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溶栓术后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溶栓术后的护理体会

谢福杰王晶王锐

谢福杰王晶王锐(黑龙江省农垦总医院感染一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88)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7-0294-02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介入溶栓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对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进行留置导管溶栓治疗的1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结果规范化护理工作为保障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进行留置导管溶栓治疗的治疗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溶栓规范化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常见的血管性疾病,且显示出逐年增高的趋势,其最为严重的并发症是急性肺梗塞(PE)。多年以来,临床上主要采用外科取栓或患肢足背静脉输入溶栓药物治疗,这种方法疗效差,疗程长,且溶栓药物易渗出至皮下,造成局部组织缺血,甚至坏死,也增加了急性肺梗塞的发生率。我院从2007年始对19例DVT患者,在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进行留置导管溶栓治疗,获得了显著的效果,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现将方法及其护理介绍如下:

1材料及方法

1.1材料本组19例患者,男15例,女4例,年龄25-62岁,平均病程10-20天(±1-2天),临床表现均患肢肿胀、疼痛,个别伴肤色改变,所有病例通过彩超或下肢静脉造影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2治疗方法(1)下腔静脉滤器置入:采用Seldinger技术穿刺健侧股静脉(或右侧颈内静脉),插入造影导管明确健侧股静脉,髂静脉,下腔静脉无血栓、肾静脉开口位置以及准确测量下腔静脉直径。通过指引导丝交换长鞘达肾静脉开口位置以下1-2cm处,缓慢释放滤器,保证满意位置和扩张。(2)留置溶栓导管:在导丝引导下将溶栓导管插入血栓内部旋转或往返移动,使部分血栓被捣碎,并固定导管使导管头段位于血栓中或血栓远端,以便灌注溶栓抗凝药物和造影观察效果。(3)从留置导管灌注尿激酶30~50万单位/日/30分钟内,然后维持低分子肝素钠500~1000单位/小时,3-4天后撤出留置导管,改为患肢足背静脉继续灌注。留置导管期间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4)治疗过程中监测PT、APTT,根据情况调整药物剂量。

2结果

1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进行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留置导管溶栓治疗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肿胀明显减轻或消失,疼痛明显缓解,而且治疗中均未出现胸痛、咳嗽、呼吸困难及出血倾向。

3护理

3.1患肢护理穿刺侧敷料加压包扎固定留置导管,局部沙袋压迫8小时,肢体制动12小时,并观察有无渗血及皮下有无出血点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皮温、颜色、有无疼痛及感觉障碍。

3.2用药护理(1)应用注射泵30分钟内泵入尿激酶30~50万单位/日,然后维持低分子肝素钠500~1000单位/小时泵入,这样可以保证药物的顺利输入和液体量的限制,持续泵入可以保证治疗的效果,还可以省去定时封管,或者持续液体冲管的麻烦。在药物输入的过程中,护士要定时观察机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是否发生通道阻塞,若提示管路阻塞,可以指导患者适当的改变下肢的体位,往往得以解决。(2)尿激酶直接使无活性的纤维蛋白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纤维蛋白酶,使血栓溶解,剧烈震荡或室温下放置大于8小时均可以使其活性降低,所以应现用现配,不用酸性液体配置,防药价降低。(3)经足背静脉给药时,在踝关节以上10cm处扎止血带(扎45分钟,松解15分钟),以保证药物从深静脉循环,有利于血栓的溶解。拔出输液针头时,要增加按压时间,防止出血。

3.3监测凝血分析因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华法林等药物使机体成低凝状态,可导致出血。因此,每30-60分钟监测病人的血压,观察皮肤有无出血点,牙龈有无出血,有无黑便,血尿,鼻腔出血等。指导病人用软毛牙刷刷牙,刷牙时勿用力,勿挖鼻孔等。配合医生正确采血,监测凝血酶及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T大于正常值的2.5倍,APTT大于90秒即可停止溶栓。

3.4生命体征监测术后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4h,连续3天,若体温升高,观察病人是否有肺栓塞的表现,是否存在感染迹象。

3.5观察肿胀消退的情况在髌骨上15cm处和髌骨下10cm处作标记,每日测量周径了解肿胀消退情况,确定溶栓效果。

3.6饮食指导指导病人进清淡、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饮食,口服蜂蜜水,吃香蕉,保证大便通畅,

3.7出院指导病人出院后指导其继续服用华法林3-6个月,指导其按时服用药物,定时查凝血分析及血常规,观察有无出血倾向,与医生保持联系,以便随时解决问题。少食花生、松子、芝麻、菠菜等V-K含量丰富的食物,以免影响抗凝效果。既往有血栓史、肥胖、肢体活动障碍、易便秘者,应及早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下肢静脉血流,适当体育锻炼,控制体重,减少脂肪的摄入,下地活动时可应用弹力袜,以下紧上松为原则。

4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经过下腔静脉置入滤器后,进行栓体内部溶栓,留置导管内溶栓,下肢浅静脉溶栓药物的输入等方法的联合序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且护理人员的精心规范的护理,保证了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进行留置导管溶栓治疗的顺利完成和疗效保证,也有效预防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可见护理工作对病人的治疗同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保障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