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中如何实现主体参与型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2

小学英语课堂中如何实现主体参与型教学

夏烨

夏烨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实现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

要想真正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不应仅理解为教师少讲,学生多参与,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从道理上容易讲,从内心深处接受却不容易。潜意识中的师道尊严,以及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是新型课堂的大敌。课堂的真正活力来自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心心相印,达到一种默契,这种默契能协调教学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其形成一种合力。也就是我们要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友好的教学环境和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要求教师不以教育者自居,不以强制的手段——训斥、羞辱、向家长告状等来强迫学生服从教师的意志。强制性的教育,很容易伤害儿童的自信心、自尊心,引起儿童对教师的反感甚至恐惧,也容易扼杀儿童学习的兴趣。过去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现在的观念是:“你不会学习,我来教你学习;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吸引”,就是“使儿童乐于学习,使他们乐意参加到教师和儿童共同进行的教学活动中来。”

和谐友好是指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中的核心要素。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给予关注,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尤为如此。爱是将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当然,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引起和逐步培养的,我们只有努力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寓教于乐,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学英语的小学生,对英语学习有强烈的好奇心,但不稳定,不深刻,只停留在好玩这种兴趣上。我们的英语教学一开始就应有计划地使用课堂和日常用语,创造英语使用氛围,使学生养成听说英语的习惯,逐步发展到直接用英语进行教学。

三、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实现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

英语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常用的有情境教学法、听说法、阅读法等。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不能用固定一种教学方法,而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学习状态为目的选择好的教学方法。因此,英语教师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将学生从枯燥的课堂教学引入尽可能真实的交际情景中,提高主体参与性。

1.实物、图片、简笔画等直观教具法

实验表明,人的感官越接近实物的原状,接收信号所花的时间就越少,信息传输的速度也就越快,这种表象信号越容易被人接受。这种心理学的感官原理应用于英语教学中,即为直观教学。实践证明,运用直观教具不仅能给学生以深刻的感官印象,诱发他们的求知兴趣,同时还能使他们对事物很快形成正确的概念,以便牢固掌握。实物是最常用的直观教具,我在教学中常利用那些易于准备、便于携带的实物以及教室里的人和物,密切结合教材内容巧设情景。

在展示不便携带的实物或较为抽象的概念时,图片和简笔画则是最好的帮手。如在讲“天气”时,几幅图可清晰地展示出新词汇;如在教人物单词boy,girl,man,woman时,我边画边教,学生边看边学,一个个都睁大眼睛,不知不觉便达到了“四会”的要求。此时,记忆单词已不是一种负担了。

2.情境活动法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而交际过程是借助情境来实现的。

“情境”不仅指实际生活情境景,还包括模拟交际情景、表演情景、直观教具情景、想象情景等。小学生好表现爱表演,表现欲强、很少害羞,情境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最有效手段,还是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积极参与的好方法。如在教打电话用语:“MayIspeakto...?”、“Isthat...speaking?”等时,带来玩具电话,学生个个兴致勃勃、跃跃欲试,争着参与游戏;学习有关大量动词时,我们在教室里run,skate,jump等,还进行了:解说员竞聘游戏。这些游戏能够让平时不敢使用英语交流的学生纷纷加入交流活动。教师寓教于乐,学生学得起劲,玩得高兴,并在不知不觉中参与了整个教学活动。

3.运用多媒体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运用多媒体能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成具体的视听形象,激发情趣,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通过计算机,我们还能在课堂上模拟现实生活的情景,不仅缩短了教学和现实的距离,给学生提供使用英语交际的机会,而且满足了他们好奇、好动的心理,学生触景生情,激发起表达的欲望。这种情境性学习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习迁移,使学生在英语交际活动中提高交际能力。

四、正确的评价形式是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的保障

对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表现作出正确的评价是学生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在英语课堂上,活动量较大,频率较多,而小学生也正是在参与——被评价——再次参与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学习乐趣、获取新知的。我坚持以下的原则:

1.以鼓励为主的评价

教师的只言片语,一举手,一投足,都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而教师的鼓励又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如在课堂中,或批改作业时,我常用Excellent/Verygood/Good等激励性语言,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健康、愉快的心境。但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切不可因为迎合学生而一味的表扬学生,如OK/Good等成为课堂教师的口头禅。实际上,这样的评价已失去作用和意义了。

2.注重形式多样化的评价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的速度快,但消失得也快,对于教师的评价也是如此。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应注重教师的评价,还得让学生都参与到评价中来,进行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促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真正让学生由被动受试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不断帮助学生,激励学生,从而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不断地提高。当今新课程研究的教学的中心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的传授,而让学生能够有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提倡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也深信:“学生只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主体参与和活动体验,就不能看作真正的学习。”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回到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老路上,还是要不断加强新课程理论的学习,设计丰富有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英语的小主人。

(作者单位:姜堰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