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移民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2

关注移民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闫玉梅

———对瓜州县移民学校教育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

□闫玉梅

瓜州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甘肃省瓜州县教育局教研室端,辖5镇10乡、73个行政村,其中整建制移民乡6个(民族乡4个)、移民村33个;总人口14.2万,其中移民人口8.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8%。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82所,其中移民学校36所。移民教育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所占的份额较大,移民学校学生素质、教育教学质量是制约我县基础础教育持续发展和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

1现状

一是教师编制不足,教师负担过重。尽管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大了对移民教育的投入,但教师编制还是十分紧缺,一个教师往往担任几个学科的教学任务,有的学校教师包班教学,大部分移民学校教师周授课时数在24节以上,校长周授课时数均在15节以上,个别学校校长既是班主任,又是教导主任,校长无暇学校管理,只能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师无精力潜心教学研究,每节课都在教室里,批改作业和备课只能在学生放学后进行,教师负担过重。

二是校长缺乏必要的管理经验。由于移民学校教师大部分都是新上岗的,有一部分校长没有当教师的经历,一上岗就成为校长,尽管学校规模不大,但校长没有课堂教学经验,管理学校、管理教师、指导教师的业务提高更无从谈起。

三是教师专业素质不高。移民学校教师90%以上都是近5年新上岗的。在课堂教学方面,有相当一部分非师范类教师,由于没有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不懂教育教学规律,不会组织教学,管理方法简单、粗暴。而一些师范类院校毕业的新教师,缺乏课堂教学经验,理论和实践脱节,新方法不会用,旧方法不熟练。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会备写教案,上课照本宣科。总之,移民学校的教师对实施新课改的理念,思想上重视不够,认识还不到位,对教材不够熟练,方法不灵活。

四是学生不稳定。移民乡镇的学生,由于受地域文化和当地民俗民风的影响,计划生育政策落实不到位,大都是一家三、四个孩子。他们在原籍没上过学或只上过几天学,迁入本地有的十多岁才上小学一年级,有的十六、七岁小学还没有毕业,家长为了减轻经济负担,在农忙时让孩子外出打工,农闲时送到学校,不办理任何手续,甚至也不与学校打招呼。农闲后送到学校,学校领导和教师还不敢说,不然要么不上学了,要么向当地政府告状。像这样的学生是流失的“高危生”,很难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任务,给学校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

2措施办法

近年来,县教育局多次组织移民教育专题调研,花大力气,上下协调,强抓机遇,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同时,县教育局领导包片,股室包学区(校),机关干部包村校,县直学校对口帮扶等有效措施,从物质、资金、技术等方面进行帮扶。教研室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以新课程改革为导向,以转变移民学校教育质量提升方式为重点,以校本教研为主体,切实解决移民学校在新课改实施中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教研工作重心下移,强化移民学校教师培训,努力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有效促进了全县教育事业的均衡、可持续发展。

2.1强化教师培训提高,切实促进专业成长。为提高教师素质,使其能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

一是以培训促发展,引领教师成长。积极开展以“新理念、新教材、新方法、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把“岗前集中培训”、“送教下乡”和“进城学艺”作为提高移民学校教师和新参加工作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措施,采取县、乡、校三级培训和“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每月一次有主题、分层次组织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县直学校一日教研系列观摩活动;以省市教科研部门组织的新教材培训、各类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等为契机,积极有效地组织教师观摩培训学习;充分利用网络研修平台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有效组织教师研修。

二是以教研活动为平台,促教师业务的全面提升。积极开展新教师课堂教学达标、组织“应用新理念,走进新课堂”优秀课评选观摩、教学案例评选、移民学校教学工作专项督查、每学期一次的主题教学管理培训会、教学管理现场观摩等活动。

三是以校本教研为抓手,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积极有效地开展系列校本教研活动。每学年初,要求教师制定个人专业成长计划,实施“七个一”活动。即教师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并且做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每年在校级上一节研讨课;每学期提供一个成功的教学案例;每年撰写一篇小论文,并争取在县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主持或参与一项课题研究;每学期在教研活动中能为同行高质量地评价一堂课;组织一次有意义或最得意的主题班(队)活动。在日常教研活动中,学校针对教师个人成长计划,积极搭建平台,实施“青蓝工程”,举行“拜师”仪式,签定“结对子”协议,通过传帮带和相应的考核机制等有效措施,把青年教师“逼上书路”,引入“师道”,缩短了新教师的成长周期。坚持“边培训,边使用、边提高”的原则,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每年寒暑假,教育局统一安排,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新教材培训、信息技术培训、课改新理念以及课题研究等方面的集中培训,促使教师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快速成长。组织全县教师参加“新课改理论测试”。结合常规的教研活动,充分利用学校优秀教师的带动幅射作用,整体推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

