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舞蹈活动的创编工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舞蹈活动的创编工作

彭海燕

东莞市清溪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广东东莞523000

摘要:群文舞蹈是群众利用业余时间,以自己为主体,以自愿参加社会活动的方式进行自娱、自乐、自教的文化活动,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新时代的节律。本文简要阐述了基层群众文化中舞蹈活动的特点,并对其舞蹈创编的要点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创作出为大众喜爱的群文舞蹈。

关键词:基层群众;群众文化;舞蹈;创作

前言

在经济与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群众的物质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就使得其对高品质的精神生活有了更强烈的追求,并且审美标准也越来越高。舞蹈是一门形体艺术,运用人体的优美动作,使舞蹈者和观众的心灵产生共鸣,可分为专业舞蹈和业余舞蹈两大类。其中,群文舞蹈和其他群众文化一样起源于劳动和人类特有的精神生活需求,具有非职业性、群众性和自娱性等特性,为了能够造出更多能打动群众心灵的群文舞蹈作品,就需要积极做好群文舞蹈的编创工作。

2.基层群文舞蹈的特点

2.1广泛的参与性

群文舞蹈不仅具有健身自娱性,也具有艺术欣赏性,参与人群不受限定,表现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因此广泛受到人们的喜爱。不论男女老少,大家一起跟着音乐的节拍、旋律,跳着优美的舞姿,既能让我们的身体得到一个良好的锻炼,也能给我们带来一个美好感情的娱乐方式。活动的所有成员都是群文舞蹈的服务对象,不论性别年龄、健康残疾、职业高低、是否专业,只要居民愿意参与其中,都可以成为群文舞蹈中的一员,不仅如此,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调配,选择适宜的时间和形式参与锻炼。

2.2普遍的非专业性

群众舞蹈是多样性的,年龄大小、职业高低、男女老少皆有,要根据群众的实际情况和特殊要求进行规范,又不能像专业演员那样训练严格。通过提炼、整理从生活中挖掘的素材,反映出人们生活的真实情感,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

如第十七届群星奖舞蹈类获奖作品《扫街》,虽然都不是专业的舞蹈演员,没有高难度的技巧动作,用普通的大扫帚为道具,通过真实的环卫工和演员融合表演,以及表演者娴熟而自然的动作表现与纯朴的情感流露,讴歌了城市最美“黄玫瑰”——环卫工人这一城市建设者群体的大情怀。舞蹈动作张弛有度,把亲情、友情、同事情、人间真情演绎得淋漓尽致,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

作为群文舞蹈编导要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根据演员的实际情况,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不需要展示多高难度的舞蹈技巧动作,只需要将舞蹈者表现的主题思想与舞蹈形象完美结合,就能体现出群文舞蹈与专业舞蹈相比下的独特魅力。这种质朴、自然所散发出的浓郁的生活气息的表演效果恐怕是专业舞蹈演员也未能表现的出的。

2.3独特的地域性?

群文舞蹈的艺术特征,是以地域为根基,由地域环境所滋养。不同民族的舞蹈形式在不同地域内繁衍生息,造就出不同特征的舞蹈艺术群体,构成了群文舞蹈艺术的总体面貌。

从群文舞蹈地域性的角度来看,一方面探讨了不同区域人们的不同心性和习俗,另一方面也反应了不同区域人们不同的情感表达。不管愿不愿意,群文舞蹈者们只能在本民族、本地域给定的范围内深化自己的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在这样的情感和精神世界里孵化出自己的群文舞蹈特色。

比如像秧歌舞、藏族舞、蒙古族舞、维吾尔族舞、傣族舞、彝族舞、朝鲜族舞等代表了各个民族的风格特征,他们通过不同的舞蹈风格最直接的反映本地区的生活,表现本地区群众的理想、感情和追求。根据不同的内容形式,反映出本民族、本地区人们群众的勤劳、勇敢和智慧。群文舞蹈的编导者们应始终保持着本民族、本地域的风格特征,充分反映出典型的民族性和民间性。

3.基层群文舞蹈创编的要点

一个优秀的群文舞蹈作品的诞生,一定主题鲜明,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选材必须从生活中而来,遵循生活规律,编导者们要量体裁衣的进行构思与创编,通过人们所熟知的音乐旋律,以及合理的利用舞美、服装、道具,加上舞蹈演员们不断努力练习反映人们情感的舞蹈动作所汇聚成的优秀的群文舞蹈作品。下面将通过本人所排的舞蹈作品《吉祥麒麟》为例,浅谈一下群文舞蹈创编的几点因素。

3.1选材具有针对性

群文广场舞蹈的选材必须要求创作者走到群众中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结合每个地区不同的地域特色、传承技艺等,通过高度提炼、整理、挖掘其中的素材,反映人们生活中有意义的事件及人物。舞蹈《吉祥麒麟》是根据东莞市清溪镇的传统舞蹈麒麟舞所编创的。麒麟是传说中的神兽,与龙、凤、龟并称为“四灵”。并居:“四灵”之首。它外型奇特,生有龙头、鹿角、马蹄、牛尾、狼额,身上披五彩鳞甲,身长一丈二(约3米多)。麒麟为吉祥物,凡麒麟踩过的地方,就会给那里的人们带来幸运,称为“麒趾呈祥”。围绕着“吉祥”的主题加上传统的麒麟舞动作,麒麟传承人在原有的传统麒麟舞的基础上,保留精髓,创新传统,从而创编出另一台脱颖而出的新麒麟舞。

