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正压通气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无创正压通气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郑仁虎

郑仁虎

(岳池县人民医院四川岳池638300)

【摘要】目的: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从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收治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造成的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30)与观察组(30),将两组症状改善状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呼吸肌动作以及气短症状改善概率均为100%,对照组分别为33.33%、26.67%、23.33%以及20.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造成的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方法,能使患者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创正压通气呼吸衰竭

【中图分类号】R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7-0131-02

Noninvasivepositivepressureventilationinelderlypatientswith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ausedbyrespiratoryfailureanalysisapplications

ZhengRenhu

YuechiPeople'sHospital(Sichuan)638300

【Abstract】Objective:Noninvasivepositivepressureventilationfortreatmentofelderlypatientswith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ausedbyrespiratoryfailureclinicalresultsarediscussed.Methods:FromMay2013toMay2014weretreated60casesofrespiratoryfailureinpatientswith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ausedbyallthepatientswererandomlypidedintoacontrolgroup(30)withtheobservationgroup(30),thesymptomswillimprovethesituationofthe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Theheartrate,respiratoryrate,respiratorymuscleactionandshortnessofbreathsymptomsimprovedprobabilityof100%inthecontrolgroupwere33.33%,26.67%,23.33%and20.00%intheobservationgroupthanthe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Becauseof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respiratorydiseasecausedbyfailurepatientstakingnon-invasivepositivepressureventilationmethodcaneffectivelyimprovesymptoms,hasclinicalvalue.

【Keywords】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noninvasivepositivepressureventilationrespiratoryfailure

在临床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为呼吸衰竭,无创正压通气法已经得到成功应用[1-2]。无创正压通气法能使并发症得到有效降低,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病死概率。本文主要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并与常规治疗进行对比,疗效理想,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从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收治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造成的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30)与观察组(30)。对照组中,12例女性患者,18例男性患者,年龄在49岁到85岁,平均为(62.12±1.53)岁。观察组中,10例女性患者,20例男性患者,年龄在52岁到83岁,平均为(60.23±1.46)岁。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P>0.05,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祛痰、平喘以及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法,应用呼吸肌,通过口鼻,利用鼻罩或者是面罩通气,要根据患者面部结构以及肥胖选择鼻罩或者是面罩。采用PSV模式,使用吸痰管或者是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按照患者呼吸情况的不同,对PSV与FiO2水平进行调节,控制呼吸频率<28次/min,控制二氧化碳分压在40mmHg-65mmHg,控制动脉血氧分压在65mmHg-90mmHg。观察组均采取3cmH2O-5cmH2O呼吸末正压,防止消耗吸气功能,根据患者病情合理调整PSV水平,如果患者能进行自主呼吸,通气时间每次大于18h。将两组症状改善状况进行对比。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使用SPSS15.0软件,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采取t检验与x2检验,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呼吸肌动作以及气短症状改善概率均为100%,对照组分别为33.33%、26.67%、23.33%以及20.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见表一。

表一,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n(%)]

分组n心率低呼吸频率呼吸肌动作气短

观察组3030(100.00)30(100.00)30(100.00)30(100.00)

对照组3010(33.33)8(26.67)7(23.33)6(20.00)

P<0.05<0.05<0.05<0.05

3讨论

在临床中,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引发的呼吸衰竭比较常见,痰液引流不畅为主要病发原因。这种疾病增加气道阻力,使患者呼吸功耗增加,进而导致呼吸机疲劳,无创正压通气法能有效避免气道阻力,并且能使呼吸肌疲劳得到改善,因此如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呼吸衰竭,即为采取无创正压通气的最佳时机。在采取无创正压通气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了解疾病有关知识,积极的配合治疗。此外,在选择面罩时,注意将面罩固定好,防止发生漏气情况,在对患者进行指导的同时采取机械吸气和送气,不能张口呼吸。患者在咳嗽或者是喝水时,可以取下面罩,间断性休息,在治疗期间鼓励患者自行咳痰,如果有需要可以采取雾化治疗将痰液稀释,保持患者呼吸道通常。在呼吸机参数选择方面,起点最好为较低压力,患者适应以后,提升工作参数,直至患者呼吸保持平稳,同时注意吸氧浓度不宜过高,根据氧分压对和氧饱和度进行调节。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呼吸肌动作以及气短症状改善概率均为100%,对照组分别为33.33%、26.67%、23.33%以及20.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造成的呼吸衰竭患者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方法,能使患者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阻止病情进展,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霍小平,张玉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并呼吸衰竭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12(06);1100-1102.

[2]陈万如,蒋旭胜.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2(32):1188-1190.

[3]李琼霞.应用NIPPV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实践[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5(06):1188-1192.

[4]王凤琼,刘加芳,李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高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11(06):1163-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