四是坚持开展名师工程,加强对各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学新秀”的管理和使用,建立名师档案,做到有目的、有办法、有措施,引导、鼓励他们做智慧型、科研型教师,引领教师共同成长。2.2重视常规教研管理,教研工作实效性强。一是以教学常规管理为抓手,重视教学过程的监控力度。持之以恒地开展以“三型课”、“三个一”和“说课”为主要内容的常规教研活动。制定出台《瓜州县学校教学工作管理规程》,印制成册,保证了全县教师人手一册,为建立规范有序的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加大教学过程的管理监管力度,对在教学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学校,进行跟进式蹲点现场指导、培训,有效地规范了学校教学管理秩序。

二是以常规检查为切入点,规范新教师的教学行为。建立针对教师的“五项监控制度”:即对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导学式”教案的使用、作业批改、自学辅导的监控检查机制。要求集体备课有成效,个人备课有特色,“导学式”教案全程、优化使用,作业批改展示个性,自学辅导重在帮扶。定期组织中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指出,限期整改。教研员经常深入学校,采取不打招呼推门听课的方式,引领广大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三是全程指导,重点跟踪,抓点带面,整体推进。教育局机关全体干部每学期定期深入学校进行专项教学检查指导,教研员针对移民学校师资力量较弱的状况,进行问题诊断、跟踪视导、听课与评课。对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准突破口加以解决,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化作具体的教学操作流程,让广大教师看得真、听得清、学得会,对新教师业务素质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成效

通过典型引领,重转抓促,截止目前,移民学校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校园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教学仪器已基本满足正常的教育教学,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养和学习习惯与当地居民学生基本接近,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特别喜人的是在教研教改方面成效显著,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移民学校4名教师先后在全市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奖,有12名教师在全县各类学科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奖;有4名教师获瓜州县第四届“教学新秀”荣誉称号(五年一届,全县20名)。教师在市级以上教育刊物上发表或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有60余篇获奖,有5项教育科研课题顺利通过县级鉴定验收。教学成绩已基本与老乡镇学校接近。这些成果充分展示了移民学校教师正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激昂态度实现个人专业成长。

4建议

4.1用优惠的政策把移民学校教师留住。由于移民学校基础设施差,特别是村级小学,基本上是一所学校6间教室,6间辅助用房,教师大都是2-3人住一间房,教师课后轮流做饭。加之交通不便,购买生活用品不方便,特别是吃菜问题,星期一由教师从城里带来,到周四、周五就没菜吃或不新鲜了。移民村校大都离交通站点远,教师回家很不方便,每天一两个班次,等放学后已没有班车了……为改善移民学校教师的回家难、吃住难的问题,建议专门为移民学校教师统一提供交通工具,为他们提供一定的生活补贴;能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地方财力,专设岗位津贴;适当增加移民学校教师职称份额,对职称评聘政策给予倾斜等,用这些优惠的政策,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保证他们能扎根农村,安心教育教学。

4.2从师资培训抓起,改革教师培养体制。近几年来,招考到移民学校的教师,60%是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的,只通过了教育学、心理学考试、拿到普通话证书,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的认证就办理了教师资格证书,成了一名“准教师”。尽管进行了上岗前的集中培训,但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不懂教育规律,结果是本科生不能胜任小学教学,面对小学课本,无从下手教学,长期不能进入教师角色。鉴于此,建议提高教师的“准入”门槛,准入后先在教研氛围浓厚的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后再上岗。

4.3进一步加大教师培养力度,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快速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建议能多渠道加大对移民学校教师的帮扶、培养力度。

4.4跟进指导、学以致用。建议教育主管部门选派在教学或管理上有经验的教师,“蹲点”对移民学校教师及校长进行指导,切实解决薄弱学校、薄弱环节存在的制约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选派有一定教学和管理经验的教师去担任移民学校的校长。

4.5政府各部门齐抓共管,加大调研。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仅仅依靠教育系统的努力是不够的,要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引导全社会共同关心教育。如利用每年冬季农村集中教育对家长进行《教育法》、《末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使家长能依法主动送孩子接受义务教育,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团的作用,对移民学校教师的待遇、校园环境的改善、教师资源的引进、培养、使用等进行调研,找准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逐步形成一种较为成功的管理模式。

作者单位:甘肃省瓜州县教育局教研室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