3.2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舞蹈构思是舞蹈创作的中心环节,是舞蹈编导者们对生活素材进行概括、提炼、改造、加工的一个复杂的精神劳动过程。进行艺术构思时,在形式选择、情节结构上应反复推敲琢磨。舞蹈的艺术构思应符合群众舞蹈艺术的规律,根据不同类型的演员在排练过程中扬长避短,巧妙结构,力求在生活基础上做到新、奇、绝、美。

舞蹈《吉祥麒麟》时间为8分钟,共分为三个部分

1、麒麟初醒、憨态可掬

东方破晓,麒麟梦醒,它们从床上爬起来,对镜梳洗妆扮、外出觅食,其间洗脸、吻脚、吻尾等各种动作形态,憨态可掬,让人忍俊不禁。

2、麒麟采青、百花齐放。

山青水绿,百花争艳,麒麟外出游玩赏花采青,他们为眼前的美景所陶醉,再现传说中闹花园、游花园的场景,嬉戏闹腾中传达着无限的吉祥和美好。

3、麒麟吐蕊、欢天喜地。

饱食一顿的麒麟欢聚在一起,以喜悦的心情和动感的舞姿演绎传说中的麒麟吐蕊,充分展示出清溪镇客家文化麒麟舞的风采和神韵。

3.3选择适合的群众音乐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要诠释出舞蹈的思想内容,赋予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音乐的节奏决定了舞蹈的动作和队形的变化,时间的长度与节奏的起伏变化也决定了舞蹈的容量。

舞蹈《吉祥麒麟》中“麒麟初醒”是先以唢呐开场,配以小边鼓。“麒麟采青”选用抒情、柔美的音乐旋律,再现麒麟游玩嘻戏的场景。“麒麟吐蕊”配以锣鼓唢呐、热闹欢快的音乐旋律营造一种欢聚的喜悦,使舞蹈在最后达到高潮。音乐鼓点旋律的衔接得当,可以使舞蹈整体环环相扣,使舞蹈情节更加连贯,舞蹈作品更加完整。

3.4舞美、服装、道具的运用

舞蹈在构思时,合理的运用舞美、服装、道具可以提高舞蹈的表现效果,也可以直接将编导者的想法表现出来。对待舞美、服装、道具要统筹兼顾,应根据表现内容特点来确定,巧妙运用,和谐交融,完美统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舞蹈《吉祥麒麟》中,麒麟头似狮非狮,似龙非龙,角似鹿角,上系红绸,双眼闪亮(配有红灯)。雄者裹黄布衣身,绘黑红花麟,披有黄色长毛(用好麻编制染色),脖系一串紫色铜铃。雌者,配红衣布身,绘黑黄花麟,披有红色长毛,脖系一串紫色铜铃。青则由一妙龄少女手拿绿色长绸扇扮演。

3.5舞蹈动作的组织编排

动作是舞蹈最基本的元素。编排时需要编导者认真的分析研究所选题材与该作品的相关素材,将生活中的元素转化成舞蹈动作融入到作品中。舞蹈从其最单一的形态开始,到一个舞句、一个舞段的组织,从一个小型舞蹈到一部大型舞剧的形式,都是在相同动作的重复、发展、变化,不同动作的衔接、配合、交替呈现。他们相互之间有目的的组合、变化,在运动过程中发展完成。

舞蹈作品是由数个舞蹈动作连成的舞蹈语汇汇聚而成。我们要把一个一个单一的动作编织成句子、段落,最后形成作品,犹如写文章一样,由一句句的词语连接成段落,最后形成文章。

在舞蹈动作的组织编排中,还应注意节奏发展变化、空间发展变化、时间发展变化、造型发展变化、构图发展变化,有效提升舞蹈作品的质量。

舞蹈《吉祥麒麟》中,运用了跑、跳、翻、踢、滚、蹿、闹、卧等一系列精彩动作,表现出麒麟所独有的活灵活现的神兽形态。以麒麟头部晃动、眼睛的转动、身体的摆动作为表现性动作,展示出麒麟的俏皮、活泼的形象。以舞蹈演员的跪拜、双手的开合、胸腰的含仰作为说明性动作,展示出人们对美好的祈福。以麒麟的跑、跳、滚等动作作为装饰性动作,起到装饰和衬托的作用,使表现性动作和说明性动作能够更好的转换和联结。

4.结语

群文舞蹈作为群众自娱自乐的一种文化活动,与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面对当前群文舞蹈作品形式日趋多元、内涵不断拓展、受众层次多样的趋向,我们必须了解群文舞蹈的特性,创新群文舞蹈的内容和形式,使其展现出无穷的艺术生命力,能满足不同层次群众对群文舞蹈的审美要求,从而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黄兰.编舞技法在舞蹈创作和教学中的利与弊[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04)25

【2】陆红云.浅谈对群文舞蹈编创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2013(20)13

【3】丁晓红.舞蹈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探讨[J].大众文艺.?2013(24)17

【4】汪晓菊.论群众文艺创作之创新[J].艺术科技.2014(07)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