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临床分娩疼痛的现状分析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解决临床分娩疼痛的现状分析及护理

朱飞娟

朱飞娟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人民医院<宝安区第二人民医院>产科产房518102)

【摘要】目的:探讨和解决临床分娩后疼痛护理问题的方法。方法:我院从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128名孕妇,采取不同的分娩后疼痛护理措施分析比较不同护理方式后护理效果。结果:无论采取哪种护理方法都会解决一定程度的分娩疼痛,但药物护理组减轻疼痛的效果优于其他的护理组。结论:药物护理对于减轻产妇分娩疼痛效果比较好,适用与不同的等级的医院,适用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分娩疼痛效果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5-0356-02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临床疼痛的方式也有多种多样的改变,目前较多应用的分娩阵痛的方式有:阵痛药阵痛法、催眠阵痛法、穴位按摩阵痛法等[1]。良好的分娩疼痛护理对于产妇的身体恢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妇产科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我院对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8名产妇自愿接受不同的分娩护理方法,研究分析不同的护理方法所带来不同的护理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来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妇产科接受的5600例孕妇,自愿进行分娩疼痛分析和护理的128名孕妇。平均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5.0±5.2岁。其中胎儿不正有9例胎膜早破5例;行剖宫产有41例,阴道正常分娩有73例。将128名待产孕妇随机的分成4组,每组各32人,分别采取药物疼痛护理组、按摩疼痛护理组、心理疼痛护理组、音乐疼痛护理组,分析研究各组的对孕妇减轻疼痛效果。

1.2护理措施

1.2.1药物疼痛护理组:当产妇子宫开口大约3厘米时消毒外阴根据情况有必要时可以人工破膜记录胎心。同时静脉通道给予吸入洋气二分之一升,协助产妇白浩体位,头、双肢尽量向腹部靠拢,以利于麻醉师做好穿置管工作,与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向头侧置管3-4cm,并回抽确定直硬膜外导管未误入蛛网膜下腔或血管内,推注1%利多卡因5ml,6分钟后疼痛明显减轻,再次注入1%利多卡因5ml在疼痛减轻时连接自控镇痛泵,药物浓度配比1%罗哌卡因+4mg/ml舒芬太尼,注入泵内,自控制量设为2ml,锁定时间为15分钟,设置背景输入量为5—6ml/h。[2]可以采用多种减轻疼痛的药物给产妇注射。比如氧化亚氮间断吸入疼痛以及中枢抑制神经止痛药哌替啶等等。用药前医生要提前和病人家属沟通,让其了解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严格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果发现在临床上有异常指标要马上进行对症处理。记录心电、血压和脉搏以及产妇的自我感觉。[3]

1.2.2按摩疼痛护理组:使用按摩的手法通常可以减轻产妇非常疼痛部位的感觉。可以在吸气时从下腹往上进行按摩,在呼气时从上往下腹按摩,反复做这样的按摩动作,减轻产妇的疼痛感觉。[4]

1.2.3心理疼痛护理组:心理医生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给予精神上的的鼓励,通过语言和行动给予精神上的安抚,让产妇从心理相信自己分娩成功,增加自信心。减轻心理压力。[5]

1.2.4音乐护理组:使用轻音乐对于将要分娩的产妇进行心理理疗,放松她们的心情,舒缓紧张气氛。

1.3采用VAS评分0~8分系统分数越高疼痛越厉害。0分不自觉疼痛0~2分:自觉轻微疼痛;3~5自觉疼痛,不影响睡眠6~8影响睡眠,难以忍受。

1.4统计分析:通过SPSS13.0对实验中产生的数据录入并且进行研究,P<0.05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方式的阵痛效果情况比较:药物疼痛护理组分娩护理前VAS疼痛分值9.6±1.5分。分娩护理后的VAS疼痛分值是5.0±1.2分,按摩疼痛护理组分娩护理前VAS疼痛分值9.5±1.2分,分娩护理后VAS疼痛的分值6.5±1.3分,心理疼痛护理组分娩后护理前的VAS疼痛分值是9.6±1.6分。分娩护理后的VAS疼痛的分值是6.9±1.6分。音乐护理组的分娩疼痛护理分娩护理前的VAS疼痛分值是9.7±1.6分,分娩护理后的VAS分值是7.1±1.1分。

本实验表明不同的分娩指导都可以达到一定的减轻疼痛的作用。药物阵痛护理组是效果最好的护理组,其中药物护理组减轻疼痛效果最明显(P<0.05),拥有统计意义。

3讨论

分娩是一个正常自然的生理过程,助产人员给予心理疏导,减低分娩疼痛的恐惧心理。现在,减轻产妇分娩疼痛的方式很多,其中药物减轻分娩疼痛护理更好的使产妇安全且较舒适地度过分娩的全过程,且拥有良好的临床效果,适用不分医院等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饶燕珍,黄宝琴,邓小兰.无痛分娩的观察及护理.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01);45-46.

[2]李晓丽,懂文星.分娩阵痛的相关护理.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9);116.

[3]刘莹,王平,李凤兰,等.心理护理干预在产妇分娩阵痛中应用.全科护理,2009,(07).

[4]马艳红.助产士在分娩阵痛中的配合作用.中国医药指南,2009,(07).

[5]胡祖荣,陈祥楠,黎坤伟,等.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阵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02).