科工作人员的知识与技能平均得分由84上升到了95,药品发放差错率由5.02%降至0.75%,药品储存的缺陷率由15.6%降低到1.1%,同时患者满意度由84.17%升高到96.33%,且所有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后,药品管理情况有了明显改善,同时患者满意度大幅度提高。其主要优点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5]:(1)规范了药品管理工作,加强了对每个环节的重视,规范药品管理中的每一步操作,降低了药品放置、存储工作的盲目性及随意性;(2)使药品管理的安全更有保障,同时保证了药品质量。将药品管理工作建立在护理、医疗工作的基础上,方便了药品的取放,大大降低了药品取放差错率及储存缺陷率。

尽管药剂科只是医院医技科室,但其在诊疗过程依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在实行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时,工作人员的素质最为关键。应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能力,规范各项制度。

综上所述,持续质量改进措施能大大优化临床药剂管理,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祥.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在优化临床药剂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1):19-20.

[2]冯蕊,卫晓霞.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在优化临床药剂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医药,2016(4):00179-00180.

[3]葛秋丽.持续质量改进在临床安全药物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27):185-186.

[4]孙晓玲.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优化医院中药管理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5):184-185.

[5]邹佩,高德安,刘敏.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活动在医院管理中的运用[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