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提高建筑材料利用率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有关提高建筑材料利用率的研究

石磊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乌海016000

摘要: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与支柱领域,其所带动的产业规模和就业人数在各行业首屈一指,近年来又成为实施节能减排战略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领域。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近年来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实施卓越工程教育的新途径,推进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关键词:建筑材料利用率提高系数

建筑材料工程方向培养目标就是培养能在涉及建筑材料领域的建筑工程公司、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质量检测等部门从事各类建筑材料的工程应用、科研、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质量检测及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具有鲜明的工科特征。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工程能力有明确的要求和很高的期盼,往往以“没有工作经验”为由拒绝接收应届毕业生甚至研究生,严重影响学生的就业。紧紧围绕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制定培养方案学校的整体定位是建设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因此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国际化”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表面上看,强调研究型似乎意味着忽视工程应用,其实不然。

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积极接触社会,熟悉社会需求,主动调整自身的学生态度和知识结构以适应社会需求,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得到很大的调动,潜在能力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的成就感和学习兴趣明显增强,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反过来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案例教学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思维十分活跃,教学效率高,效果好。同时,部分教师本身就积极投身于地方工程建设,往往能在课堂教学中大量引入具体、生动的工程个案,很多个案就发生在学生身边,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学生反响强烈,学习效果倍增。

水泥凝结时间、安定性与强度等级测定,石油沥青技术性质实验,混凝土骨料实验,混凝土抗弯及劈裂实验,混凝土轴压及弹模实验,混凝土变形实验,混凝土抗冻及抗渗实验,防水卷材物理性能实验,防水涂料物理性能实验,沥青混合料性能实验等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条件与实际工程完全相同。不少学生所用的实验设备与我们进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用的设备就是同一台设备。由此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学生一到工作岗位,接触到的工作环境和实验条件与在学校时完全相同,马上就可进入工作状态。有的学生甚至能根据在学校熟悉到的场地与设备情况,直接为用人单位新建实验室,深受用人单位赞誉。提高建筑材料工程方向学生工程能力的十项举措工程材料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另一特色是开设了部分水平很高的综合型、设计型实验。

综合型、设计型实验的开设使学生不仅具有与现有工程实际完全相同的工程能力,而且掌握了一定的新材料、新技术开发能力,可为用人单位开辟新的技术增长点。工程材料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第三个特色是开设了大量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供优秀学生选做,使他们的工程能力在上述能力基础之上增添层次和水平更高的工程能力。这些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每个项目一般只做一次,不断由教师给出新的实验项目来满足新的学生的需要,因而实验项目更新非常快,往往触及到学科的最前沿。基于实际工程的课程设计工程能力就是一种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我们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题目开设了多个课程设计。其中,在建材工厂工艺设计概论课程设计中,就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基于真实情况的水泥厂工艺设计,无论是课程设计涉及的规模、设备造型还是建厂条件都是真实的,所采用的技术也要求是新型干法,即最新的水泥生产技术。

在混凝土工程与技术课程设计中,则完全按照实际工程对混凝土提出的设计要求,如强度等级、抗渗要求、抗折要求等下达设计任务,学生完全按照实际生产情况选择材料和参数,首先完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配制,然后全过程跟踪检测,并根据实测结果进行质量评定。以上基于工程实际的课程设计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学生在相应领域的工程能力。课程设计与前述实验教学、实习教学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共同构成完整的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实践体系。专设材料设计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建筑材料与其他材料相比,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性能测试周期很长,例如,水泥混凝土就以28天作为其最为重要的性能龄期,也就是说,像水泥混凝土这样的建筑材料制备出来以后,至少要28天后才能比较完整地判定它的性能状况。所以,要让学生充分掌握建筑材料的制备技术,往往有一个比较长的教学周期。

学生就有充分的时间、精力静下心来跟随导师认真研究建筑材料的制备、改进与性能评定,全过程、深入细致地掌握建筑材料的研发技术。依托科普基地建设实施立体化教学建筑材料就像机器的零件一样,如果不把它放在特定的建筑中,它的生命力和魅力是有限的,只有众多的建筑材料通过建筑施工形成完美的建筑,才能成为建筑这个凝固的音乐中一个个跃动的音符。我们经过精心设计和施工,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教学建筑”,在这个教学建筑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地上有各式各样的地砖、木地板等地面材料,墙上有各种砌墙砖、砌块、保温隔热材料、墙面装饰装修材料,各种门窗,顶棚有各种吊顶材料、层面材料、层面防水材料等等,基本上汇集大部分有关建筑材料的知识元素。

基于科学研究的毕业论文环节毕业论文环节是大学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环节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对已经具备较高知识与能力积累、即将工作或进行更高层次学习的学生进行的最后阶段的综合性、升华性集中训练,是唯一需要占用一个整学期来独立开设的一门特殊课程。经过严格的、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的毕业论文训练,学生的工程能力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承担科研训练计划的优秀学生也相应带动了全体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班风正,学风浓,科研之风胜行。由于坚持走提高学生工程能力的路子,学生的工程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在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的适应期大大缩短,深受工作单位好评,在学生就业普遍比较低迷的情况下,学校建筑材料工程方向的学生始终保持较高就业率,甚至出现了用人单位到校招不到学生的情况。

参考文献:

[1]祖波.强化建筑类专业学生就业的教学改革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4(6):37-39.

[2]郑玉波.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中国科技信息.2007(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